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

之前Jeremy的一篇文章《“思维导图”,和大家分享》给了我启发,让感觉有必要对思维导图进行更深入地了解。最近也经常看些书,今天我想通过自己看《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这本书的过程来谈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读一本书”。因为刚刚接触,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如有不得当的地方还请大家不吝指出。

具体的步骤是同样是源于百度百科“思维导图”中对“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进行的概括。顺便推荐一款思维导图软件XMind,我之后的思维导图就是用这个软件完成的,用户体验很不错,我是在没有看任何教程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它的,但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下面我就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现“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

图(1)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

下面通过结合我看《简约至上》这本书对上面图中的过程进行相关的解释。其实这书之前已经快速看过一遍了,对大概的内容有一点了解,不过再次拿起这本书细读了两章之后才发现之前的“看”不过是走马观花,并没有真正的消化吸收,让我意识到了复习这一阶段的重要性。

准备

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_第1张图片

(2)准备阶段草图1
这张图其实综合了“准备”阶段的1、2、4三个阶段,我把他描述在一张图里了。

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_第2张图片

图(3)准备阶段草图2

这算是对现有知识的总结和所了解的内容的展现。

这两个图都只能算是最原始的草图,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快速浏览书的封面目录后,由于对书所要介绍的内容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所以并不能很好的对书进行一个概括,只能说是简单的通过目录的章节进行一下象征性的划分,这个可能还是以后好好练习才是。

其次,对预想时间的偏差。本来准备花30分钟就把第一章拿下的,结果花了一个小时,今天又花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才把一二章的内容完全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然后,对现有知识的匮乏实在是让我很难下笔,连自己改补充哪方面的内容都有点无从下手,只好硬着头皮画上一些。不过我相信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不断的练习,自己对各种知识的补充应该可以让我有所长进的。

目标思维导图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晚上的,根据目录还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希望的到的知识对正本书做一个目标规划。这个对我的看书过程有很好的帮助,我可以先看你一眼这张图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也可以根据整张图对书的结构有很好的了解。

应用

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_第3张图片

图(4)应用草图

本来是在纸上用铅笔画的,画了两页之后发现太潦草了不好修改,给以后审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就把纸上的草图转到用XMind处理。不过一边看一边画思维导图看书的速度明显下降了,有些内容还是得等看了后面的一些内容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所以说每读完一部分后再去重新审视之前画的思维导图应该是从全局了解书的内容的好方法,也是在“应用”这个环节中“边看边作图”和“事后再作图”这两种方法的很好结合吧。

下面这张图主要是对《简约至上》一二章的思维导图。

[caption id="attachment_263" align="alignnone" width="1133"] 简约至上——点击看大图[/caption]

图(5)《简约至上》思维导图

复习

上面我也提到过复习的重要性,定期复习所记内容以保持理解力和对所学东西的记忆。在第1张图的复习阶段也给出了具体复习时间,这个应该也是符合人的遗忘曲线的.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尝试把尚记得的内容再次快速地做一次速射思维导图,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原图进行检查,调整一下不符合的地方,并强化任何回忆不恰当或回忆模糊的地方。

“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的分享就到这了,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在下面留言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导图,一周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