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Libra的横空出世,会带动更多的交易场景涌现,很可能把全世界十亿级以上人口引向通往投资数字资产世界的大门。重新看看世界,未来可预期的时间里,加密数字资产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基础。”
《在线访谈》20期访谈实录:
访·谈·来·啦·
劳小鱼: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持人之一,来自IMO Ventures 的小鱼!非常荣幸和开心今晚可以在这里主持这场访谈。首先,请允许我再次隆重介绍我们今晚的三位重量级的嘉宾。
数字资产研究院研究员孟岩老师。孟岩老师是CSDN 副总裁、柏链道捷 CEO ,通证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关村区块链联盟专家,曾任 IBM 大中华区高级经理。
火星财经及共识实验室发起人王峰老师。王峰老师是蓝港互动集团创始人,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拥有逾2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自2007年3月创办蓝港互动,历经中国游戏行业从端游、页游到移动游戏三个时代,被业内称为“最有故事的游戏人”。王峰老师还曾当选《财富》中文版2016年“中国 50 位商业先锋” 。
FT公链生态发起人张健老师。张健老师曾任火币CTO,后创立FCoin交易所。张健老师还是畅销书《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和经济的新格局》的作者。
我们正式开始吧!让我们再次热烈欢迎我们今晚的三位帅气的嘉宾!
在过去的半年,最火的讨论非DeFi(去中心化金融)莫属。在区块链的世界中,这个概念指代那些在开放的去中心化网络中发展而出的各类金融领域的应用,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面的金融系统,以区块链技术和密码货币为基础,重新创造并完善已有的金融体系。
通常而言,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应用,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势:
1. 无需准入:任何一个联网的人都可进入;
2. 抗审查:任何第三方均无法阻止一笔交易;
3. 不可变的:任何第三方均不可逆转一笔交易;
4. 减少交易对手风险:无需一个中心化的第三方来监管资金或者保证交易;
5. 透明:公链(如以太坊)是完全透明、可审计的;
6. 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开发或者更改代码;
7. 可编程:可以为特定任务或私人编写并执行智能合约;
8. 效率:由代码驱动而非人力;
9. 可组合:将不同协议进行组合可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但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去中心化的金融应用的缺点和问题:
1. 不存在与物理 / 传统资产的联系;
2. 存在监管风险;
3. 用户界面不甚友好;
4. 产品 / 市场有限;
5. 存在高利差和低流动性的可能;
6. 链上吞吐量有限。
因而,至今其实都尚未有真正成型成熟的,真正落地的DeFi应用诞生,大家都还在探索的阶段。
最近,随着Facebook Libra项目的曝光,大家再次把目光集中到了DeFi上面。另一个名词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开放式金融”。开放式金融这个名词本身并不是个新词,著名的经济学家 Carlota Perez 在她的著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 Financial Capital)中提到,当互联网在进入部署阶段的成熟期后,必然成为承载金融变革的工具,这个时候,基于地缘性的集中式的金融体系就会被基于数字模块化的金融体系所替代,这就是「开放式金融」展现出的崭新的模式。然而,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金融和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金融也是不一样的。不少人认为,DeFi作为区块链领域的开放式金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金融,能带来根本性的自由。
我们不难看出开放式金融有着雄伟的蓝图和巨大的潜力,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开放式金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天就想和三位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开放式金融的未来和前景。
首先我们想请问一下孟岩老师,“三剑客”是如何想到成立“开放金融学习小组”呢?这一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岩
