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ily 发布会观后感

The Daily 的发布会视频看完了,很失望。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人还是搞不清状况。

此物本质跟《Wired》的 iPad 版没有区别。形式上,它是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的混合体,同时整合了一些社交玩具,似乎很跟得上时代的样子。但从根上说,不论是 iPad 版《Wired》还是 The Daily,让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群个人电脑时代(1980 年代初到 1990 年代)的遗老,吭哧吭哧地努力在互联网时代寻找他们的位置。

传统的内容生产者总是会忘记自己的优势在于内容——必须由人肉生成的、机器尚无法代工的内容。很少有公司比谷歌更相信软件和机器能解决各种问题了,但即便是谷歌,也只说要「整理」世界上的所有信息,而不是「生产」信息。新闻集团的大佬们在台上把 The Daily 拨来拨去,我们看到的无非是一锅多媒体大杂烩。但内容在哪?抱歉,技术演示不是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体人开始变得有点像做新媒体艺术的那些人,把炫目(其实也不怎么炫目)的感官效果包装成(或者甚至都懒得包装)艺术本体。

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内容的取舍,新闻集团那个有着异常讨厌腔调的 Jesse 回答说:「每天去读读我们的社论就知道了,我觉得人们对于我们的言论还是有兴趣的。」对不起,谁的言论?如果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为什么会去读?为什么会有兴趣?

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人们看《纽约时报》技术版,可能就是为了看 David Pogue;看《南方都市报》,可能就是为了看长平的专栏。假如你跟我说,我这个报纸的技术版有各种多媒体效果,然后告诉我视频找了 John Gruber 这种平时连图都不怎么发的人出镜,专栏文章找了 Paul Graham 这种论说文大师来写,图片我找某某名家来主刀,我会有兴趣。但 The Daily 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只是一团面目模糊的多媒体感官肉酱。

说到底,还是科技以人为本的问题。人,永远比技术重要。「旧媒体人」的价值和位置在于整个内容生产流程中必须由活人完成的那一部分。执着于这一部分并不老土,也不落伍,相反是崇高的。

(顺带一提,iOS 的原生订阅付费模式的事情,今天基本没有提。有记者问了,但 Eddy Cue 无可奉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