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知识总结(一)

本文章根据通信电子线路中的考点和重要知识梳理而成,对于基本的调协放大器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理想回路,谐振回路中的特点和三极管的相关知识(例如共级接法和导通类型划分)进行梳理。

通信电子线路知识总结(一)_第1张图片

绕射:不适用于较高频率,频率越高,损耗越大,但传播稳定,又称为表面波传播;
折射和反射:短波无线电是利用电离层反射的最佳波段,主要靠天空电离层的折射和反射,又称为天波传播;频率比表面波高,但也局限于一段,当频率超过一定值后,电磁波就会穿透电离层传播到宇宙空间,而不会返回地面。  

直射:主要由发射天线直接辐射至接收天线,沿空间直线传播,成为空间波传播。
综上,长波信号以地波绕射为主,中波和短波可以以地波和天波两种方式传播,前者以地波传播为主,后者以天波(反射和折射)传播为主。超短波以上频段的信号大多以直射方式传播,也可以采用对流层散射的方式传输。

调谐放大器具有放大和选频作用
对于品质因素Q而言,当Q越高时,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越窄
一个理想的谐振回路,幅频特性应为一个矩形,即在通频带内,信号可以无衰减,在通频带外衰减为无限大
实际衡量谐振回路的选频性能的好坏,应以其幅频特性接近矩形的程度来衡量,即矩形系数。

矩形系数:谐振回路的选择性α下降到0.1时与α下降到0.7时频带宽度的比值,用K0.1表示,即K0.1=B0.1/B0.7

理想回路的矩形系数为1
单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为定值10,选频性能很差
把信号源内阻和负载计入时的Q值:
对于并联谐振回路,有载时,品质因素降低,频带变宽,选择性变差
实际信号源内阻和负载不一定都是纯电阻,也有可能含有电抗(在交流电路(如串联RLC电路)中,电容及电感也会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称作电抗)成分,低频时,电抗成分一般可以忽略,高频时,就要考虑电抗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在谐振回路中,计入信号源和负载的电容成分,并联 谐振频率降低,并且信号源和负载的电容值的不稳定将使回路的频率特性不稳定。

信号源和负载直接并联在L、C元件上存在的问题:
1.谐振回路Q值下降、2.信号源和负载电阻相差很大时,即阻抗不匹配,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可能很小、3.信号源输出电容和负载电容影响回路的谐振频率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采用”阻抗变换”的方法,即采用部分接入
谐振回路的部分接入方式:

有三种:1.互感变压器接入、2.自耦变压器接入、3.电容器抽头接入
自耦变压器接入的优缺点:优点是绕制简单、缺点是回路与负载有直流回路,隔离直流时,这种电路不能用
三种接入方式都可以使回路的有载品质因素提高,且保持谐振频率不变,且都为部分接入,即负载不直接接入回路两端
接入系数:表示接入部分所占的比例

如何区分三极管是共集还是共基还是共射:
1.三极管哪一端接地,哪一端就是共xxx级
2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直接接地优先
直接接地:通过电容或者导线接地
间接接地:通过电阻接地

n1为信号源与回路的接入系数
n2为负载与回路的接入系数
fα:共基极放大的截止频率
fβ:共射极放大的截止频率
fT:特征频率,即放大倍数β为1时的频率
fmax:最高振荡频率,是晶体管的共射极接法功率放大倍数Ap下降到1时的频率,此时晶体管已完全失去放大能力,它表示一个晶体管所能适用的最高极限频率。
因为  fβ 所以在高频情况下,共基接法优先于共射的接法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作用:放大微弱的有用信号并滤除无用的干扰和噪声信号
主要指标:电压放大倍数,通频带,选择性和矩形系数

高频功率放大器:
1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
2按工作频带的划分为窄带和宽带
窄带:通常以谐振电路作为输出回路,又称调谐功率放大器
宽带:通常以传输线变压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又称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相对于小信号放大器:输入信号更大,晶体管工作在截止饱和区
导通角:等于180°时,表示管子全周期工作,叫做放大器工作在甲类,等于90°时,半个周期导通,叫做放大器工作在乙类,小于90°时,导通不到半个周期,叫做放大器工作在丙类。
在欠压状态:P0随着Rc的增大而增大,集电极效率也随着Rc的增大而增大
在过压状态:P0随着Rc的增大而减小,集电极效率随着Rc的增大而减小
在临界状态P0的值最大,在靠近临界点的弱过压区的集电极效率最大。
在临界点时,输出功率 P0最大,集电极效率也较高,这时候放大器工作在最佳状态,则有: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的等效电阻,就是放大器阻抗匹配所需的最佳负载电阻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信电子线路,学习方法,信息与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