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的商业化问题探讨

赛迪顾问 钱磊
 
2005 8 3 日,以 Firefox 浏览器而闻名的开源软件领军组织之一的 Mozilla 基金会,宣布成立一家名为 Mozilla Corporation 的全资子公司,希望通过这一盈利机构推动开源软件的发展。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全球开源社区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不少开源社区成员表示愤慨,认为这是对开源精神的玷污。然而,仔细研究开源软件运动的来龙去脉,你就能肯定, Mozilla 基金会既不是第一家,也肯定不是最后一家投入到资本和商业怀抱的开源组织。
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
20 年前,由于无法忍受商业软件对知识分享和创新的压制与扼杀, IT 历史上最著名的黑客里查德 - 斯托尔曼( Richard Stallman )率领一帮技术高手揭杆而起,向以微软为代表的商业软件组织发动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自由软件运动”。“自由软件运动”高举“自由、共享”的旗帜,大力揭露并批判传统商业软件组织为了一己私利而封闭软件源代码,利用知识霸权扼杀创新的丑恶行径。“自由软件运动”掀开了软件发展历史上崭新的一页,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到这一历史洪流中,而以 Linux 为代表的自由软件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斯托尔曼本人被尊为“自由软件之父”,成为了切 - 格瓦拉那样的革命偶像。
然而,在打倒商业软件知识霸权这样一个极端的同时,“自由软件运动”似乎正在打造另外一个极端。斯托尔曼在批判资本的同时,却忽视或有意忽略了资本及商业运作对软件产业的促进作用,将“自由软件”与“商业运作”刻意对立起来。自由软件的授权许可协议 GPL 中就生动体现了这种对立:你一旦使用了以 GPL 协议发布的软件,就必须在后续开发中永远使用 GPL 协议,不得用于商业目的。这种将“自由软件”与“商业运作”刻意对立起来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自由软件的发展。
幸运的是,在对“自由软件运动”以及斯托尔曼的狂热追捧中,另一位著名黑客和“自由软件运动”领袖终于对这种狂热和极端说不了。他就是《大教堂与市集》一书的作者,“自由软件运动”的理论家艾瑞克 - 雷蒙德( Eric Raymond )。 1998 年,他和 Debian 工程的创始人 Bruce Perens 一道,号召用“开放源代码软件”(简称“开源软件”)这个提法来代替“自由软件”。虽然这一举动被斯托尔曼斥责为“抛弃了自由的灵魂。。。。。。取而代之想吸引执行官们和商业用户的眼球”,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还是接受了这一提法。研究表明,“开源软件”一词的使用频率已经远超“自由软件”。
开源软件商业化运作的理论基础
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雷蒙德已经从概念和理论上清除了“开源”和“商业”之间的障碍,“开源软件”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商业软件”同样也可以选择“开源”。“开源”的目的是方便知识共享,而商业化运作则是为了将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软件代码与文档转变为适应商品社会需求的“软件商品”,从而使知识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个人用户可能非常喜欢那些那些源码开放的自由软件,而并不在乎它们的背后有没有一家正规的企业提供升级、打补丁等服务,但是企业用户却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不会为了便宜或者方便而去信任一家随时可能消失的软件组织或者没有付钱就得到的服务。
要想深入理解“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之间的区别,以及为什么“开源软件”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就必须从软件生产的本质――“知识创新”谈起。
知识的创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研究与开发。研究阶段的产物是纯粹的知识,并不直接提供给用户应用,而是提供给研究人员自己,作为继续开发的基础;而开发则是将研究成果加以商业化应用,使其转变为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产品。按照这种划分标准,软件的源代码应该是研究阶段的产物,因为它们本身并不能被用户直接加以应用,还必须对源代码进行编译、连接、打包、部署并辅以齐全的质量保证措施与售后服务才能转变为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软件产品。这样,构思和编写源代码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软件的研究阶段,而将源代码转变为软件包并提交给用户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软件的开发阶段。