孟岩:缘起于我们一起参加了香港 FT公链生态发布会,我在会上听了张健和王峰的演讲,非常受触动,甚至是感动。他们两个人都是非常理想主义的,但又有行动力,有领军打仗、杀伐决断的能力。我很钦佩他们。所以会后我们一起喝酒的时候就说,我们能不能一起做点事情,不是挣钱,而是做一点非盈利的,有点理想主义的,对国家和民众有好处的事情。
后来我们各自想了一段时间,约好了在新加坡又碰面,谈对于区块链这个事情的本质的认识,谈到开放金融的历史意义,谈到教育和学习。当晚就动议要发起开放金融学习小组。
然后我们得到了朱嘉明教授的大力支持,并且给我们拔到了很高的高度上,于是就下决心干了。
劳小鱼:谢谢孟老师的回答!看来三位老师真的是志同道合呀!都有点理想主义,都热爱思考和拥抱新的事物!还好你们发起了开放金融学习小组,我们今天也才能有机会跟三位老师学习!下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孟岩老师~
相信不少人至今仍然对开放式金融是什么,它和之前火热的去中心化金融有什么关系和区别感到困惑。烦请王峰老师可以不可以在这里再给大家普及一下何为开放式金融,它的特征是什么呢?@孟岩
孟岩:在我看来,开放金融代表了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相对于中心化的垄断金融,开放金融或带来五方面的巨大转变。
第一,由工具垄断向开放工具的转变。在传统金融中,支付、结算、清算等金融工具被银行等特许机构垄断和封闭,而区块链让更多机构和普通人能够通过去中心化的网络,自由使用乃至重新构建各种新型金融工具。
第二,由知识垄断向知识开放的转变。当前金融行业研究中,金融术语和理论越来越庞杂,似乎在刻意地将简单原理复杂化,让人琢磨不透,而开放的金融知识体系将聚焦金融本质和价值体现,更多强调行业通识和基础原则,不断降低金融知识的学习门槛。
第三,由信息垄断向信息开放的转变。很多与公众相关的数据掌握在部分互联网巨头手中,信息封闭、伪造和低效等数据垄断问题日益严重,使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打造一个透明、安全和高效的分布式数据库,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信息开放世界。
第四,由权力垄断向权力开放的转变。信用货币时代,金融的管理权力由各个阶层既得利益者所垄断,而开放金融将使央行、商业银行等各层金融基础设施的运作方式变得更加市场化,进而打破金融行业的权力垄断。
第五,由利益垄断向利益开放的转变。面对企业组织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的不透明、不公平等问题,依靠区块链技术可以搭建更开放的激励机制,让投资者、创造者、组织者、劳动者、消费者共享价值创造所带来的收益。
在我看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目前第一点工具垄断已经正在被逐渐打破,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市场中开设账户、完成交易等;第二点知识垄断还没有取得实质突破,虽然我们被各种媒体的金融经济资讯所包围,但大部分人对金融行业还了解不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系统掌握金融知识。
正由于普通人对于金融的无知和贫乏,导致对金融特权的恐惧和顺从。如果有足够多的懂金融、懂技术的创新者,以及足够多的了解自己权利的普通人,共同推动金融价值观和金融通识的学习,探讨未来开放金融的一切主题,会加速信息、权力和利益垄断的打破,构建全新的金融体系。
而我们一般认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缩写)是以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为基础,在开放的去中心化网络中发展而出的各类金融领域的应用,以重新创造并完善传统金融体系,最终建立起一个多层面的金融系统。
所以,我的理解是,去中心化金融是开放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金融未来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
劳小鱼:第一点垄断已经在被逐渐瓦解,那剩下的被瓦解也是时间问题了!感谢孟岩老师详细的解答!真的太详尽,太专业了!!小姐姐们都挤下来了吗?我们一起来划下重点!开放式金融带来的五大巨大转变:1. 由工具垄断向开放工具的转变 2. 由知识垄断向知识开放的转变 3. 由信息垄断向信息开放的转变 4. 由权力垄断向权力开放的转变 5. 由利益垄断向利益开放的转变。孟岩老师的回答,让我对开放式金融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得不承认,开放式金融带来的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和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颠覆。
好,我们下面进入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张健老师!
