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的原理,并且深入分析了系统提供的Binder运行库和驱动程序的源代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分析的Binder接口都是基于C/C++语言来实现的,但是我们在编写应用程序都是基于Java语言的,那么,我们如何使用Java语言来使用系统的Binder机制来进行进程间通信呢?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框架层的用Java语言来实现的Binder接口了。
熟悉Android系统的读者,应该能想到应用程序框架中的基于Java语言的Binder接口是通过JNI来调用基于C/C++语言的Binder运行库来为Java应用程序提供进程间通信服务的了。JNI在Android系统中用得相当普遍,SDK中的Java接口API很多只是简单地通过JNI来调用底层的C/C++运行库从而为应用程序服务的。
这里,我们仍然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Java接口,主要就是Service Manager、Server和Client这三个角色的实现了。通常,在应用程序中,我们都是把Server实现为Service的形式,并且通过IServiceManager.addService接口来把这个Service添加到Service Manager,Client也是通过IServiceManager.getService接口来获得Service接口,接着就可以使用这个Service提供的功能了,这个与运行时库的Binder接口是一致的。
前面我们学习Android硬件抽象层时,曾经在应用程序框架层中提供了一个硬件访问服务HelloService,这个Service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进程中充当Server的角色,使用这个Service的Client运行在另一个进程中,它们之间就是通过Binder机制来通信的了。这里,我们就使用HelloService这个例子来分析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所以希望读者在阅读下面的内容之前,先了解一下前面在Ubuntu上为Android系统的Application Frameworks层增加硬件访问服务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通过五个情景来学习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1. 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2. HelloService接口的定义;3. HelloService的启动过程;4. Client获取HelloService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5.Client通过HelloService的Java远程接口来使用HelloService提供的服务的过程。
一. 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
我们要获取的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是一个ServiceManagerProxy对象的IServiceManager接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ServiceManagerProxy类是长什么样子的:
这里可以看出,ServiceManagerProxy类实现了IServiceManager接口,IServiceManager提供了getService和addService两个成员函数来管理系统中的Service。从ServiceManagerProxy类的构造函数可以看出,它需要一个BinderProxy对象的IBinder接口来作为参数。因此,要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ServiceManagerProxy,首先要有一个BinderProxy对象。下面将会看到这个BinderProxy对象是如何获得的。
再来看一下是通过什么路径来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ServiceManagerProxy的。这个主角就是ServiceManager了,我们也先看一下ServiceManager是长什么样子的:
ServiceManager类有一个静态成员函数getIServiceManager,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了,而这个函数又是通过ServiceManagerNative来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的。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ServiceManager.getIServiceManager这个函数的实现,这个函数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os/ServiceManager.java文件中:
如果其静态成员变量sServiceManager尚未创建,那么就调用ServiceManagerNative.asInterface函数来创建。在调用ServiceManagerNative.asInterface函数之前,首先要通过BinderInternal.getContextObject函数来获得一个BinderProxy对象。我们来看一下BinderInternal.getContextObject的实现,这个函数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com/android/internal/os/BinderInternal.java文件中:
这里可以看出,BinderInternal.getContextObject是一个JNI方法,它实现在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文件中: 这里看到我们熟悉的ProcessState::self()->getContextObject函数,具体可以参考 浅谈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和Client获得Service Manager接口之路一文。ProcessState::self()->getContextObject函数返回一个BpBinder对象,它的句柄值是0,即下面语句: 相当于是: 接着调用javaObjectForIBinder把这个BpBinder对象转换成一个BinderProxy对象: 在介绍这个函数之前,先来看两个变量gBinderOffsets和gBinderProxyOffsets的定义。先看gBinderOffsets的定义:
