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开放课件——全人类免费分享

麻省理工开放课件——全人类免费分享_第1张图片

麻省理工开放课件使用者绝大部分为在校学生(42%)和自学者(43%)

记得两年前读过一条新闻,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列席政协会议时,建议中国的顶尖大学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将自己的课件上网,免费提供给公众使用,以缓解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以麻省理工为例来介绍美国的免费大学课件网站。

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的顶尖大学里面是后起之秀,建校比它的“邻居”哈佛大学晚了200多年,1865年才正式开学招生。它是在当年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模仿欧洲的理工类学院创建的,现在则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上个世纪末期,互联网在美国已经无所不在,麻省理工的教师们设想利用互联网来推进学校的建校宗旨:以知识推动创新。他们认为课件应该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们共享,而且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除了在校学生,所有愿意自学的人们都应该有机会接触他们教授的课程。

麻省理工开放课件——全人类免费分享_第2张图片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的教师张文华得益于麻省理工开放课件

验证他们这一概念的网站在2002年开通,包含50门课程的教材,起名叫“麻省理工开放课件”(MIT OpenCourseWare),OCW就成为开放课件的简称。第二年就有500门课件上网,并在原有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译文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中文版,麻省理工OCW网站正式宣告成立。

麻省理工OCW逐年增添课件,更新内容,增加语种和建设镜像网站,帮助和带动其他学校开设网上教育项目,并且发起建立了开放课件联盟。到2007年,麻省理工OCW达到了初创时的目标:把麻省理工的几乎全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都放到网上,提供1800门高水平课件给全美国和世界各国公众免费使用。也是在这一年,麻省理工OCW的浏览量创下了每月2百万人次的纪录,并且将开放课件的教育方式推广到高中程度的课程。

到今天,麻省理工OCW涵盖了学校全部五个学院、33个学科,有超过2000门课程上网,流量总计超过1亿人次。麻省理工OCW在全球有200多个镜像网站,至少有10种语言版本,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访问。它的很多课件利用YouTube和iTunes U以音频和视频方式授课,还把课程的图像通过flickr上传供大家使用。

麻省理工开放课件——全人类免费分享_第3张图片

在佐治亚州罗宾斯空军基地工作的本杰明•戈夫喜欢麻省理工的气象学开放课件

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的教师张文华(音译Zhang Wenhua)最初是在2004年通过电视节目得知麻省理工的开放课件的。张文华在学校教电工技术课,他发现OCW对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非常有帮助,这些课程不但提供了电气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电子和控制技术,特别对他有启发的是,麻省理工的教师们在课堂上有很多演示,还带领学生动手做很多实验,这样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特别有帮助。因此他在自己的教学上也不断增加实验课的份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伦敦帝国学院的学生贾斯丁•宋(Justin Song)来自新加坡,他主修物理,在一年级上电磁课的时候,感到老师对电磁波现象没有完全讲清楚,就上网查找麻省理工的OCW,发现著名的荷兰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瓦尔特•列文教授讲解共振、电磁波和光速理论,代号为8.02的电磁理论视频教程对他特别有帮助。从那以后,贾斯丁在网上学了列文教授的许多相关课程。列文的课不但让他对物理学心生敬畏,而且自己也感觉越来越像一个物理学家。通过开放课件,贾斯丁把学习变成了一个不断质疑和查证的过程。

既不是高校教师、又不是在校学生的人也能够从OCW得益。本杰明•戈夫(Benjamin Goff)在佐治亚州罗宾斯空军基地工作,负责维护更新F-15战斗机老式的战术电子战系统。他大学本科读的是航天工程。但是他对气象学很有兴趣,于是通过OCW学习了麻省理工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的很多课程,例如编号为12.333的大气与海洋环流课件。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有没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得上,但是通过利用OCW学习,一旦遇到编程和计算机语言方面问题的时候,他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帮助。况且,谁知道哪一天他如果不想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的话,会不会重返学校,改行去学大气科学呢。

麻省理工建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他们有的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地为社会添砖加瓦,有的成为蜚声国际卓有建树的科学家。迄今在麻省理工学习工作过的人当中,产生了77位诺贝尔奖得主。麻省理工的OCW项目从创建到现在不过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不但会满足人类求知的本能,总有一天,会有诺奖得主宣称,他/她的学识是通过麻省理工开放课件得到的。

(所有图片均取自麻省理工开放课件网站)

 

你可能感兴趣的:(麻省理工,诺贝尔奖,学校与教育,社会与生活,开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