区块链的开放式金融使得商品、货币、证券不再只是对于现实可交易资产的一种分类,因为通证化资产可以同时具备这三个属性。资产因通证化实现了兼具商品、货币、证券的特征。请问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张健:问题中提到的这种融合,正是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不管是开放式金融还是去中心化金融,我认为都是金融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理念革新。
我在2017年出版的《金融科技》(中信出版社)一书中,对金融科技的未来有这样的判断,即经历3个阶段: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落地应用大规模涌现;融合,技术走向融合,新物种大量出现;全新金融基础设施形成,机器对人的替代基本完成。当前我们正处于上述第二个阶段,BTC、Libra都属于新物种。
在以上过程中,从资产到资产数字化到数字资产,是非常重要的演进。商品、证券、货币这三个属性正是在数字资产这个意义上,逐渐在打破原有的边界。
正如问题所说的,资产因通证化兼具货币、证券、商品等属性,资产与货币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可以预见,在数字资产时代,将会有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资产,拥有和货币近似流动性。在未来很多的金融场景中,这些流动性和货币一样好的资产,甚至可以近似的替代货币完成交易,或是无需货币作为中介,各种不同类型资产之间直接完成的交换。传统的货币理论乃至法律体系都将在数字资产的冲击下完成变革与调整。
数字资产使基于资产的编程成为可能,为未来大规模自动化、智能化的交易奠定基础。这个过程的本质是金融基本原材料在数字时代的升级换代,是人类数字化迁徙的一部分,它将使金融真正走进数字、开放时代。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这种“模糊”不仅限于此,模糊是因为界限被打破,经济与金融也是如此。开放金融可以有一个技术方面的理解,就是金融将在以前不大可能出现的场景中出现,金融科技会开辟越来越多的金融场景,金融和经济之间的结合将远远不限于现在常见的金融手段。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看法。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我最近几年一直都有研究。
劳小鱼:谢谢张健老师详细的回答!您提到的几个点,我也想再跟您继续学习一下~您刚刚提到说“数字资产使基于资产的编程成为可能,为未来大规模自动化、智能化的交易奠定基础。”这个部分张健老师可以再展开跟我们说一下吗?基于资产的编程是指什么呢?
张健:内涵非常丰富,很难用几句话说清,其实自从以太坊提出并实践了智能合约概念后去中心和的、开放式的可编程资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因为传统金融的很多过程,成本是极其高昂的,过程成本,风控成本,而一旦资产的发行和流转,变得可编程,那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甚至趋近于零,这个对于金融边界的拓展,将注入无限的想象空间,先谈这么多吧。
孟岩:我帮张健说一句,大家去看 Libra 的 Move 语言,“资源”已经作为一类对象放在编程语言里了。
劳小鱼:Libra技术白皮书里面关于智能合约语言设计的这部分想法确实非常新颖非常有意思。下一个问题,想问问孟岩老师:您认为未来实现开放式金融真的可以落地吗?实现开放式金融的关键是什么呢?有哪些应用您认为会率先实现落地?@孟岩
孟岩:好的,我来回答一下,对于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更多的畅想和胆量,只需要一点点面对现实的诚恳态度。去年十月,NIST 出了一本 白皮书,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区块链最适合干什么?100 多页高质量的讨论,结论就是一个,区块链最适合用来实现数字货币。(NIST 就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当然,你有了数字货币,后面跟着的就是数字股票、数字证券,开放金融。
现在随着 Libra 的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数字货币的落地是无法阻挡的。国际清算行的行长,两个月以前还写信给各国央行说不要轻易上数字货币,说效率上没什么优势。今天就全面改口,说必须得干。人家很坦诚,说就是被 Libra 倒逼的。今天建行的黄毅副行长也说,这不是挑战,这是颠覆。所以我觉得数字货币应用落地,已经是确定的了。时间问题而已。然后就会衍生出一大堆开放金融的应用。当然实现开放金融还有一些条件,比如去中心化的 ID,或者自主权身份系统,比如监管科技,等等,但是不用怀疑,一定会落地。但是不用怀疑,一定会落地。国际清算行的行长,两个月以前还写信给各国央行说不要轻易上数字货币,说效率上没什么优势。今天就全面改口,说必须得干。人家很坦诚,说就是被 Libra 倒逼的。NIST 就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 就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 就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 就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去年十月,NIST 出了一本 白皮书,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区块链最适合干什么?100 多页高质量的讨论,结论就是一个,区块链最适合用来实现数字货币。去年十月,NIST 出了一本 白皮书,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区块链最适合干什么?100 多页高质量的讨论,结论就是一个,区块链最适合用来实现数字货币。
劳小鱼: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想追问一下,因为我们看到开放性金融前景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一直被大家诟病的监管的风险。甚至包括Libra的推出,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帮着Facebook再次侵犯大家的数字隐私。许多人并不真正buy in这个概念。不知道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孟岩:数字货币转账可以在端到端加密的情况下进行,这个在技术上可行,真正的挑战反而不是侵犯隐私,而是在充分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如何做反洗钱、反恐,Libra 系统设计了一个 Calibra 的账户系统,我认为就是为了给监管留一个窥视孔,当然这里头还是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其实这方面张健老师才是专家。
劳小鱼:是的。保护隐私和监管是很难同时都做到的。像零知识证明,让tracking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来说,似乎是保护了隐私,但是另一方面也让洗钱可以变得更加猖狂。这都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谢谢孟岩老师的回答!