简单来说,gBinderOffsets变量是用来记录上面第二个类图中的Binder类的相关信息的,它是在注册Binder类的JNI方法的int_register_android_os_Binder函数初始化的:
再来看gBinderProxyOffsets的定义:
简单来说,gBinderProxyOffsets是用来变量是用来记录上面第一个图中的BinderProxy类的相关信息的,它是在注册BinderProxy类的JNI方法的int_register_android_os_BinderProxy函数初始化的:
回到前面的javaObjectForIBinder函数中,下面这段代码: 前面说过,这里传进来的参数是一个BpBinder的指针,而BpBinder::checkSubclass继承于父类IBinder::checkSubclass,它什么也不做就返回false。于是函数继续往下执行:
由于这个BpBinder对象是第一创建,它里面什么对象也没有,因此,这里返回的object为NULL。于是函数又继续往下执行:
这里,就创建了一个BinderProxy对象了。创建了之后,要把这个BpBinder对象和这个BinderProxy对象关联起来:
就是通过BinderProxy.mObject成员变量来关联的了,BinderProxy.mObject成员变量记录了这个BpBinder对象的地址。
接下去,还要把它放到BpBinder里面去,下次就要使用时,就可以在上一步调用BpBinder::findObj把它找回来了:
最后,就把这个BinderProxy返回到android_os_BinderInternal_getContextObject函数,最终返回到最开始的ServiceManager.getIServiceManager函数中来了,于是,我们就获得一个BinderProxy对象了。
回到ServiceManager.getIServiceManager中,从下面语句返回:
相当于是:
接下去就是调用ServiceManagerNative.asInterface函数了,这个函数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os/ServiceManagerNative.java文件中:
这里的参数obj是一个BinderProxy对象,它的queryLocalInterface函数返回null。因此,最终以这个BinderProxy对象为参数创建一个ServiceManagerProxy对象。返回到ServiceManager.getIServiceManager中,从下面语句返回:
就相当于是:
于是,我们的目标终于完成了。总结一下,就是在Java层,我们拥有了一个Service Manager远程接口ServiceManagerProxy,而这个ServiceManagerProxy对象在JNI层有一个句柄值为0的BpBinder对象与之通过gBinderProxyOffsets关联起来。
这样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就完成了。
二.HelloService接口的定义
前面我们在学习Android系统的硬件抽象层(HAL)时,在在Ubuntu上为Android系统的Application Frameworks层增加硬件访问服务这篇文章中,我们编写了一个硬件服务HelloService,它的服务接口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os/IHelloService.aidl文件中:
这个服务接口很简单,只有两个函数,分别用来读写硬件寄存器。
注意,这是一个aidl文件,编译后会生成一个IHelloService.java。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文件的内容隐藏着什么奥秘,可以这么神奇地支持进程间通信。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IHelloService.aidl这个文件编译后的真面目,原来就是根据IHelloService接口的定义生成相应的Stub和Proxy类,这个就是我们熟悉的Binder机制的内容了,即实现这个HelloService的Server必须继续于这里的IHelloService.Stub类,而这个HelloService的远程接口就是这里的IHelloService.Stub.Proxy对象获得的IHelloService接口。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到IHelloService.Stub和IHelloService.Stub.Proxy是怎么创建或者使用的。
三.HelloService的启动过程
在讨论HelloService的启动过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实现HelloService接口的Server是怎么定义的。
回忆在Ubuntu上为Android系统的Application Frameworks层增加硬件访问服务一文,我们在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目录下新增了一个HelloService.java文件: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HelloService继续了IHelloService.Stub类,它通过本地方法调用实现了getVal和setVal两个函数。我们不关心这两个函数的具体实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在Ubuntu上为Android系统的Application Frameworks层增加硬件访问服务一文。
有了HelloService这个Server类后,下一步就是考虑怎么样把它启动起来了。在frameworks/base/services/java/com/android/server/SystemServer.java文件中,定义了SystemServer类。SystemServer对象是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创建的,它被创建的时候会启动一个线程来创建HelloService,并且把它添加到Service Manager守护进程中去,最后进入一个循环,等待Client的请求。
我们来看一下这部份的代码: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ServerThread.run函数中,执行了下面代码把HelloService添加到Service Manager中去,并且通过Looper.loop进入循环等待Client的请求。这里我们关注把HelloService添加到Service Manager中去的代码:
通过调用ServiceManager.addService把一个HelloService实例添加到Service Manager中去。
我们先来看一下HelloService的创建过程:
这个语句会调用HelloService类的构造函数,而HelloService类继承于IHelloService.Stub类,IHelloService.Stub类又继承了Binder类,因此,最后会调用Binder类的构造函数:
