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印象笔记打造自己的写作系统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再也没有必要为了一本书,而特意跑到图书馆去借;也没有必要为了听某个讲座而去到现场;甚至,连知识分享也可以弄个直播。不是吗?
可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我们迷茫了。我们怀疑碎片化学习,我们觉得罗振宇是骗子,我们痴迷于刷抖音。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从我们的大脑里面经过,然而,我们真正能够记住的很少,记住了又能够运用的,可谓少之又少。
或许这是时代的通病,微信公众号给我们推送什么我们就看什么,朋友圈里面有什么动态我们就看什么。我们面对巨量的信息,并不是信息的错,而是太过于混杂,使我们疲惫不堪,学到的却很少。
这时候,我遇到了印象笔记,一款可以帮我收集整理信息的软件,相当于一个外化的大脑。

01 构建自己的Google系统

1.1 为什么要打造自己的Google系统?

答案是:积累。
采铜在他的《精进》里面讲了一个“半衰期”的概念, 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引用过来的,原意指的是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的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的越慢。
借助这条概念,他总结出了“采铜法则”,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使用印象笔记打造我们个人的知识库,就是收益可以累加,对我们长期有益的事情,值得我们好好去做。

1.2 个人知识库如何存些什么?

既然是知识库,那他就应该包含你所有的信息,我们的信息可能有很多,得到、微信、微博、读书笔记等等,都应该汇集到这个知识库,这样当我们需要找东西的时候,就不用打开好几个软件了。
结合我自己所处在的律师行业,首要的,我存一些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每当我需要引用法律条文的时候,就不需要在网上搜索,直接在印象笔记里面就可以查找,并且对自己所需要的条文,可以直接进行高亮显示并添加备注。
第二,我存储自己的一些生活资料,女儿成长的照片,有一些家具的说明书、发票都扫描成电子档,直接放到印象笔记里面,时间再长也不会丢失,需要的时候检索就出来了。
一些证件我也做成电子档存在印象笔记里面,比如说身份证、律师证复印件等一些常用的证件,当我需要复印件的时候,直接从里面调出来打印,再也不用去找到原件,再拿到复印机面前去复印。
第三,个人的日记,每天自己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都把它写成一个日记,长期来看的话会有很多的日记,那么就很有必要把它集中到印象笔记里面,方便查、回忆、提升。

02 优化知识库

2.1 避免只收集不整理

再好的仓库,使用久了都会凌乱,如果只收集不整理,迟早会变成垃圾场,而不是宝库。知识库也一样,必须得定期整理,以便更快捷的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用眼到、脑到、手到的方法进行整理。
眼到,就是要分析文章里面的关键词、文章结构、表达的思想。
脑到,在读书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考,文中的观点是什么?有依据吗?正不正确?在生活中可以怎样运用?
手到,就是用费曼技巧去整理加工,把学习到的东西分享出来。要简化表达,多举例子,打比方。
2020-01-10 09:07:20个快捷方法:
(1)高光:control+command+H
(2)插方框:control+command+B
(3)加标签:command+'

2.2 做好笔记本分类

分类的一大原则是:外脑内化。
用好印象笔记的三层架构:笔记本组、笔记本和笔记。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建立笔记本的思路,自己有哪些笔记本组,有哪些笔记本,他们前面的代号是什么。做到简洁、有序,随手就能用。
遵循「外脑内化」的原则,所以,我的笔记本体系非常简洁,分成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inbox|收集箱笔记本体系。
  • 第二部分,主体知识库,分成工作、学习、生活三类笔记本组。
  • 第三部分:存档笔记本。
    参考杜威十进制编码,我将自己的笔记设置如下,0开头的是收集,1开头的是工作,2开头的是学习,3开头的是生活。
    2打头的笔记本体系里面,200是日记,210是阅读,220是写作库,这些是子类。孙类的话,结合着标签来设置。
    设置好笔记本体系之后,对原有的笔记进行整理。由于之前存在的笔记有接近3000条,于是另外设置了一个中转箱,将大部分的笔记放到这个中转箱。
    然后,将目标进行分解,设定每周分类归档50个笔记。同时,利用断舍离思维,删除一些以前随手存的,但是现在看来没有多少价值的文章。
    在整理的过程中也看了自己之前收集的很多文章,发现自己的知识杂物间还是有很多宝藏的,是需要好好去善待的一个知识库宝库。