张健老师对此有啥补充没有呀?尤其关于技术方面的。
孟岩: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自主权身份,这是去中心化监管的基础。
劳小鱼:刚刚突然想起,王兴说了一句话:“其实讨论Libra的技术就跟讨论人民币印刷厂的技术的角度一样好笑”。不知道孟岩老师对此有何看法呢?
孟岩:他原话是跟讨论美元印刷技术一样,他说的是对的,因为 Libra 最大的亮点,不是做得怎么样,而是谁来做,这个相当于体制内高官下海创业,这个事情本身比他下海创什么业、采用什么商业模式、用 Windows 还是 MacOS,要重要得多得多,但承认这个前提的情况下,谈一谈具体细节也是有意义的。
劳小鱼:那您认为由Facebook来做这件事情是合理的吗?Facebook是那个对的人吗?除了fb,您认为还有谁来做这件事是正确的呢?
孟岩:嗯,是的。狭义的回答,国外是 Google、Amazon、Twitter,国内当然是蚂蚁金服、腾讯,京东也可以,这都属于国级省部级领导带头下海创业。广义的回答,开放金融,任何企业都有资格来做,没有什么正确不正确的。
劳小鱼:谢谢孟老师的回答!下一个问题,想问问王峰老师:去中心化金融(DeFi)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进入2019年以来引起了巨大关注,您认为DeFi项目的优势是什么?
王峰:广义来看,可以把DeFi理解为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当中的一个重要场景。或者这么说,在我看来,DeFi更像是诸多应用层的宽泛合集,而不是底层创新。不要被名字吓倒了。顾名思义,Defi是去中心化金融,所以本质来讲,依然是将现有的金融服务中的诸多领域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优势,是参与者门槛低,无需中介,并且可以依托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自动将约定的业务用系统的方式按计划执行,从而避免交易双方不履约的风险。做到这一点,已经很酷了。概括而言,相对于传统金融来讲,DeFi最大的创新在于:通过分布式开源协议,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可访问性和包容性的点对点金融系统,将信任风险最小化。在我看来,区块链技术目前最大的应用落地,就是在金融领域。所以我认为,DeFi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打个比方,相比较去中心化存储等其他应用领域,DeFi更有前途。区块链布道者们恨不得将绝大部分事物演绎成为decentralized。
具体到实施领域,包括如下:货币发行、货币交易、借贷、资产交易、投融资等领域。目前来看,借贷类应用是当前Defi业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者众多,尤其以MakerDAO 最早被区块链行业所关注,是因为其创新实现了“ETH数字资产抵押”模式下的稳定币发行机制。
此外,支付、期权、期货、基金、交易等多种DeFi的应用创新也已初见萌芽。研究defi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重点不在于De,而在于Fi。进一步说,DeFi的技术并不是难题,难题是既得利益者们为什么会让出这部分利益,这依然是开放金融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
劳小鱼:谢谢王峰老师的回答!您提到,技术不是难题,我好奇想问问,那您认为去中心化金融的最核心壁垒是什么呢?
