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学哪些管理

这是一个企业比国家还要强大的时代,人们在办公室的时间比在家还长,而管理理论已成长为一种可怕的社会力量,它不仅影响着企业里面大大小小管理者的工作,甚至控制着每个在企业谋生的人的命运。我们天天用管理思想来指导工作,就像早晨醒来必须刷牙一样,甚至有人说我们这个星球不是蓝色的星球而是管理的星球,我们也像饿狼一样到处寻找着学习着最新最先进最流行的管理课程,讲座、内训、沙龙、论坛……我们越来越像狗仔队,把追随新思潮看作一种时尚。但就像牙膏对我们的牙齿有效果么?谁知道呢,我们还没有时间去思考管理的真意,管理学科是我们认为能学到最实用的东西。 ­这样的学习热潮随着所谓的“第五项修炼”和“潜能开发”等思想铺天盖地地席卷了神州大地,但是在我们的实践领域却没有激起大的浪花。作为一个培训师,我一直把“上求觉道,下度众生”作为职业追求,可越学越多,却发现经常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经常陷入“看了感动,听了激动,学了不动”的“中国式学习”的老路,总感觉听了都对,什么“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创新技法、蓝海战略、品牌定位、SWOT”,人力资源管理也分3P、4P、北派南派,可是当我身边都是这些武器时,我反而不知道怎么选择了,最终还是赤手空拳,用土办法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却染上了一种可怕的病毒:言必自称管理者,动则拿经典理论来佐证——我们刚刚获得了管理这个工具,转眼间,我们就被这个工具统治了。想到我们还一直以推广管理思想,服务企业管理者为宗旨,可是自己都快迷失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了,那些学来的东西最终仿佛只是使自己变成更有效的机器人而已,甚至变成书橱里的藏品,只起到装点的作用。­

这么一想,冷汗就下来了。­

这是一个功利而浮躁的世界。实践中,我们采取了急学先用的态度,虽然务实,却也不免一脚滑进时尚陷阱中,殊不知过度营销的思想,常常偏离朴实的真相。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管理者有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高速发展的经济也有大把实践和试错的机会,在中国的企业里,思想和实践的潮流从不停息,我们在这样的检验和反省中慢慢都成熟起来了,开始静心追溯现代管理学的源头。­

彼得-德鲁克说,当今大学所开的一般课程,最接近职场培养管理者需求的是诗和短篇小说的写作课程。而古代的中国,没有组织、经济、绩效、心理学之类的课程一样可以培养选拔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我们的祖先倒是强调诗歌、文学的研习熏陶,认为这既是修养,也是训练。他们通过审阅考生的书写能力和文采来观察他有着怎样的体历和见解,何种的思想和抱负,并据此判断其在文官体制的架构中发挥个人才干的可能性。­

多么令人惊奇呀,流行许久的管理学大师这样的洞见几乎从没有被提起过,创造我们辉煌数千年文明的古传统也极少被现在的管理者拿来借鉴,这看上去是管理学之外的,但其实是管理学的基础和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绝对不是古代有志于仕途的秀才的穷酸理想,而应该是任何一个管理者值得借鉴的自我修炼的法门。­

那,我们该学习什么呢?管理又是什么呢?首先我觉得仍然是我们经常强调的知行合一,管理的精髓在于行,而不在于知,学理探讨和实践操作要相辅相成。知识应该是能够改变人或事物的信息,无论是变为行动的基础,还是使一个人有能力变得不同,产生更有效的行动。重要的是我们所学习的东西很快便不是知识,从好处讲是学问,从更普通的坏处讲,它只是数据。我们的一切学习都应该是从自己的行动出发并能够回归到行动上,要学会使用这些“数据”使之变成行动的能力,既要避免变成不切实际的“屠龙术“,又要避免变成缺乏理论的“投机术”。知行关系,就其本质来讲,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关系。有人说:‘管理是科学、艺术与手艺的综合”,特别是手艺,你只能从实践中学习,这是任何学习的出发点,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的伦理本位和人情面子作用,注重社会结构与文化心理的中西差别,采用中国式的相对模糊方法,来构建管理的技能体系。那些缺乏对手艺和操作感的把握能力,自以为绝技在身的MBA,会给公司和自身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那什么理论是贴近我们的呢?­

