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4课程号 / | 管理学原理 / | 01070058考试号 / | 下关中专514/14:30-17:00 / | 学位考,过程性考核,zhouchangfu,周二教二303 |
主 编: | 李晓光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
江苏自考书店
http://www.95588.net.cn/list/251.html
1.单选 20*1=20'
2.多选 5题*2=10'
3.名词 5题*3=15'
4.简答 4题*5=20'
5.论述 2题*10=20'
http://www.4juan.com/dabaoxiazai/guanlixueyuanli.htm
http://www.4juan.com/dabaoxiazai/guanlixueyuanli.rar
共收集到 16 份试题, 6 份答案。
全国2009年7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卷
全国2008年4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
2007年7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试卷真题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管理学原理历年试卷试题真题
管理学原理2007年4月自考试题答案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2006年4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答案
2006年4月自考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试卷标准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2005年4月管理学原理答案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2004年4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全国2002年4月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历年试卷
http://www.zikao365.com/wangxiao/weekly/guanli/2006/guanli/glxyl/01.asp
1. 对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特点进行总结。
【解答】
时间 |
理论 |
特点 |
19世纪末以前 |
各种管理思想 |
|
20世纪初—1930年 |
古典管理理论 |
标准化、制度化 |
1930年—1950年 |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
重视人的因素 |
1950年—1960年 |
管理理论丛林 |
全面、系统、精确 |
20世纪60年代以后 |
战略管理 |
长远 |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
全面质量管理 |
持续改进、参与 |
20世纪90年代以后 |
学习型组织、卓越绩效模式 |
突破式改进、创新 |
0404单选答案 BCCDB BDDAB ADCCB DCAAB ADCDC CBDDC 0404多选答案 31.ABCDE 32.ACD 33.ACD 34.ABCE 35.ABCE
D:\share\temp\guanlixueyuanli\0404_2007286339658000013.doc
D:\share\temp\guanlixueyuanli\0404_daan200811293545559000010.doc
布莱克+穆登:管理方格论
菲德勒:随机制宜理论
利克特 :(美)(伦西斯·利克特)
支持关系理论 :该理论认为领导和员工的支持关系是双向的。
支持关系理论优缺点 :利克特把管理效率等同于积极参与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将其完全等同,则缺乏科学性,因为领导方式的选择离不开任务、成员的素质,以及该组织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习惯等。
管理风格理论 :专制权威式 / 温和专制式 / 民主协商式 / 民主参与式
斯金纳 :激励强化理论 (美*心理学家)
凯利:
梅奥:霍桑试验: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梅杰:
格拉丘那厮:(法-1933)上下级关系理论
马歇尔:
泰罗:(1915)科学管理之父
甘特:20世纪初,提出图标系统法,为PERT(计划评审技术)奠定基础
维纳:
西蒙:满意决策中“满意”标准的提出者
孔茨:
马#克#思*韦伯 :(德)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波特:三种竞争策略:总成本领先策略,差异化策略和集中化
埃利奥特*贾克斯:(英-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顾问) 时距判断法
坦南鲍姆+施米特:领导连续流:领导方式有各种各样,一个适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环境和个性
迈克尔*哈默 :qiyezaizao / 企业再造理论
詹姆斯*钱皮 :qiyezaizao / 企业再造理论
爱德华*海: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赫茨伯格:(美-心理学家) 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美-心理学家) 期望理论
麦克莱兰:激励需求理论
卡茨:(美*管理学家) 一个管理者至少具备三大技能:技术 / 人事 / 概念(综合) 技能
德尔费法:
1。记名投案征询意见
2。统计归纳
3。沟通反馈意见
4。多次反复
沟通网络方式:
链式:
Y式:
轮式:
全通道式:
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x投资周转率
盈亏分析公式=固定成本 / ( 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名词解释: 5题*3=15'
noun / substantive
名词解释
0204
1.管理(2次)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反馈控制: 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4.命令一致原理: 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5.商议式的管理方法: 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主管人员在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试图去酌情利用用下属的想法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兼作处罚的方法让职工参与管理。
0404
6.管理:
7.管理突破过程: 在一个组织中经常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急性问题,另一类是慢性问题。要打破现状,解决慢性问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段活动时间就叫”管理突破过程”。
8.平行沟通: 是指组织中各平行部门或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这包括一部门的人员与其他部门的上级、下级或同级人员只见到直接沟通。
9.9.1型管理: 管理方格图中的基本极端类型之一,也叫”独裁的、重任务型的管理”,指着类领导仅仅关心促成一种高效率的经营活动,而对人则几乎或根本不关心,他们的领导方式是极端专断的。
10.零基预算: 即”以零为基数”的预算。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组织的计划分为由目标、业务和所需要的资源等组成的几个”分计划”,然后从零开始计算每个分计划的费用,避免了预算控制中只注意前段时间变化的倾向。这种方法一般仅应用于一些辅助性生产和服务型企业,而不用于实际生产性企业。
0504
11.管理道德: 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及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2.职位设计: 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13.公开竞争原理: 只指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
14.团队: 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15.例外情况原理: 指管理者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0604zj
16.程序化决策: 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
17.组织化结构: 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18.员工活性化: 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装下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19.组织变革三阶段:
第一阶段:解冻阶段,促使人们转变原有的观念和态度,认识变革的重要性,接受变革;
第二阶段:变革阶段。即实施变革阶段;
第三阶段:重新冻结阶段,以使变革的成果得以保持。
20.运营预算: 指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等。
0704
21.限定因素原理: 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定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22.集中化战略: 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货某一种特殊的产品的竞争战略。
23.决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或: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定。)