王峰:最大的壁垒依然是分蛋糕。这可能还是存量市场。金融是区块链创新落地的堡垒。技术上,Defi比Filecoin等应用靠谱多了。
孟岩:所以咱们要拉大家一起学习开放金融,脑子变了,堡垒就垮了。
王峰:我的回答,只代表技术理想主义。
劳小鱼:谢谢王峰老师的回答!哈哈最后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稍微有点大,但是非常期待听到王峰老师的回答:证劵化让人类踏上了现代金融的领地,那么通证化这个全新的实践,让人们看到了开放金融带来了的前所未有的蓝图,能否具体描述一下开放式金融的前景图?@孟岩
孟岩:这个事情,刚才其实也谈了一下,再补充一点。开放金融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开放金融,就是要把金融基础设施在技术上,把它互联网化、区块链化、透明化,在权益上打破垄断、封闭的局面,建立共用、共享、共治的普惠金融。在今天,这听起来可能显得比较激进。很多金融界资深人士会嗤之以鼻,认为纯粹异想天开,以卵击石。但是前几天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说得好,打败你的从来不是对手,而是新手。我们相信开放金融是未来的趋势,然后我们采取合规合法循序渐进的方式一点点推进。日进一步,必然会带来积极的变化。我们相信这个方向是好的,肯定符合国家对金融的期望,也符合大众的利益。
王峰:今天的证券业还活在1886n年的成果上。英国的道琼斯时代。
孟岩:是的。大家不要被表面上的电子化给迷惑了,本质上还是一百多年前那个逻辑。我再说一下通证经济跟开放金融的关系。其实这两个东西是一件事情,是一件事情在不同层面上的展开。通证经济很简答,在微观层面上,把企业的所有权分给每一个利益相关方,分给那些为企业强大做出贡献的人,包括客户、员工、合作伙伴、甚至就是社区成员。开放金融的实质是什么呢?我绕一个比较大的圈子讲一下。人类过去两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但你知道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吗?2.5 个百分点。而任何一个投资项目,资方都会要求远远超过 2.5% 的复合回报率。这说明什么?说明总体来说,长期来说,生产者一定是败给资本,财富在从生产者的口袋里流向资本口袋里。当然你可能说,我们哪个哪个企业创新成功,取得了飞快的成长,这当然也是事实。但是不要忘了,生产率年平均就是 2.5% 不到,所有的企业其实就是围着这个 2.5% 的回报率曲线做负和博弈。这意味着什么?第一,有的企业赢,就一定有另一些企业输。第二,无论什么企业,只要它是生产性企业,长期来讲都跑不过资本复合收益率,都是在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滋养资本。
为什么是负和?因为还要交一部分收益给资本。这个体系内在是有矛盾的,皮凯迪的《21世纪资本论》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是他建议全球对资本征重税,这个基本没有可操作性。中本聪给出了另一个答案,用区块链把金融给打开。
某种意义上,资本要求高回报率,作为一种驱动力,逼迫生产者创新奋斗,也有其意义。问题在于,这些收益最后都落入了少数人的口袋里。如果金融收益能够更合理的分配,那么这一体制还可以平衡可持续的跑很久。所以你们看到,通证经济与开放金融说的是一回事,张健就有个很好的说法,怎么分饼,决定饼做多大。在企业层面分饼,就是通证经济。把金融收益重新分饼,就是开放金融。但是开放金融还是一种市场性的做法,它不是皮凯迪建议的那种把资本收益征税收上来,然后按人头吃大锅饭。大家要想分到更多的金融收益,还得有知识、有头脑。这就是我们要成立开放金融学习小组的初衷。
找一帮同道一起学习、武装头脑,一方面推动开放金融,另一方面也能够成为开放金融时代的第一批赢家。正好借这个机会说一下开放金融学习小组的进展。这个小组宣布一周了,我们收到三百多个报名,报名者质量都非常高。我们正在提议学习小组的活动形式,确定之后会跟每一位报名者一一打电话,根据他们的意愿把他们编入到不同的组里。基本学习方式会是以阅读会模式,但不是读厚厚的大部头,也不是所谓半个小时了解一本经典的速食模式。我们可能会搞时文精读。要有输出,先在组内输出,最后要做成高质量的内容传播出去,帮助更多的人掌握金融常识,了解开放金融和区块链。只有打破知识垄断,才能实现开放金融。要花很多时间做作业的,各位慎重入坑。
劳小鱼:谢谢孟岩老师!回答非常详尽。最后还想问王峰老师一个问题,主要是看完您的回答,很好奇他的一点看法, 王峰老师,在孟岩老师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之后,也想好奇地问问您,您有没有对十年后,甚至更远之后最终的格局的畅想?
王峰:没有,只希望那时我没有掉队。所以要学习。我每天都害怕活不下去。不是竞争太激烈,是市场变化太快。
孟岩:王峰让我想起任正非的说法,活下去不是企业发展的底线,是最高目标。
劳小鱼:接下来,请让我请出我们下一个环节的主持人,超脑链联合创始人,知性美丽睿智的Emma小姐姐!
