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技术的背景音

技术的背景音
■熊节

  马克斯·韦伯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祛魅的世界,是一切神秘事件都能够被理性所解释的世界。我曾经有幸亲身品味了一次祛魅的体验:当我早晨与那位心仪的女孩第一次见面时,两人竟哼唱着同一首歌,甚至同时唱出了同一句词。遗憾的是,这个神秘的浪漫瞬间,最终被证明仅仅是因为我们恰好在路上听到了同一个广播节目而已。那个广
播节目的内容压根没有在记忆里留下任何痕迹,而那首作为背景音的歌曲,却伴随了我们一路。

  卡罗瑟斯曾不断重申:耳朵的世界是一个热烈的世界,听觉随时准备着接收一切信息;而眼睛的世界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视觉总是审视、挑选着想要观察的客体。于是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语词的所指很容易遭到理性的过滤,而背景音却能作为听觉的暗示畅行无阻。饶有兴味的是,在通常所说的“技术书籍”中,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也不难听到一些作者故意安插其间的背景音。这些若有若无的小音节,加在一起就汇成了一支旋律——那往往正是作者为一部作品所谱写的主旋律。

  Martin Fowler就是深谙个中三昧的一位传播大师。翻开他的扛鼎之作《重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中译本),超过60%的篇幅是“重构名录”,其中逐一介绍了72个重构手法的来龙去脉。不少读者甚至抱怨这部分的描写太过详尽,没必要巨细靡遗地描述每个重构手法的每个步骤。但是,当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说“读”,而不是“看”——你是否听到一曲敏捷方法的赞歌?没错,第2章“重构原则”和第4章“建立测试体系”是它气势恢弘的开篇,第13章“重构,复用,与现实”和第15章“集成”是它荡气回肠的终章,但它的主旋律却恰好散布在占据了全书60%篇幅的“重构名录”中。当你一遍遍地轻声读着“编译、测试”时,当你一遍遍地提醒自己“小步前进”、“两顶帽子”时,或许你忙碌的大脑仍然很难记住Move Method的具体步骤,但这些念诵百遍的词汇却如同一个个带有魔力的音符,它们组成的背景音早已在你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另一位精于此道的技术作家是中国读者的老朋友Tom DeMarco——我们还记得他的《人件》和《最后期限》是如何调动着我们的眼球和心情。DeMarco的新书有个好莱坞式的名字:《与熊共舞》(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出中译本)。这是一部介绍软件风险管理的作品,和所有的技术书籍一样,其中包含了很多“实用”的东西,例如软件项目的核心风险列表,例如蒙特卡洛估算法,甚至还有一个风险管理模板。看着那略显诙谐的封面,我们不禁要问:DeMarco真的打算用这样一本小书教会他的读者全套风险管理的技能吗?——那简直就是一位职业经理人毕生孜孜以求的东西。其实,如果你试着用耳朵(而不是眼睛)去感受这本书,答案就已经昭然若揭了:这位睿智的作者并不在乎你是否能够掌握蒙特卡洛方法,那些潜藏在“内容”背后不断重复的背景音才是他真正想要灌输给读者的东西。当读者的意识还在与一张张图表纠缠不休时,他的潜意识已经习惯了“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风险管理是每个人的责任”这样的声音——这就够了,只要你愿意开始风险管理,你会有办法学到一切技能。DeMarco不担心你的学习能力,他只想帮你培养一种习惯。

  麦克卢汉常说“媒介即是讯息”——“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看门狗的注意力。在技术书籍这里,读者们对手中的阅读物有更多实用主义的期望,他们尤其热切地要求能够学以致用的内容,对媒介的警惕心便愈发地放松。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场歌剧演出,那么技术书籍的读者就完全是冲着剧情走进戏院的,而贯穿始终的背景音则可以轻松地逃脱理性的审视,在观众那里得到全无保留的认同。当这些观众走出剧院,臧否着剧情的优劣,他们嘴里哼唱着的却是同一首歌曲,甚至会认为这原本就是他们自己的歌曲——传播的效力还能比这更好吗?

  Pete McBreen的《软件工艺》(人民邮电出版社即出中译本)为我们诠释了这样的一场完美演出。作为一名资深顾问,McBreen对软件工程的话语霸权有着深切的体会。如果不能彻底颠覆“工程”这个隐喻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新的思想便将永远是“不可言说之物”。于是,为了招徕观众,他不惮在这幕戏中用上了最有争议的情节——程序员不是可互换的“人件”、软件开发者必须用多年时间建立自己的声望、优秀的开发者应该拿到企业中最高的薪水……激越的观点足以令你热血沸腾或者气急败坏。激动之余,你或许会担心:McBreen给我们的这些建议真的可行吗?在我看来,你大可不必为此担心,甚至大可不必赞同他的观点。在那亦真亦假的剧情后面,软件工艺的话语体系构成了这场演出的背景音。能让读者意识到“软件工程”仅仅是一种不那么贴切的隐喻,能让读者开始更多的思考,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工艺”这个词,McBreen的目标就已经达到了。

  笔至此,我不由得想起国内大多数“技术作家”(如果他们当得起这个称谓的话)的作品——假如把他们精心编排的“剧情”剥掉,剩下的背景音往往贫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一些读者似乎也很习惯这样的格局,乐于把每个音符放到理性的放大镜下严加审视,却忘记了敞开心扉去体味作者谱写的背景旋律,这该是多么令人遗憾。而且,那被摆在放大镜下审视的,真能算是这曲旋律中的“音符”吗?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490756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