传统的软件公司采用的是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过程完全置于公司内部的创新模式,包括以下步骤:编写源代码;申请软件专利以保护源代码不被他人利用;将拥有专利的源代码转变为软件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利。而“自由软件”则完全相反,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过程完全由松散的社区来完成。不难看出,传统商业软件和“自由软件”是两个极端。前者对知识的共享和相互借鉴有一定的妨碍作用,而后者则无法保证将知识转化为可靠的商品。
而开源软件则采取了折中方式,其研究活动与开发活动是分离的,由不同的实体加以完成:社区或志愿者进行研究活动,发布研究成果――源代码,而商业公司基于公开的源代码继续其开发活动,将源代码转变为软件产品与服务并从中获利。这样,既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同时又能确保知识被转化为可靠的商品。社区成员可以借鉴并利用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只需要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便可产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累积效应。商业公司承担了将社区的研究成果转变为商业产品的任务,促进了社区的研究成果的应用,反过来又可以为社区提供资金、组织等大力支持。社区与商业企业相互促进,形成了开源软件不断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
开源软件的商业化历程
开源软件的商业化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 1995 年以前)
1995 年红帽软件公司正式成立以前,开源社区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商业化运作的问题。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探讨各种技术问题,在社区中发布各种很酷的开源软件新版本,几乎没有人想到要从开源软件上面赚钱。为数不多的与开源软件有关的商业活动主要是出售开源软件的安装盘和书籍,以及印有开源软件标志的文化衫等小玩意。不过这种行为当时并没有获得开源社区的尊重,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往往被开源社区里的黑客们视为小商贩。不过,也许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群毫不起眼的小商贩中,竟然走出了两位后来在开源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就是红帽软件公司的两位创始人 Young Marc Ewing
2 、探索阶段( 1995 年―― 2001 年)
1995 年, Young 购买了 Ewing 的股份,把新公司命名为红帽软件,同时发布 Redhat Linux2.0 。红帽公司的成立,拉开了开源软件探索商业运作的序幕。在红帽公司的率领和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从开源软件身上嗅到了商机,各种从事开源软件事业的商业机构蓬勃发展。单单在中国,在 1999 年和 2000 年间,短短两年时间就涌现红旗 Linux 、中软 Linux 、蓝点 Linux 、冲浪 Linux TurboLinux TomLinux 等品牌,就连联想也忍不住凑热闹,推出了一个“幸福 Linux ”。真是百花齐放,煞是热闹非凡。不过在这一阶段,开源软件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商业模式,大部分停留在概念炒作层面。因此,等到潮流退去,一些当年大出风头的开源软件厂商早已经销声匿迹了。
3 、发展阶段( 2001 年―― 2003 年)
2002 年前后,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开源软件的神话也随之破灭。大量缺乏真正商业模式的开源软件企业要么倒闭要么退出开源软件市场。剩下的几家经受了市场淘汰的开源软件厂商也开始冷静下来,潜心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在这过程中,一些较早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的开源软件企业挺过了 IT 行业的寒冬,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红帽、 JBoss MySQL 等。
4 、融合阶段( 2004 年―― 2006 年)
2003 11 月,曾经叱咤一时的软件巨头 Novell 公司收购排名全球第二的 Linux 发行商 Suse ,借助 Linux 实现战略转型。作为一家传统商业软件公司, Novell 为开源软件的商业运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 Novell 公司的推动下,开源软件开始与商业软件和平共处,开源软件不再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而是开始走进金融、电信等行业大户的视野,在企业用户心目中的印象实现了突破。同时,原来只在幕后支持开源软件的 IT 巨头也开始采取更直接的行动,更多地介入到开源软件的发展中。如 IBM 2005 5 月收购开源软件 Gluecode 2005 11 月率众成立开源文档基金会; SUN 公司也从 2005 6 月开始,逐步开放包括 Solaris 在内的多款软件的源代码。