Emma:孟岩、王峰、张健期待下面的对话 老师们辛苦了。
前几天正好去参加了嘉明老师和@孟岩老师针对Libra和开放金融的线下活动,受益良多。印象很深刻就是孟岩老师开场讲的,Libra在白皮书上丝毫没有任何的含蓄收敛的意思,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宏大定位: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 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并提出了六个认为的具体愿景和目标
* 我们认为,应该让更多人享有获得金融服务和廉价资本的权利。
* 我们认为,每个人都享有控制自己合法劳动成果的固有权利。
* 我们认为,开放、即时和低成本的全球性货币流动将为世界创造巨大的经济机遇和商业价值。
* 我们认为,人们将会越来越信任分散化的管理形式。
* 我们认为,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应该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来设计和管理。
* 我们认为,所有人都有责任帮助推进金融普惠,支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用户,并持续维护这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然而实施当中还是无法改变区块链目前遇到的问题。下面我想我们围绕着白皮书上展开的三个章节:Libra区块链,货币储备和协会治理详细讨论一下Libra实现这个宏大的愿景是否真的很容易实现?亦或也很难脱离一些实现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和妥协的不那么美好的漫长路径。
第一如在技术层面,如何突破不可能三角实现去中心化,高效和安全并存。从他们的实现路径介绍当中,不难看出他们也是第一步通过暂且牺牲完全的去中心化,而是通过第一步收集100个超级行业联盟节点,并且是premission based 接入方式,实现这个基础设施的宏大愿景,而去服务与目标是数十亿用户的应用需求。看起来实现同时去中心化并且premissionless,高效承载数十亿用户需求,和安全,他们也需要慢慢实现,而不能一蹴而就。
在区块链技术和精神层面,很想请问各位老师,在我看来Facebook就是做了一个超级大联盟链,围绕着消费普惠金融场景做了一个垂直的联盟链并且将会造就一个超级强大的有用户和信任基础的生态。他们的首批加入者也多以有交易场景的机构(电商 音乐 共享出行)和金融服务能力的机构(visa master等)为主,不难看出其侧重点和意愿。
大家如何看待Facebook的这次创新和Libra这个项目的定位?是一个垂直公链联盟,还是一次伟大的革命?
请三位老师各自给出Libra最像什么,项目的定位在您心中的理解 @孟岩您先说?
孟岩:对我来说 Libra 最像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你们不觉得这个局面很像宗教改革吗?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就是一个中心化的垄断组织,圣经只有高级教士才能看,他们垄断了一切权利、信息、知识和工具。然后首先是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圣经开始大范围传播,然后马丁路德作为一个体制内成功者,跳出来说你们这套中心化垄断的玩法不对呀,我们不可以自己学习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因信称义。然后就有了新教、加尔文教派,有了五月花号,有了美国。现在这个情况很相似。中心化金融,垄断一切,然后突然冒出来一个中本聪,像古腾堡一样,把新工具开发出来,然后体制内冒出一个扎克伯格,开始搞 Libra。所以下面关键是要学习,大家一起学习新金融知识。你们看我三句话不离开放金融学习小组。
Emma:峰总您怎么看?您心中感觉如何定义Libra这个项目呢?
王峰:我在朋友圈发过。对于区块链及数字货币市场来说,Facebook发布Libra,其意义恰如微软在操作系统中嵌入IE浏览器。随着IE的不断迭代,让当时的竞争对手网景浏览器变得不堪一击,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人通过IE享受到互联网世界的便捷,大大加快了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和落地,开启了互联网大繁荣的新时代。有意思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的微软依然是个纯粹的软件公司,但Windows98免费集成了IE4.0,一下子把上网冲浪推到了每一个PC的桌面。一定意义来看,没有非常令人争议的IE4.0,也不会那么快地看见Google、eBay和Facebook。
Emma:其实我的确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大联盟,把大家希望的adpotion问题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有巨大的野心。上来就是数十亿用户的目标 ,
在货币储备层面,也如几位老师之前分享过的,会面临很多问题。以及他们也明确指出了,Libra的属性是数字货币,拥有货币储备是尽量让自己的价格有更好的背书和稳定,但是也难免出现波动。
这方面非常想请三位老师对Libra在货币储备方面的看法,其中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实施过程当中是否可能造成大规模不可控的波动或者被投机者操控的空间?@孟岩老师 您是专家 我周四的活动也学到了很多。请您再指点一下。孟岩老师讲到Libra等于同时执行了央行和商业银行的权利与职能,您认为Libra的立意是希望其数字货币Libra更稳定还是更波动?
