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亿元赌约 王健林用大数据包装电商

  日前,酝酿多时的万达电商“万汇网”悄然上线。据了解,这是一个定位于万达广场的O2O智能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涵盖百货、美食、影院、KTV等诸多领域。目前,万汇网还不能提供实物在线购买服务,只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广场活动、商家资讯、商品导购、优惠折扣、电影资讯等信息与服务,因此,有观点认为它更像是万达线下的导购平台。


  万达的触“电”让有些业界人士大叹造化弄人,因为他们还记得在2012年的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王健林与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关于电商对中国零售市场冲击效果而设下的1亿豪赌。如今,10年的预约赌期才过1年,王健林就已改弦更张,并确定终止与马云的赌约。


  到底是什么让中国前首富的思想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将电商会员数锁定为上亿级别的万达,如何在与阿里巴巴、京东以及腾讯的竞争中保住市场份额?而其又能否在电商界博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


  有始无终的赌约


  2012年12月12日,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马云与王健林进行了一场“电子商务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的辩论。两人在激烈辩论之时,还豪气地设下赌局,“到2022年,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我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依据正常思维,王健林既然抛出这一赌约,那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万达大概会坚守自己实体零售的发展方针。但是实际上,万达早在2012年就已经成立了电商品牌“万汇”,并高薪挖角多家电商企业高层。


  而在2013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王健林也“意外”地宣布赌局取消。不仅如此,王健林和马云还一笑泯恩怨——以万达影院入驻支付宝钱包公众服务平台开始双方的合作。


  万达电商的未来,随着这次万汇网的上线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依据王健林的保守估计,2015年大概会有接近140个万达广场,平均每个广场2000万人,一年有超过20亿人次、上百万台车会进万达广场。万达广场现在有足够的线下资源和人流,万达电商从2014年推出以后,力争三年最多五年,争取做到超过一亿会员。到2020年可能有两三亿的会员。


  在王健林看来,“阿里、腾讯之所以价值高,就是因为受关注。腾讯的微信虽然亏损,但因为有超过5亿人使用,就会产生附加值,它的游戏才挣钱;阿里建立电商平台,几亿人在使用,大量的是赔钱的,它的收入还是来自于广告。所以,我们相信大的会员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一定会产生附加价值。”


  醉翁之意在大数据


  王健林和马云1亿豪赌,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把它当真的人并不多。但在今天,王健林宣布取消赌约,却是真切反映了他在近1年内的多方权衡。


  2013年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491亿元,平均每天零售总额为693亿元人民币。而反观阿里巴巴,其支付宝在“双十一光棍节”当天的交易额超过350亿元,占了10月份一天当中全国零售额的50.5%。


  数据对比的背后,是实体零售业遭受电商冲击的不争事实。为此,马云毫不避讳地放言:“就是要让双十一超300亿元的交易额让商业地产商感到震撼,只有电商起来了,线下零售萧条,才能遏制商业地产的投资。”


  王健林亦承认:“所有的传统产业今后都面临互联网化,需要加入互联网的基因。”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万达电商终于进入了业界的视野。


  不过,让业界看不懂的是,万汇网不强调在网上直接购买实物,这意味着万达电商更像是线下的导流平台,而非实物类的购买平台。其实,万汇网的重点依然在线下,目的在于要将线上和线下的优势进行结合。王健林的这盘电商棋亦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打造一个平台和阿里巴巴们PK。在王健林的理解中,万达的电商模式就是建立会员体系,用现代的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把会员消费的次数、额度、喜好等建立和掌握起来,然后根据大数据来做出分析。


  “这种大的数据系统将来绝对不仅是支撑我们自己的需要,将来会为国家的统计,或者其他企业的比如促销、新商品的试验、开发企业自己的会员系统提供支持。”王健林道出了他的醉翁之意。


  不清楚王健林的这一思想观点是否借鉴过马云的想法,但在事实上,阿里巴巴早就动了大数据的念头。从2011年底开始,淘宝定期发布淘宝指数,通过它,淘宝商家和消费者可以窥探淘宝购物数据。目前,它已成为阿里巴巴旗下一强大精准的数据产品。此外,天猫也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对产品性能和用户心理价位等数据进行测算后,在去年3月成功帮助华为实现6.1英寸Mate智能手机的个性化定制。据说在首发当天就取得了过亿元的销售业绩。


  成长之痛


  尽管王健林用大数据为业界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但业界对于万达电商的未来却并不看好。


  按照设想,万汇网在三五年之内需要达到一亿的会员量,而万达日后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盈利模式,也是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此庞大的会员数量,并非指日之功就可以实现。


  2013年4月,京东宣布其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而这个数据,花了京东近十年的时间。发展迅猛的苏宁电商,和万达一样具有实体零售行业的背景,但苏宁易购自2009年试运营至今,会员数也不过3000多万。外界所不知的是,苏宁易购在试运营之前,2005年就开始试水电商。


  按照王健林的预估,2015 年万达广场的数量达到140个,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万达广场的顾客都愿意跟随王健林的指挥棒翩然起舞——使用万汇网。而王健林希望通过消费返点这样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在业内人士看来也很难具有持续性。用户的活跃度是一个问题,粘性又是另一个问题。


  在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看来,万达电商模式效果有限。大众点评网、美团等网站,甚至微信也提供餐饮、电影票的优惠活动,而万达才刚刚开始做。如果万达不能实现差异化,万达电商只是商户的其中一种促销渠道,并不是必选项。


  另一方面,万达实体零售处于下滑通道的情形需要电商来扭转。有知情人士透露,2013年万达的商业地产业务可能下滑10%左右。这样的趋势在2012年就初见端倪,王健林也曾坦承,万达广场出现了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客流增长在下降,万达广场2012年全国的平均客流增幅掉到个位数;单价在下降;商家开发计划出现比较多的调整。


  然而,万达寄望电商的如意算盘也许短时间内很难实现。数据显示,全国零售企业百强中已有近60家开展了电商业务,但运营情况均不理想。包括王府井、新世界百货等一批著名的百货企业都推出了网购平台,但因没找到合适的模式,运营情况均不理想,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形象宣传上。


  即便是万达通过万汇网以及移动客户端在大数据上有所斩获,但将大数据变现也并非水到渠成。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副总裁冯阳松分析称,一方面是由于数据整合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大多企业不善于精细化管理。


  如此看来,万汇网是战略之举,寄望其为万达在电商界卡位还是相当困难,更逞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分秋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云,新世界,王健林,万达,王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