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灵魂能一直在路上

        昨天看了两篇沈从文的文章,心中有感想找人一起分享,翻遍了微信通讯录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思来想去还是算了。

        记得初高中的时候是很喜欢看书和写文章的。特别是初中那会,学业压力没有那么大,三年之间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鲁迅、沈从文、莫泊桑、欧亨利等等,杂志类诸如《意林》《读者》也是每期必看。到了高中学习任务变多了,读的书就反而开始变少了。

        后来大学考上了设计专业。设计专业是没有语文课和历史课的,甚至连政治课都安排的很随意。现在想来我依然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看来文化特别是语文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应该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的,为什么艺术设计没有语文和历史课呢?“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大学四年我一直沉迷于对专业的研究,毕业后更是忙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再也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现在看来就像把自己的灵魂抛在了脑后一样。

        再后来终于在工作的空闲之余买了几本莫言和东野圭吾的书,越看越觉得有趣,书也越买越多。奈何书架上都被各种长辈买来的公务员、资格证参考书堆满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裸考了两年,结局当然是没有考上的。兴致上来了想把书架整理一番,觉得公务员的书实在是占位置,想把它们放到角落,却没想到因为这个受到了母亲的训斥。过去了快一年,我依然还记得清楚,她说:“试也考不上,还看小说。你别以为你看点小说就是有文化了。”因为这件事她发了很大的脾气。她是大学老师,作为一个大学老师说出这样的话,让至今我依然也想不明白,到底什么才算是有文化?或者看小说就是没文化?我想不明白。

        到了今年,照例没有逃过家里要我继续考编制的命令。说实话已经有些身心疲惫。报了军队文职的岗位,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去竞争汉语言文学的考试,也只是抱着走个过场的心态。毕竟一个月的时间需要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政治、经济、哲学、法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知识实在是不太现实。但开始复习以后,我突然就陷进去了。文学多有意思,历史多有意思,鲁迅先生多有意思!但翻遍了通讯录一千八百多人,竟不知能和谁人语。发了个朋友圈,引来了几个好友的回复,一聊也才发现,原来他们也有这样的感觉。想了想还好自己不是孤独的,否则如果自己有什么话想说却只能写进备忘录,那就很悲哀了。

        习总书记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科技能带领人类向前走,但文化和艺术会告诉人们往哪儿走。无论如何文化素养都不能丢。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滋养,也会逐渐失去灵魂最深处的面貌吧。我希望自己能趁着这次复习的势头,重新捡起自己丢失的东西。不管考试最终结果如何,我终究是有了收获。

       希望我的灵魂能一直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希望我的灵魂能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