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OM 模块介绍

一、DICOM模块,一般指的是三大模块,包含DICOM Storage、DICOM Worklist、DICOM MPPS。

1.      DICOM Storage:(必要)

指的是仪器将影像打包成DICOM影像后,通过DICOM通讯,传送至PACS服务器。此为必要功能,当检查结束后,仪器经由院内网络将影像上传。

2.      DICOM Worklist:(非必要)

指的是仪器获取病患资料信息任务栏表的功能。在三大模块内,此为非必要功能,具备的优点在于,任务栏表可以避免基本数据的重复输入,亦可避免数据错误;若不具备此功能,人员在RIS登记时录入数据后,亦需在仪器上手动录入一次。

3.      DICOM MPPS:(非必要)

指的是仪器在检查的过程当中,通知PACS服务器,传送当前病患数据的检查状态,分别有检查中、检查结束、影像传送结束三种状态。通常具备DICOM Storage的仪器,此功能会附加,但有时候因为工程师的疏忽,可能忘记开启此功能。

 

 

二、仪器具备DICOM模块的优点

1.      DICOM Storage:

检查结束后,可以直接上传影像到PACS服务器,毋须人工介入。所传出的影像,由于具备相关DICOM参数(如Pixel Data、Study Info…等),可以透过相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影像后处理。

2.      DICOM Worklist:

透过此功能,可向PACS服务器查询工作清单,检查医师可以减少重复录入的动作。

3.      DICOM MPPS:

PACS服务器可以透过仪器的通知,更改目前收到的影像状态(IN PROGRESSING、COMPLETED),并可依此通知HIS/RIS,该检查为检查中或是已经完成。

  

 

三、仪器不具备DICOMD模块的缺点

1.      DICOM Storage:

无法上线。

部分仪器(如超声、内窥等)虽可透过第三方软件视频采集转档,但采集出来的图像,属Secondary Capture,不具备任何影像讯息,只能进行简单的放大缩小、明亮度调整,无法进行测量,甚至是高阶的影像后处理。

2.      DICOM Worklist:

病患讯息重复录入。除了在排程登记系统上录入一次外,还需在仪器上再次录入,可能会因为人为疏失造成数据错误。因PACS系统上线后,需要与HIS/RIS作整合,讲求的是数据的完整性及正确性,若只单纯的在仪器上录入住院号(或门诊号),此单一数据实无法提供PACS系统相关完整的讯息。

3.      DICOM MPPS:

就完整的DICOM通讯而言,需要先测试彼此双方通讯是否正常,接下来再实际传输图像,最后再通知彼此结束此次通讯。

由于PACS服务器属被动方,故只能等仪器主动通知是否结束,否则只能一直等候,如某次检查影像张数为100张影像,服务器根本无法判定第99张或是第100张为最后一张,若仪器没有通知,服务器只能视为此次通讯尚未结束,连带会影响到后续的检查通讯,因而造成PACS服务器的延宕。

你可能感兴趣的:(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