24.职位设计: 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5.管理信息系统: 是支持管理的工具盒技术,又是组织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信息技术的选用和设备的配置、应用软件的系统开发,以及管理过程的优化和组织文化、管理方式的变革,它的建立和实施是基于主管人员的决策信息需求、管理职能和部门业务活动的需要及组织运营的信息转化过程,按照一定程序系统地展开的。
1104
26.战略管理: 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27.主观决策法: 是指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作出评价和选择。
28.职权分裂: 当解决一个问题或作出一项决策必须汇总两个或更多的的管理者的职权才能实现时,就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职权是分裂的。
29.目标协调原理: 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取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30.损益控制法: 根据一个组织的损益表,对其经营和管理成效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
Repeat
管理
保健因素
反馈控制
命令一致原理
商议式管理方法
管理突破过程
平行沟通
9.1型管理
零基预算
管理道德
职位设计
公开竞争原理
团队
例外情况原理
程序化决策
组织化结构
员工活性化
组织变革三阶段
运营预算
限定因素原理
集中化战略
决策
职位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
战略管理
主管决策法
职权分裂
目标协调原理
损益控制法
徐树 / 18994053773 / [email protected]
管理学含义 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备配、领导、控制等职能来铁条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时间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组织的含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
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或管理活动是否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也是管理者的任务:设计和位置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者承担职能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管理的两重性的含义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须的;所谓目标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管理两重性的重要意义: 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管理学特点 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管理学多科性 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记忆各种不同的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片知道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结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片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管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管理学研究内容 1.生产力方面;2.生产关系方面;3.上层建筑。
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系统的含义 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性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的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施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里革命”;6.把计划只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只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过程理论 1.企业只能不同于管理职能;2.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管理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任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攒在咱中纯粹形态的权利:理性-合法的权利;传统的权利;超凡的权利。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古典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 1.对人性没有深入的研究;2.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考虑外部的影响。
霍桑试验的结论 1.职工时“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存在霍桑效应。
有关个体行为理论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可分成激励内容理论、激励过程理论、激励强化理论三大类;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
基本观点 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过程的只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者管理职能;4.管理应具有令活动,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社会合作学派 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一间、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这个学派的依据是,既然管理就是让别人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群体行为学派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要解决管理问题,只分析社会合作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决策理论学派 这个学派基本观点是,由于决策时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特征,所以应该围绕决策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理论。
沟通(信息)学派 这一学派同决策理论学派关系密切,它主张把管理人员堪称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 它不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个别解决方法,而是对大量相同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目的在于提出适应特定情况的管理组织方案和管理系统方案。
战略管理提出的背景 1.变化时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2.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是企业外部环境第二个主要特征;3.无所不在的竞争力是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三个主要特征。
战略管理的定义 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战略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2.长远预见性;3.对外抗争性;4.灵活应变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供应链优化 是以质量为中心,其压制一切的目标是通过在供应链中联合供应商和最终用户来共同创造价值进而增进顾客的满意。
模式转换与学习型组织特征 即要有领导远见、要讲求战略、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或水平化、信息在组织内分享、以及要有强的组织文化。
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1.领导作用;2.以顾客为导向;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5.灵敏性;6.关注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11.系统观点
一般环境的含义 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验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
经济环境的含义 是指组织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
政治和欢乐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只要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
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考虑的因素 1.经济环境;2.政治和法律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全球化环境。。.