这里调用了一个JNI方法init来初始化这个Binder对象,这个JNI方法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文件中:
它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创建一个JavaBBinderHolder对象jbh,然后把这个对象的地址保存在上面的Binder类的mObject成员变量中,后面我们会用到。回到ServerThread.run函数中,我们再来看一下ServiceManager.addService函数的实现:
这里的getIServiceManager函数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它返回的是一个ServiceManagerProxy对象的IServiceManager接口。因此,我们进入到ServiceManagerProxy.addService中去看看:
这里的Parcel类是用Java来实现的,它跟我们前面几篇文章介绍Binder机制时提到的用C++实现的Parcel类的作用是一样的,即用来在两个进程之间传递数据。
这里我们关注是如何把参数service写到data这个Parcel对象中去的:
我们来看看Parcel.writeStrongBinder函数的实现:
这里的writeStrongBinder函数又是一个JNI方法,它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文件中:
这里的clazz参数是一个Java语言实现的Parcel对象,通过parcelForJavaObject把它转换成C++语言实现的Parcel对象。这个函数的实现我们就不看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研究一下,这个函数也是实现在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这个文件中。我们知道,这里的obj参数是一个Binder类的实例,因此,这里会进入到第一个if语句中去。
在前面创建HelloService对象,曾经在调用到HelloService的父类Binder中,曾经在JNI层创建了一个JavaBBinderHolder对象,然后把这个对象的地址保存在Binder类的mObject成员变量中,因此,这里把obj对象的mObject成员变量强制转为JavaBBinderHolder对象。
到了这里,这个函数的功课还未完成,还剩下最后关键的一步:
这里就是jbh->get这个语句了。
在JavaBBinderHolder类中,有一个成员变量mBinder,它的类型为JavaBBinder,而JavaBBinder类继承于BBinder类。在前面学习Binder机制的C++语言实现时,我们在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启动过程源代码分析这篇文章中,曾经介绍过,IPCThreadState类负责与Binder驱动程序进行交互,它把从Binder驱动程序读出来的请求作简单的处理后,最后把这个请求扔给BBinder的onTransact函数来进一步处理。
这里,我们就是要把JavaBBinderHolder里面的JavaBBinder类型Binder实体添加到Service Manager中去,以便使得这个HelloService有Client来请求服务时,由Binder驱动程序来唤醒这个Server线程,进而调用这个JavaBBinder类型Binder实体的onTransact函数来进一步处理,这个函数我们在后面会继续介绍。
先来看一下JavaBBinderHolder::get函数的实现:
这里是第一次调用get函数,因此,会创建一个JavaBBinder对象,并且保存在mBinder成员变量中。注意,这里的mObject就是上面创建的HelloService对象了,这是一个Java对象。这个HelloService对象最终也会保存在JavaBBinder对象的成员变量mObject中。
回到android_os_Parcel_writeStrongBinder函数中,下面这个语句:
相当于是: 因此,这里的效果相当于是写入了一个JavaBBinder类型的Binder实体到parcel中去。这与我们前面介绍的Binder机制的C++实现是一致的。接着,再回到ServiceManagerProxy.addService这个函数中,最后它通过其成员变量mRemote来执行进程间通信操作。前面我们在介绍如何获取Service Manager远程接口时提到,这里的mRemote成员变量实际上是一个BinderProxy对象,因此,我们再来看看BinderProxy.transact函数的实现:
这里的transact成员函数又是一个JNI方法,它定义在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文件中:
这里传进来的参数dataObj和replyObj是一个Java接口实现的Parcel类,由于这里是JNI层,需要把它转换为C++实现的Parcel类,它们就是通过我们前面说的parcelForJavaObject函数进行转换的。
前面我们在分析如何获取Service Manager远程接口时,曾经说到,在JNI层中,创建了一个BpBinder对象,它的句柄值为0,它的地址保存在gBinderProxyOffsets.mObject中,因此,这里通过下面语句得到这个BpBinder对象的IBinder接口:
有了这个IBinder接口后,就和我们前面几篇文章介绍Binder机制的C/C++实现一致了。
最后,通过BpBinder::transact函数进入到Binder驱动程序,然后Binder驱动程序唤醒Service Manager响应这个ADD_SERVICE_TRANSACTION请求:
具体可以参考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Server启动过程源代码分析一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data包含了一个JavaBBinderHolder类型的Binder实体对象,它就代表了我们上面创建的HelloService。Service Manager收到这个ADD_SERVICE_TRANSACTION请求时,就会把这个Binder实体纳入到自己内部进行管理。
这样,实现HelloService的Server的启动过程就完成了。
四.Client获取HelloService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
前面我们在学习Android系统硬件抽象层(HAL)时,在在Ubuntu上为Android系统内置Java应用程序测试Application Frameworks层的硬件服务这篇文章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作为一个Client角色,借助Service Manager这个Java远程接口来获得HelloService的远程接口,进而调用HelloService提供的服务。