其实我们对真正的西方管理学并不了解,对过去一百年最经典的管理五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彼得-德鲁克、亨利-明茨伯格、彼得-圣吉、迈克尔-波特,我们经常只闻其名,没几个人曾经系统得拜读过大师的著作,我们倒是经常在演讲和授课时摘取只言片语,断章取义。我们缺乏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在大学时许多人只知道泰勒的科学管理,教材是1982年翻译的孔茨的《管理学》,许多人对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层面,因此生搬硬套,牵强比附随处可见。并且由于中国文化背景影响,我们往往追求理论体系的“唯一正确”,形成思想上的一元倾向,而忽视甚至排斥学派的多样性,不能容忍思想上的冲突和交锋,由此又产生了抱元守一,浅尝辄止的问题。­

也有不少人对西方的思潮有着情感上的抵触,开始反求诸己,在本土资源中寻找构建管理学理论大厦的路径,从本土文化中打造管理学理论,于是国学开始兴盛。但是不论是用传统文本阐述现代管理(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易经,什么水煮三国,唐僧团队,不一而足),还是曾仕强以总结日式管理“Z理论”为参照系归纳出的“中国式管理”,以及现在把中国的社会文化因素与国外的管理思潮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和谐管理”理论,或者干脆是我们余XX老师的“大杂烩”理论,唯一作用似乎只是让我们眼前的金星更加的灿烂,为我们的装备箱再增加几个华而不实的武器。­

这些号称实用型的管理时尚一波一波,包括流程再造,组织学习,还有“精益管理略”等等,引领着管理培训界,定力稍差,就会迷失其中。客观来说,在西方浪潮的冲击下,我们管理的理论发展是快速的,进步也是明显的。在流行面前,机遇与挫折并存,浮躁和反思同在。这些理论,不过是我们前进途中的领跑者,各大师的真知灼见和敦敦教诲绵延不绝,向我们同时提供管理学习与思考的资源,让我们感受多样化的魅力,我们在这样的学习中四方游历,八方交友,而后知谦卑。­

但正因为快速,所以,有些步伐不够稳当,有时还会趔趄踉跄,更重要的是,绕过甚至跳过了一些必经阶段,致使我们在跳跃奔跑中又要不断的补课。我认为,要使我们的学习活动有发展后劲,就必须正视前期引进和追赶过程中已经显露出来的某些问题。一旦这些问题能够解决,那么,挑战就会转变为机遇。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理论的研习仍将是我们的首要工作,创造从模仿开始,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也不用困惑于理论的纷繁复杂,所有的理论与观点,都只是对某个历史阶段的诠释与对时代命题的回答。关键的问题是,企业管理者不能无视人性,不能无视时代的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大师和经典都是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更推崇系统学习,培养管理个性的方式。首先要屏弃门户之见,海纳百川,对经典理论应该有个全局性的了解,在学习的时候考虑这些理论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和适用的范围。对知名的大师和理论先做到熟悉,再进行比对,进而去粗存精,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并在我们的管理实践中行成个性化的管理风格。­

二是注意管理思潮中的中西关系问题,我们对于西方的态度,从早先的“中体西用,到今天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直隐含着对立思维。用生物学的名词比喻,坚持“中体”或者“中国特色”类似于强调基因遗传,而坚持“西化”和“现代化”,类似于强调物种变异,如何使二者走出对立,是管理学学习的关键。而不论流行趋向如何,我们相信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凡是学术研究,肯定要把复杂的事理说明白,而凡是江湖术士,则肯定要把简单的现象说眩晕。­

三是管理理论中的学科关系问题。管理学不是封闭的,即使在西方,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影响,往往是管理学范式变化的契机,没有社会学的诞生,就没有古典管理学,没有心理学的渗透,就没有行为科学,没有多学科的综合,就没有现代管理学。或许文字方面自我表达的琢磨、诗歌写作真能锻炼一个人如何激发别人的情感和动力,而短篇小说真能训练出简明扼要地把事物各方面都表达清楚的能力,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激励和表达训练么?相信诗和小说的张力,还有理解和爱的能力终将越来越多地融入管理实践,进而悄无声息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要重视积累的重要性,要学会重视较长时间里能取得的成果,学会把专业当成自己的信仰,不要太在意短时间里的得失,成功者需耐得住寂寞。­

不论我们热衷的有关现代管理的讨论如何,架设和运作任何组织本身都是个解决一大堆问题的过程,而组织的运作本身,也是其成员互帮互学的过程,所以,事实上一个创业者在从无到有的创业过程中,体悟到的肯定比课堂更多。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会困惑于发展的方向,困惑于这个存在的价值,困惑于团队本身的稳固,而这些困惑在组织的不断成长和蜕变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得到解答。使我们每个人都感悟良多。爱因斯坦说“推动世界进步的主要是思想”,我们开始迷失于思想,也终将开悟于思想,管理的经典终将在我们的践行中照进现实,我们也终将总结出在中国的情理法场景中兼顾科学与艺术的管理思想之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该学哪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