2.3 善用标签

一个笔记只能放到一个笔记本,但能够打上不同的标签,根据标签,可以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笔记。
刚开始使用印象笔记的时候,我就给每一个笔记都加上标签,比如说心理学、法律、区块链、案例、记忆、材料、培训等等。
时间久了之后发现一个问题,自己竟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标签,也不知道通过哪一个标签才能够定位到自己所需要的笔记,后来干脆就放弃了标签的使用。
听完欢喜老师的课程之后,我把之前的标签全都删了,重新按照一定的体系进行建立,新的标签明显醒目很多,也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我发现使用标签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标签要内化进自己的大脑。按照这条原则,我们需要把标签按照杜威十进制的编排方法给标签,设定一定的次序。我使用的是三位数,如图所示:
132开头,第1个一表示父类“工作”,第2个三表示子类“资料”,第3位2表示孙类“培训”。这样,当我要给文章打标签的时候,只要输入三位数就可以定位到我需要的标签。 这种打标签的方式是在大脑里面直接提取出来的,不需要看自己的标签。
2、标签也要限制使用,不能够随意的进行添加。必须按一定的类别,一定的逻辑,一定的顺序添加。就像兵器库一样,刀放在一个架子,剑放在另一个架子里,而枪呢,又有专门的摆放位置。只有这样,你什么时候打开兵器库的时候,都能够找到你想要的兵器。
3、 要定期整理、迭代,适应自己笔记的最新情况。比如说我原来打标签的时候,在“民事”里面就有“婚姻”、“子女”,过一段时间发现还有“继承”,又加了一个专门的“继承”。再过一段时间想一下,其实上面三个可以合并为一个“家事”就可以涵盖了。

03 用好搜索

仅仅建立的知识库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随时能够调取相关的信息供我们使用,印象笔记内置的跟谷歌搜索类似的命令,可以让我们更快捷的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5条常用的搜索命令:

  • 加号 + | 多关键词搜索
  • 减号 - | 不包含某关键词
  • 双引号“ ” | 精确搜索
  • notebook: | 特定笔记本内部搜索
  • intitle:| 标题搜索
    2个搜索快捷键
  • 全局搜索:command+J
  • 笔记本内搜索:command+F

04 打造自己的写作系统

4.1 为什么要写作?

首先,写作是把自己的一份时间销售多次的好方法。我们去开滴滴,去送外卖,我们的时间都只能卖一次,但是把它转换成文字之后,就可以影响到很多的人,还不再耗费自己的时间,从成本上来看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其次,写作是梳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检验自己的输入、处理跟输出的整体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就像打扫房间一样,慢慢把零散的知识时整理成简单、整洁、有序的文字。
再次,写作是网络时代打造个人IP的好方法。把自己做成的事,自己帮人家做成的事情表达出来,向朋友圈传递自己的良好品质,不断塑造自己的影响力。

4.2 为什么要搭建写作系统?

凡事都有方法,掌握得当的方法会使事半功倍,写作也不例外。
文章是由文字、词组构成的,但是仅仅有文字、词组却不能叫做文章,就好像房子是由钢筋、水泥构成的,但是仅有钢筋、水泥却不能叫做房子。
盖房子的时候,我们需要水泥,钢筋,砂石,木头,不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结构的房子,仅用木头,我们可以建成木屋;用钢筋水泥,我们可以盖成楼房;用玻璃、钢筋,我们可以建成写字楼。
我们准备的材料越丰富,我们就越可能快速的建出不同类型的房子。
同样的道理,我们准备的素材越多,写的写作小卡片越丰富,当我们需要写文章的时候,就能够更快速的整理出来,形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章。

4.3 如何搭建自己的写作系统?

细分写作要素
像这样将写作分为灵感、标题、开头、结尾等要素。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文章分析的更加透彻,就好像给房子做装修,你可以针对地板、瓷砖、墙面、天花、吊灯等构成组件进行调整,改善自己不满意的组件,创造出更完美的作品。
写晨曦日记
在印象笔记里面设定一个模板,每天按照模板记录自己的一天经历以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时间久了,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对自己现在及未来会有更好的指导作用。比如说,三年前某一天的某一次投资失误,导致自己出现重大损失。如果没有记录的话,很快就会忘记,导致下次再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用文字记录下来,自己去回看的时候,就能够再次在大脑里面呈现自己当时的情况,为自己当下的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
建立知识银行
平时看书,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时候,发现有比较好的文章、段落,可以
按照“见感思行”的方式进行仿写,然后放进自己的笔记本。
见,是指客观描述事物,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感,是指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欢喜,忧愁,愤怒,沉默,狂喜等等。
思,是指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它与自己以往的知识有哪些相关联的地方,是如何发生,如何转变,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影响,自己悟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行,通过这个事件,自己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之后如何处理。
当然,以上4个要素并不一定要严格分开,可以进行相应的排列、组合,比如把“感思”放在一起写,或者是把“行”去掉。

05 小结

运用印象笔记,设置好笔记本分类,标签的层级,将自己收集到的素材放进去,定期进行整理迭代,形成个人的Google系统。
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写作系统,通过写日记,写“见感思行”卡片,进行长期积累,完善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知道本没有用,只有做到了才是自己的。
课程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实践的起点, 从这个起点,我要创造更多的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印象笔记打造自己的写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