具体环境 顾客、供应商、竞争力、其他因素。
环境的不确定性 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环境组织划分的四种状况 1.简单稳定的情况;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社会责任的含义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企业要保护股东及其他出资人的投资、并使之得到合理的收益;对已新闻媒介,企业要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及时,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等,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于社会,企业应当经济参与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护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企业对于政府的责任是认真遵守政府有关芳龄和政策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知道和管理,自觉履行作为公民应承担的各项义务;对消费者而言,企业应当把满足顾客需要,准中和维护其合法权益,负担起教育、引导消费者的职责。
管理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管理和原则。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
影响管理懂得的因素 除了由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之外,还收到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强度等影响。
计划工作的定义 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时实现目标的方法。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标性;2.普遍性;3.主导性;4.经济性。
计划工作的核心 核心是决策
计划工作的意义(重要性)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核算;4.有利于控制。
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 上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旺旺是战略性计划;中期计划则介乎长期短期之间的计划。
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可以分为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等
计划工作的程序 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 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 评估各种方案;6. 选择方案;7. 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学化;
限定因素含义 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限定因素的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够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性方案。
许诺原理含义(目标) 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灵活性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危险性就越小。
改变航道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
目标的含义 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带到的预期效果。
目标的性质 1.目标可以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3.目标的网络化;4.目标的多样性;5.目标的时间性;6.目标的可考核性。
目标的作用 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消极的客观标准。
目标管理的定义 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目标管理的由来 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式和社会的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的,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一直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目标管理的特点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的第一方针。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评价。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2.没有把知道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不灵活的危险。
战略分析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战略具有对抗的含义,它总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正在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而制定的。
外部环境分析 一般环境分析又简称PEST分析,即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
战略设计的展开 1.使命。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2.目标;3.战略。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4.政策;5.项目。项目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展开,当战略目标确定以后,关键是项目的选择和有效实施;6.预算。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7.程序。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8.规则。规则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的行动的规定。
企业战略的层次 1.企业总体战略;2.事业战略;3.只能战略。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按照所涉及的范围、表现方式以及控制程度可分为组织内部的和组织外部的;定性的和定量的;可控的、不可控的以及部分可控的。
预测的含义 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
预测的作用 1.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是对未来无知降到最低限度;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3.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
预测的步骤 1.提出课题和任务;2.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3.建立预测模型;4.确定预测方法;5.评定预测结果;6.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决策的含义 决策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性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换言之,决策时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定。