孟岩:我的这个说法现在有很多争议,我觉得观点不重要,在这个争论过程中学到什么才重要。Libra 协会更像发行超主权货币的私人央行,而商业银行是否由 Libra 协会直接扮演,或者还是交给生态中其他角色来做,现在还不清楚。有些人认为 Libra 背后足额法币准备,没有铸币权,不是央行。我看到清华大学龙白涛博士有一篇很长的文章,还有上面提到的元道老师和胡捷教授的对话,对这个问题都有阐述,大家应该仔细去读一下。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是高水平的。还是那句话,我认为下结论不重要,站队选择立场更不重要,学习才重要。读不懂的话,欢迎关注我们开放金融学习小组,我们会带着大家读。
稳定性的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锚定货币篮子并不等于就会剧烈波动。之前有很多人说,锚定一篮子货币,那就意味着放弃锚定美元。我说 Libra 可能暗度陈仓与美元结盟,也有很多人认为完全不靠谱。
Emma:哈哈,您觉得Libra的目标是更稳定还是更波动呢?
孟岩:更稳定,无疑的。我们先不说会不会,先说能不能。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篮子货币组合来锚定某一个货币。SDR 就是一个例子。2016 年 10 月 1 日人民币入篮的时候,我们人民币一下子就在篮子里占了 10.92%,但是你看当天 SDR 针对美元的汇率呢?基本没有变化。为啥呢?他们算清楚了,虽然是一篮子货币,虽然有新的货币进入篮子,但是针对美元不要有重大波动。所以同样的,只要他们把 Libra 货币篮子的调整权握在手里,并且可以定期调整,他们可以锚定任何一个标的资产,相对于这个资产实现低波动。我自己做了数学证明,有无数多种组合可以锚定同一个标的资产。非常简单,大一数学甚至高中数学知识就可以证明。当然,Libra 能够锚定美元,并不等于它会这么做。Libra 说它要实现低波动。低波动是要有参照系的,这个参照系是什么?津巴布韦?委内瑞拉?俄罗斯卢布?日元?欧元?还是美元?我判断还是美元可能性大。当然 Libra 可以像 SDR 一样,隔几年才调整一次货币篮子,那么在这几年之内,Libra 针对美元的波动你就得承受。但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妨碍 Libra 和美元结盟。。
Emma:正好我有下一个问题 Libra的诞生是否会增强美元的霸主地位,或着会变成哪个国家先支持他,哪个国家的货币就得到了更好的全球化的效果?也许别的国家也会抢着和Libra合作?
孟岩:我认为是美元的盟友。这几天美联储、国际货币清算行都表态,内容不一样,但是透露出来的讯息对于 Libra 都是利好,很有意思。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Libra 的准备管理制度其实就是 SDR 或者货币局的制度,白皮书里讲得也比较清楚,也很简单。可以说 Libra 是有限目标,简单制度。我推荐各位去阅读元道老师和胡捷教授最近的一个对话,做了更好的提炼和背景说明。
Emma:您觉得中国会如何应对?
孟岩:很简单,应该自己干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跨境数字货币。用我们强大的实体经济来支撑,我说的是应该,会怎么应对,您得问央行行长。
Emma:您怎么看?Libra应该是稳定还是会产生波动,如果和美元结盟 中国应该如何做呢……?是民间的动作还是国家领导的动作呢…… 因为Libra是民营驱动的。
王峰:我相信中国主管部门会拿出办法。中国人民有智慧,此外,全世界都没有绝对的稳定币,只是相对一说。
Emma:是的 我觉得他们白皮书说的非常loose。我们先讨论下一个问题,第三个章节他们讲到协会治理方面,这里我想也将是最具挑战的一个方面,也许未来难脱仍然是少数人控制的中心化的结局。虽然白皮书中提出了众多的计划,但相对最苍白。不知三位老师如何看待Libra协会治理的演变路径和终局,有可能真的形成一个相对民主自治的组织吗?还是会面临诸多挑战。基本上他们也说的都是会做 会选出director 等等 这点大家怎么看?
王峰:科技企业的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业务边界也越来越不固定。未来,科技企业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如何征服星辰大海,而是如何与既得利益者博弈,其实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永不停歇的矛盾。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传统企业他们大多都是当前社会系统中的既得利益代表,Facebook与他们合作的过程,也是互相博弈的过程。所以,我的理解是,Libra协会治理将是一场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的多方博弈。很多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将来我们会说,凡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区块链世界里,共识的力量非常强大。未来,Libra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了Libra协会能否和每个成员形成共识,保持合作,以完成Libra“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的使命。这是肯定的,值得我们笃定去推动的。中国人善于解决社会问题。西方人善于解决自然问题,不怕。
Emma:王峰你觉得这个巨大野心的基础设施,会承载起什么样的生态? 他对其它区块链技术公司的影响 (联盟链,公链)。是否会像有些人的担心其他公链将失去任何优势,因为目前区块链行业几乎没有优秀的dapp,Facebook能否建立真正dapp的生态,而让其他人都失去机会?