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借助Service Manager这个Java远程接口来获得HelloService的远程接口的。在Hello这个Activity的onCreate函数,通过IServiceManager.getService函数来获得HelloService的远程接口:
我们先来看ServiceManager.getService的实现。前面我们说过,这里实际上是调用了ServiceManagerProxy.getService函数:
最终通过mRemote.transact来执行实际操作。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的mRemote实际上是一个BinderProxy对象,它的transact成员函数是一个JNI方法,实现在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文件中的android_os_BinderProxy_transact函数中。
这个函数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这里就不再列出来了。不过,当这个函数从:
这里的reply变量里面就包括了一个HelloService的引用了。注意,这里的reply变量就是我们在ServiceManagerProxy.getService函数里面传进来的参数reply,它是一个Parcel对象。
回到ServiceManagerProxy.getService函数中,从下面语句返回:
接着,就通过下面语句将这个HelloService的引用读出来:
我们看看Parcel.readStrongBinder的实现:
它也是一个JNI方法,实现在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文件中:
这里首先把Java语言实现的Parcel对象class转换成C++语言实现的Parcel对象parcel,接着,通过parcel->readStrongBinder函数来获得一个Binder引用。
我们在前面学习Binder机制时,在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中的Client获得Server远程接口过程源代码分析这篇文章中,曾经分析过这个函数,它最终返回来的是一个BpBinder对象,因此,下面的语句:
就相当于是:
这里的handle就是HelloService这个Binder实体在Client进程中的句柄了,它是由Binder驱动程序设置的,上层不用关心它的值具体是多少。至于javaObjectForIBinder这个函数,我们前面介绍如何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时已经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累述了,它的作用就是创建一个BinderProxy对象,并且把刚才获得的BpBinder对象的地址保存在这个BinderProxy对象的mObject成员变量中。
最后返回到Hello.onCreate函数中,从下面语句返回:
就相当于是:
回忆一下前面介绍IHelloService接口的定义时,IHelloService.Stub.asInterface是这样定义的:
这里的obj是一个BinderProxy对象,它的queryLocalInterface返回null,于是调用下面语句获得HelloService的远程接口:
相当于是: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HelloService的远程接口了,它实质上是一个实现了IHelloService接口的IHelloService.Stub.Proxy对象。
五.Client通过HelloService的Java远程接口来使用HelloService提供的服务的过程
上面介绍的Hello这个Activity获得了HelloService的远程接口后,就可以使用它的服务了。
我们以使用IHelloService.getVal函数为例详细说明。在Hello::onClick函数中调用了IHelloService.getVal函数:
通知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里的helloService接口实际上是一个IHelloService.Stub.Proxy对象,因此,我们进入到IHelloService.Stub.Proxy类的getVal函数中: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是通过mRemote.transact来请求HelloService执行TRANSACTION_getVal操作。这里的mRemote是一个BinderProxy对象,这是我们在前面获取HelloService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中创建的。
BinderProxy.transact函数是一个JNI方法,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累述。最过调用到Binder驱动程序,Binder驱动程序唤醒HelloService这个Server。前面我们在介绍HelloService的启动过程时,曾经提到,HelloService这个Server线程被唤醒之后,就会调用JavaBBinder类的onTransact函数:
前面我们在介绍HelloService的启动过程时,曾经介绍过,JavaBBinder类里面的成员变量mObject就是HelloService类的一个实例对象了。因此,这里通过语句:
就调用了HelloService.execTransact函数,而HelloService.execTransact函数继承了Binder类的execTransact函数:
这里又调用了onTransact函数来作进一步处理。由于HelloService类继承了IHelloService.Stub类,而IHelloService.Stub类实现了onTransact函数,HelloService类没有实现,因此,最终调用了IHelloService.Stub.onTransact函数:
函数最终又调用了HelloService.getVal函数:
最终,经过层层返回,就回到IHelloService.Stub.Proxy.getVal函数中来了,从下面语句返回:
并将结果读出来:
最后将这个结果返回到Hello.onClick函数中。
这样,Client通过HelloService的Java远程接口来使用HelloService提供的服务的过程就介绍完了。
至此,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分析也完成了,整个Binder机制的学习就结束了。
重新学习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请回到Android进程间通信(IPC)机制Binder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