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1.决策时管理的基础;2.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正确决策特征 1.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2.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3.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4.对控制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5.决策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类: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按对决策评价的准则分类;3.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肯定性决策、非肯定性决策、风险决策;4.按决策的范围分类: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5.按决策的依据分类: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程序化决策的含义 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的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没地方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通常又将程序化决策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非程序化的含义 表现为决策的新颖、无结构,具有不不寻常影响,处理这类问题没有灵丹妙药,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是一种例外问题;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非程序化决策又被称为“结构不良”的决策。
预测的方法 1.外推法:移动算术平均法、指数滑动平均法;2.因果法:回归分析法;3.直观法:记名投机征询意见、统计归纳、沟通反馈意见、多次反复。
决策的方法 1.主观决策法:是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就,采取有效地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指那些在某些专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人)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作出评价和选择;2.计量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硬技术”,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的核心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求得答案。
组织工作的含义 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地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组织工作的内容 1.必须明确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种活动并对之加以分类,这关系到组织中的职位或岗位设计的问题;2.考虑觉得管理宽度,组织结构分级的因素是牵涉到组织结构纵向划分的问题;3.牵涉到横向划分问题;4.各层次和各种要素的协调与调整。
组织的特点 1.组织的工作室一个过程;2.组织工作是动态的;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技术、外界环境、组织的规模、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的战略。
目标统一原理含义 是指组织汇总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有效合理。
分工协作原理 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
管理宽度原理 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合字的有效运行。
责权一直原则 是指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是有效。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对组织结构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始终,就越是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组织工作的原理 1. 目标统一原理;2. 分工协作原理;3. 责权一直原则;4.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 组织工作的原理;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职位设计的含义 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有利于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的要求,以及扩大劳动者的来源和降低劳动成本等。缺点:流水线上的枯燥工作导致员工的厌烦不满的情绪造成人们生理、心里上的伤害,工作之间的协调成本上升,从而影响了总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确定层次应考虑因素 按照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形成两种层次:扁平结构与高耸结构。
扁平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扁平结构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一家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非同地,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由行和创造性,因而有满足感,同时有利于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缺点:由于不能严密地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管理宽度的加大,也增加了同级间相互沟通的困难。
高耸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高耸结构具有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特点,但层次增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这是因为,缺点:层次越多,需要从事管理的人员越多,彼此之间的协调工作也急剧增加,互相扯皮的事也会层出不穷。
宽度管理的含义 宽度管理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员。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2.面对问题的种类;3.组织沟通的类型呢及方法;4.授权;5.计划;6.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宽度管理。
部门的含义 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部门划分的方法 1.按人数划分:军队中的师、团、营、排;2.按时间划分:企业按早、中、晚三班编制进行生产;3.按只能划分:按 这些工作或任务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分为主要职能部门和从属派生部门;4.按产品划分;5.按地区划分;6.按服务对象划分:7.按设备划分;8.其他
部门划分的原则 1.力求最少;2.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3.确保目标的实现;4.指派平衡;5.检查部门分没。
直线型组织结构含义 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它是 最早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类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1.结构简单;2.责权明确;3.决策迅速;缺点:1.只适用于小企业;2.过于依赖管理者;3.部门之间协调性差。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 按早组织职能来划分部门的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以加强专业管理,组织实行统一指挥。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小斯隆在二十年代初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时研究和设计出来的,故被称为“斯隆模型”
分权事业部管理原则 “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职权的类型 1.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2.参谋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3.职能职权:是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门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
授权的含义 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利,使下级在一定得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智慧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授权的步骤 1.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并明确应当取得的成果;2.将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职权授予下属;3.使下属承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成果要求和职权义务。
