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学习:Instapaper 把稍后再看做到极致

最近的大新闻之一是 Facebook 提交 IPO 申请,同时也让大家得以从文件中一窥 Facebook 自己提供的 经营数字。可是也有人不需要 IPO,不需要大笔资金,照样靠着自己一个人将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谁呢?Marco Arment。最近美国国家广播电台( NPR )访问了 Instapaper 的开发者 Marco Arment,请他以 Instapaper 为例谈论 App 经济(the app economy)(完整访谈内容请看 Instapaper Founder Marco Arment On The App Economy : Planet Money : NPR),我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实践《Rework( 工作大解放)》书中观念的绝佳例子。

Instapaper

Instapaper 提供的服务很简单,他让用户可以把网络上看到一半或是没空读的文章内容先「存」在 http://www.instapaper.com/,等到有空的时候再看。更棒的是,Instapaper 可以直接显示绝大多数网站文章的内容,不会出现广告等干扰阅读的东西(它也会记录文章原始的链接供使用者连回去)。除了网站,Instapaper 还有 iPhone、iPad 专用的 app,甚至支持 Kindle 和 ePub 格式。(注1)

先简介一下 Insatapaper 的开发者 Marco Arment,他是目前很热门的部落格平台 Tumblr 共同创办人之一,只不过他已经不在那儿工作了——因为 Instapaper,一个目前只有他一个全职员工的公司。

Instapaper,原本是2007年 Marco 在工作之余开发出来「给自己用」的网络服务,后来在2008年初开放给大众使用,而且随着 Apple 设立 App Store ,Instapaper 开始提供 iPhone 专用的 app(它是最早在 App Store 上架的 app 之一),最后他干脆辞掉原本的工作全力投入。Marco 虽然没有在访谈中说出 Instapaper 的实际营收数字,但显然他很满意。

一开始 Marco 的 Instapaper app 向使用者收取9.99美金的费用,尽管他说付费情形「还不错」,却一直无法达到理想的数字,于是一年之后,他将价格降为4.99美金,很快地,他的收入便增加了不只一倍(也就是说愿意付费的人变成原本的四倍以上),后来 iPad 出现,更是为他增加了不少潜在的顾客。本站之前也有一篇文章「 漫谈手机应用程序的付费与免费之争」曾经介绍过 Instapaper 开发者 Marco Arment 的 Instapaper app 收费策略。

目标并非主宰市场,也不担心竞争

主持人问 Marco 会不会担心其他强大的竞争者会威胁到 Instapaper,像是其他手握大笔资金,提供类似服务的人,例如 Apple。事实上 Apple 已经在2011年 WWDC 大会上宣布在所有平台的 Safari 免费加入了「Reading List(阅读列表)」这项功能,等于是直接与 Instapaper 竞争。然而 Marco 并不是太担心,他认为如果目标是主宰整个市场,那么投入大笔资金并迅速扩张是个好方法,因此所有独立(或是小规模的)开发者都会担心,一旦自己想出来的好点子被资金雄厚的对手复制,市场将会很快地被吃掉。但 Marco 的目标并不是要主宰市场,而是要争取广大使用者当中的一小部分。数千万甚至上亿的 iOS 装置用户、数以亿计在网络上阅读的人口中,只要有一小部分的人愿意付费使用 Instapaper app,便可以为他带来不错的收入。(别忘了,Instapaper 目前还是「一人公司」)

Macro 也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写了一篇「What Safari’s Reading List means for Instapaper」谈论他对 Apple 在 Safari 加入 Reading List(阅读列表)功能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挑战不是从竞争者手中把用户抢过来,而是向用户说明 Instapaper 的功能,并且说服他们需要 Instapaper。因此 Safari 上的阅读列表可以多让使用者了解「先存起来,晚点再看」的概念,反而帮了 Marco 一把,何况它的功能比起 Instapaper 阳春得很。

Marco Arment 的「Rework」创业法

Marco Arment 经营 Instapaper 的方式和37signals 两位创办人 Jason Fried、David H. Hansson 在《Rework(工作大解放)》(注2)所强调的几个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1. 别那么快辞职(注3)。
  2. 一开始就赚钱(注4)。
  3. 不轻易接受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或是其他外部的资金(注5)。

也许我们听到太多「辞掉原本的工作,全力投入梦想,最后获得成功」的例子,会觉得「如果我有一个好点子,就应该尽快辞掉工作全力去把它做好」,否则难以成功,因为这样我无法投入全部的心力,效果将会打折扣。然而37signals 告诉我们:不应该立刻辞掉我们的工作。一有好点子就立刻全力投入听起来很热血,大家都想成为那个最终获得成功的案例,但现实世界通常不是这样运作的。只有继续我们原本的工作,才有收入去支持那个工作之余发展出来的计划。

此外,如果我们开发出一个好的服务或程序,尽早设法让它开始赚钱吧,如此才能支持着这个事业,同时防止我们犯下另一个错误——过度依靠外部资金,以下我简单列出《Rework》要我们别这么做的几个理由:

  1. 接受投资意味着开始失去公司的控制权。
  2. 外部投资者只想快点获利。
  3. 花别人的钱总是很容易,但是用越多,表示别人将会从我们公司拿回越多。
  4. 我们才刚起步,大概很难向外部投资者争取到对我们有利的投资计划。
  5. 拿了投资者的钱,最终会导致产品变成「投资者希望的样子」,而不是顾客需要的东西。
  6. 当我们把心力放在从外面找钱的时候,往往就很难专注于产品的开发。

现在我们回头过来看看 Marco Arment 跟他的 Instapaper,是不是很符合《Rework》一书提到的几个概念呢?

他没有一下子就辞掉原本的工作,从2007年 Instapaper 被开发出来(注6),一直到2010年 Marco 九月才离开 Tumblur(注7)。他的 Instapaper app 一开始就收费,同时也提供免费版本。后来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偷偷地将免费版本下架三天,发现即便如此,也几乎没有对付费版本的销售产生什么影响(注8),于是他大胆地决定只提供收费版本的 Instapaper app。在 NPR 的访谈当中 Marco 更是提到自己没拿过半分来自风险投资的钱,他一点都不需要。时至今日 Instapaper 已经迈入第五个年头。

我们知道 Mark Zuckerberg 辍学;Facebook 一开始没赚钱;Mark Zuckerberg 没多久就跟 Sean Parker 一起去找创投;前几天甚至提交了 IPO 申请,但我们已经听过多少最终失败的例子?更不用说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了。

揭露:我是 Instapaper 的爱用者,不论是在 Mac 上还是 iPhone,每天都会用到它。2011年 Marco 增加了一个「subscription」的付费项目,每三个月付费2.99美金便可使用 Instapaper 的全文检索功能(目前还不支持中文搜寻喔!是说这个功能跟「订阅」有什么关系啊?XD),我前几天刚续订了三个月。

本文转载自 inside。

Tech2IPO新服务: HT实验室 | 创业者服务 | 投资人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新闻,Insta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