教育是更难的事业(二)

                        ——读《教师的使命》

二、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

孩子一生要经历的教育有很多种,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它们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如书中:“为什么性格内向的孩子容易受伤?”关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对它进行彻底的分析,一定要还原到这个人真实的成长环境中。他是怎么变成性格内向的呢?他遇到伤害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和他的性格有关系,还是和他的一些成长经历有关系?

一个人童年的幸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有母亲足够的陪伴就意味着有足够的幸福。如果想要试图改善中国的教育,就从家庭开始。

所有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在原生家庭里度过的,所以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家庭教育而言,你抓住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就等于抓住了他的一生。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后盾,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良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即使有所偏差,孩子仍能正常的成长,如果家庭教育出现偏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即使再给力,孩子的成长仍旧会有很多问题和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他说:“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话通俗地说,就是如果家庭教育不行,那学校老师的教育简直就是无能为力!

在整个教学生涯中有很多让我们力不从心的学生。有这样一名学生,每天晚上在家玩手机成瘾,不仅打游戏,还建一些乱七八糟的群。白天上课睡觉基本上喊不醒,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师建议孩子父母将智能手机换成老人机,没想到遭到孩子母亲的反对,理由是每天要跟孩子视频,她也不想把孩子管得那么死。听后瞬间惊呆,这位母亲以为视频通话就是陪伴吗?以为让孩子自己支配手机就能实现“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吗?孩子依然故我,老师的劝说显得太苍白无力。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学校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所以张老师在书中说:学校教育最核心的是需要关注家庭教育,家庭的协作,家庭的参与。


现今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把应试教育当成了根本属性。多年来,应试教育只关注孩子分数,忽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造就了很多“巨婴”。教师和家长为了取得好成绩,对孩子管理很严格,剥夺了孩子很多责任和权利,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差。孩子分数考得越好,老师就越优秀。“教师这个职业,有时知识与生命的教育构成了某种张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矛盾。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因为特别会照顾孩子而评上正高级职称的,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因为经常跟孩子说’你们要学会吃饭’  ’你们要学会讲话’而成为伟大的老师。

分数、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评价指标,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评价方式,使得很多老师就想方设法多布置点作业,多占用点时间,多敲打敲打孩子,这样分数就上来了,老师也就优秀了。但是这和育人有些大相径庭,严重扭曲了教育本质、背离了教育破坏了教育生态。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孩子的全面发展可能就要落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是更难的事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