组织中的职权分裂 当解决一个问题或作出一项决策必须汇总两个或更多管理者的职权才能实现时,就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职权时分裂。
有效授权的要求 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信任下级;5.要善于适度控制。
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集权意味着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分权则表示职权分散到整个组织中。
集权与分权的标志 1.决策的数目;2.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影响面;3.决策生僻手续的简繁。
集权与分权的特点 集权特点:集权制组织的管理权限较多地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分权特点:分权制就是把管理权限适当分散在组织的中下层。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1.决策的重要性;2.高层主管对一致性的方针政策的偏好;3.组织的规模;4.组织的历史;5.最高主管的人生观;6.获取管理人才的难以程度:7.手段;8.营运的分散化;9组织的变动程度;10.外界环境的影响。
活性化的含义 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的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管理者的作用 1.组织管理当局必须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设定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并使之得到的广泛的共享和认同;2.管理当局还必须对组织加以适当的构造和部署以保证其战略的实现,要让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实现员工火花的途径 1.营造促进活性化的文化;2.组织职位的成功设计也是实现活性化的重要途径;3.选拔适合活性化文员的员工;4.对员工进行不懈的培训和教育;5.建立促进活化性的考核评价制度。
委员会制的含义 如果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即为委员会管理。
委员会管理的优点 1.集思广益;2.协调;3.防止职权过于集中;4.下级参与管理;5.加强沟通;6.代表集团利益:7.有利于关管理者的成长。
委员会管理的缺点 1.耗费时间和成本高;2.委托和犹豫不决;3.职责分离;4.一个人或少数人占支配地位。
个人管理的优缺点 个人管理的优缺点往往是委员管理的优缺点。个人管理的优点是责任明确,行动迅速,效率较高;缺点是一个人的知识、治理、才能毕竟有限,因此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
董事会的主要只能: 1.受托管理;2.决策企业公司的目标;3.挑选总经理;4.可是计划和检查成果;5.批准预算;6.维持公司长期稳定;7.决定利润分配;8.通过有见解的咨询来检查计划与经营情况。
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跳进的变化构成了促使组织变革的两大方面力量
应对变革中的抵制和阻力 对于不去确定的恐惧;对于可能失去个人利益的恐惧;不认为变革符合组织的最佳利益。
领导者在变革中的作用 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本人通常会表现出高度的自信和热情,他们常常会强烈主张某种引人入胜又不熏香的意景。他们会冒极大的个人风险去支持他们的愿景。他们会激发强烈的群体感和团队精神,会表达对他们的追随者的高度期望和信任。
六西格玛目标的“六步法” 1.确定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什么;2.明确你的顾客是谁;3.为了向顾客提供使他们满意的产品服务;4.明确你的过程;5.纠正过程中的错误、杜绝无用功;6.对过程进行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去热宝改进的维持进行。
人员配备含义 管理学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核,其目的是为了配备何时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人员管理通常陈伟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配备,他既包括管理者的配备,也包括非常管理者的配备。
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是指对主管职务机器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是完美,管理者工作的质量也就是越有保证。
责权利一致原理 是指组织越是想要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越是要使管理者的职权利相一致。
公开竞争原理 是指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力。
用人之长原理 是指管理者越是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利益。
不断培养的原理 是指任何一个组织,越是想要使其管理者能胜任其所承担的职务,就越是需要他们去不断接受培训和进行自我培养。
明确职务的方法 一般是较为困难的事情。目前国外长远的方法有比较法,职务系数法和时距判定法。
选聘的条件 管理者应该德才兼备,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四化”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看候选人是否具有管理者愿望,是否具有管理者的能力或管理的本领。
选聘方式 1.内部提升(“内生制”);2.从外部招聘(“外求制”)。
管理者考评的必要性 1.通过考评可以了解管理者的工作性质;2.考评时选拔和培训管理者的需要;3.考评时完善组织工作和调整管理者职位的需要;4.考评时奖励的合理依据。
管理者考评方式 1.自我考评;2.上级考评;3.群众考评。
考评的方法 考试法;2.成绩记录法;3.对比法。
人才生命周期的含义 正如一个产品有其生产、形成、发展和衰退的周期一样,组织中的人才也有其生命周期。一个人才在组织内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
管理者培训的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2.业务知识;3.管理能力
管理者培训的方法 1. 理论培训;2. 职务轮换;3.提升;4.在“副职”上培训;5.集体研讨会;6.参观考察:7.辅导;8.美国企业的培训方法。
领导工作的概念 管理中的领导工作,是指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领导工作的实质 就是管理者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沟通、激励等手段,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力,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保证组织目标实现。
领导工作的影响力 一类是所谓的正式权力或职位的权力,一类称为个人的权力或非职位的权利。职位的权利又分为奖罚权利、强制的权利、合法权利;个人权利又分为专家权利和榜样权利。
指明目标原理含义 是指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人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
目标协调原理 是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够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实现组织目标所取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命令一致原理 是指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瞎打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越大。
直接管理原理 是指管理者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
沟通管理 是指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整个组织就约会称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激励原理 是指管理者越是能够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满足,他就越是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是指能成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领导工作的原理 1. 指明目标原理含义;2. 目标协调原理;3. 命令一致原理;4. 直接管理原理;5. 沟通管理;6. 激励原理。