王峰:建设一个新世界。
孟岩:治理问题肯定是最大的问号。有些人看了 Facebook 的白皮书就特别激动,觉得它真心诚意想搞去中心化治理,我有保留,应该说是谨慎吧,如果它诚心诚意的话,还是有一点机会搞成的。我的意思是,有点机会,但大概率还是搞成中心化或者多寡头共和。问题在于,在这个项目的治理中,是否一定要追求 100 个节点平权式的去中心化,答案很可能是未必。我想关于治理制度,目前比较粗略,这不是坏事,这种事情只有走起来才能慢慢完善。
王峰:王峰:建设一个新世界。Move已经介入到智能合约编程语言,直接冲击以太坊开发者生态。虽然Libra 并未直接表示 Move 编程语言是不是一个图灵完备的体系,但从白皮书中可以看到,透过Move语言,可以发行数字货币、Token和数字资产;灵活处理区块链交易;实施验证器(Validator)管理。我估计他们会很快迭代,更加有利于开发者。或许随着Libra的诞生,便宣告第一个阶段的公链之争可以告于段落了。说不定这是扎克伯格意欲收获世界货币之外的另一个如意算盘。
Emma:为什么说公链之争告一段落呢?能不能elaborate一下。
王峰:是大规模应用直接入场了。当然。细分领域还有机会。区块链领域会重走一次互联网一样的竞争路线。小公司和关键场景以外的应用,被边缘化。但绝大部分人会成为受益者。
Emma:其实我还是觉得公链是有机会的,联盟链也会不甘示弱,我还是觉得Libra很像一个个很大的专注在消费金融方面的联盟链生态 。
最后一个问题:Libra对主流数字货币的影响如何?对btc是利好还是未来是竞争?Libra对其他小币种和项目的影响如何?
王峰:大公司争支付和结算。请孟岩老师回答吧。
孟岩:在另一个场子里说过,简单说,对 BTC 长期利好,对其他的生态,短期利好,中长期是挤压。需要解释吗?BTC 是一个纯粹的共识系统,它全部价值都来自共识,毫无应用属性,Libra 加强了人们对数字货币体系的共识,这种共识的增强会反过来增强比特币的价值。当然我并不是认为 Libra 一出别家就没机会了。市场竞争,各显其能,我只是说,构成了挑战。这是好事。
王峰:Libra的横空出世,会带动更多的交易场景涌现,很可能把全世界十亿级以上人口引向通往投资数字资产世界的大门。重新看看世界,未来可预期的时间里,加密数字资产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基础。中本聪和比特币将更加伟大。以后不讲了。好好专心做事。学习是必要的。
Fairy:我想问的大家都问过啦,我的问题就比较简单啦,请问一下老师对于内部风险大于外部攻击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内功主要包括客户资产的安全管理,内部流程的风险控制,实时安全风险预警和处理能力,外部攻击就是一些外界的不定因素。主要是指交易所。
张健:交易所方面我不是专家,但是内部风险大于外部攻击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中心化交易所本身是一个黑箱,是去中心化世界与中心化世界之间的一个黑盒子连接点,这里头能玩的猫腻太多了,大家今天之所以比较信任大交易所,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运营,把很多运营风险都识别了、封堵了。而且他们的 stake 比较大,内部搞小动作,得不偿失。但这也只是外界的心理状态而已,实际情况只有内部才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易所这个环节的透明化还是大趋势,所以很多交易所在做公链,比如张健的 FT 公链。
Emma:非常感谢孟岩老师,王峰老师,张健老师的细致耐心及其精彩回答@孟岩 @张健@王峰 ,为我们困惑的事情解疑,预祝“开放金融学习小组”能带动行业一起学习进步的风潮!今晚干货满满 很荣幸作为主持人参与。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
我们继续干好自己的公链,和发展好链上生态。对未来我还是充满信心和期待的。也认为Libra的出现对我们行业是非常正面的利好,让更多人认识和思考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价值,更接受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会带来积极的变革而不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