领导行为理论 1.领导连续流;2.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模式:“利用的-命令的”、“温和-命令式的”、“商议式的”、集体参与的“;3.四分图理论;4.管理方格图。
领导者的修养 1.懂得领导者的知识;2.移情作用;3.客观性;4.自知之明。
领导艺术问题 1.决策艺术;2.用人艺术;3.授权艺术;4.指挥和激励的艺术;5.集中精力抓主要环节的艺术;6.领导变革的艺术。
团队的含义 是指完成互相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过程改进团队 是指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
工作团队(自发型团队) 对某一特殊过程复杂,成员在一个共同环境里协同工作。
自我管理团队 是指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
团队的形成条件 1.知道委员会;2.团队的结构、领导和成员;3.团队的推进者。
团队推进者的含义 团队推进者具有协助团队有效工作的职责。推进者通过提问、鼓励这一群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们所从事的技术过程,从而担当了直观重要的角色。
沟通的概念 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作出相应的反应效果的过程。
沟通的含义 1.沟通时双方的行为,而且还要有中介体;2.沟通是一个过程;3.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是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它始于主体发出信息,终于得到反应。
沟通的目的 组织中沟通的目的是信息分享,使组织的所有行动在既定的目标上保持一致。
正式沟通的几种具体沟通形态 1.链式沟通。这是一个平行网络,其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存的一个成员联系,居中的人则可分别为与两人沟通信息。;2.环视沟通。此形态可以看成是链式形态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表示5个人之间一次联络和沟通。;3.Y式沟通。这是一个纵向沟通的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内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4.轮式沟通。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5.全部道式沟通。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其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得联系,彼此了解。
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 优点:沟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非正式沟通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缺点:非正式沟通难以控制,传递的信息不确切,容易失真,而且,它可能导致小集体小圈子,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
沟通人员的特点 1.目标或手段导向;2.能否信任的程度;3.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4.沟通渠道的性质。
沟通的原则 1.明确的原则;2.完整性的原则;3.适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有效沟通的要求 1.表达清楚;2.传递准确;3.避免过早评价;4.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5.管理者积极的进行沟通;6.对情报沟通过程加以控制。
沟通的障碍 1.主观障碍;2.客观障碍;3.沟通联络方式的障碍。
沟通联络的控制 1.收集工作;2.加工处理信息;3.传递的控制。;
激励的概念 管理学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对人性的假设 1.“经济人”的假设;2.“社会人”的假设;3.“自我实现人”的假设;4.“复杂人”的假设。
激励理论的划分 激励内容理论、激励过程理论、行为改造理论
有效激励的要求 1.坚持物质利益原则;2.坚持按劳动分配的原则;3.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4.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5.;6.:7.;8.;9.;
管理突破的含义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控制工作,“维持现状”都是其第一目的,也就是说要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允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控制工作的要求 1.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者的个别情况;2.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3.控制工作应具备灵活性;4.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6.控制工作应具有全局观点:7.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组织适应性原理 是指组织机构越是明确、全面和完善,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
预算的含义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刻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预算的种类 1.运营预算;2.投资预算;3.财务预算。
零基预算含义 在每个预算的含义,大体可以表述如下: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对现实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费用-小姨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除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资金和其他资源分配,是按重新排除的优先次序,即按每个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的优点进行,而不采用过去那种外推方法。
盈亏分析 就是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和盈利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得意中方法,又称“量本利”分析。
计划评审技术的特点 1.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原理;2.能够帮助主管人员进行计划,并掌握全局,找出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3.能够有效地对工作进度进行控制;4.能够通过网络分析,得出完成计划的多个可行性方案,从而为选取最优方案创造条件。
计划评审技术的优点 1.促使管理者去进行计划工作;2.促使管理者将计划的拟定工作交给下级去做;3.促使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采取措施的关键问题上;4.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前馈控制;5.使具有分网络的整个网络系统有可能在恰当的时间针对组织结构中的恰当职位和管理层次提出报告和为餐区行动施加压力。
计划评审制度局限性 1. 很难对具体的作业时间估计得准确;2.当网络很复杂时,一旦某项关键工作完工唾弃,重新调整网络计划和寻找关键线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3.计划评审技术绝不是灵丹妙药,虽然它推动了计划工作,但它本身并不是计划工作。
管理审核的概念 管理审核时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察、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客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就是服务于管理领域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由管理者计划和设计的,用来为他们提供所需要专门信息,以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能的系统信息。
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 1.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2.配备专门人才,培训组织成员;3.选用计算机主机和外围设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