当前,困惑了软件人员许久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知识共享及创新”的争吵逐渐平息,大家对软件产品是否应该开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当前的关注焦点是开放到哪一程度以及以什么方式开源。欧盟委员会曾于 2004 3 月以滥用市场垄断地位,违反欧盟公平竞争法为由,要求微软向其竞争对手公布必要的技术信息,并对微软处以近5亿欧元的巨额罚款。而在 2006 年初,微软终于作出让步,将放其视窗( Windows )操作系统的部分源代码。这表明,“自由软件”和传统商业软件所代表的两个极端终于各让一步,初步达成了妥协,而这个折中点就是“开源软件”。斯托尔曼所希望的“自由软件”战胜“商业软件”的结局并没有出现,而是采取了中庸与妥协道路的雷蒙德所倡导的“开源软件”笑到了最后。
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
经过研究与归纳,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 、免费软件 + 收费硬件
比如 IBM SUN HP 等公司,在开源软件领域投入巨大,但这一切并非是做善事,它们可以从配置了开源软件的硬件中获得巨额回报。
2 、免费知识 + 收费书籍(培训)
比如著名的开源软件出版商 O'Reilly 公司,就不遗余力地联系各开源软件权威人士,组织各种开源软件的会议,推进开源理念和开源软件技术的传播与发展。道理很简单,虽然知识是免费的,但承载知识的书籍却是收费的。中国的即时科研集团目前也在大力开展 Linux 培训,其商业模式同出一辄。
3 、免费程序 + 收费实施
像中间件、 ERP SCM 等企业级信息系统,其组成并非是实现运算的程序代码,更多地涉及系统实施部署、数据导入处理以及二次开发等软件技术服务。因此,一些开源软件厂商采取的商业模式就是,免费提供这种系统的程序代码,以提供收费的技术服务来赚钱。 JBoss 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JBoss 应用服务器软件程序完全免费,而通过提供技术文档、培训、二次开发支持等技术服务而获得收入。另外,开源 ERP 软件提供商 Compiere 公司和开源 CRM 软件提供商 SugarCRM 公司都采取了这种商业模式。
4 、免费社区版 + 收费企业版
对于一些通用软件,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开源软件厂商一般采用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版本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中,利用免费版本软件为直接产生收入的收费版本来创造或维持一种市场地位。这种模式应用的比较普遍。如 MySQL 产品就同时推出面向个人和企业的两种版本,即开源版本和专业版本,分别采用不同的授权方式。开源版本完全免费以便更好的推广,而从专业版的许可销售和支持服务获得收入。再如 Redhat Redhat Linux 9.0 后将原桌面操作系统转为 Fedora 项目,借 Fedora Core Linux 在开源社区的声望而促进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ES/WS 服务器产品线的销售。
5 、开源软件 + 商业软件
将不挣钱的开源软件与可带来收入的商业软件捆绑销售,以开源软件带动商业软件的销售,这也是很不错的商业模式。比如 Novell 就将自己原来丰富的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迁移到 Linux 平台上,通过与 Linux 的捆绑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综合解决方案。红旗和 Turbolinux 也在积极加强与应用软件厂商的联系或自己开发商业软件,通过附加更多的商业软件来增加收入。
6 、免费软件 + 收费专业服务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 SourceLabs 公司和 SpikeSource 公司。这些公司并不主推自己的产品品牌,而是与多方开源软件厂商或社区合作,利用他人提供的开源软件,提供技术测试、集成、维护等服务。这种角色跟原来的系统集成商有点类似。他们把开源软件打包到事先经过鉴定的、标准化了的并且受支持的堆栈中。为了让各种各样的软件组件正常地协同工作,他们帮助客户配置及测试这些软件组件,而预先设计并经过鉴定的堆栈有助于缩短配置与测试时间。
结语
目前在中国,对于开源软件的商业运作问题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依然按照传统商业软件的模式来运作开源软件,从国际开源社区那里免费地获取源代码,稍微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出售软件许可。二是紧抱“自由软件”的陈旧概念,认为软件产品就应该“自由”(其实是免费)地使用,低估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全球正在积极推进的知识产权保护做法背道而驰。
“开源软件”强调的是“开源”,可不少人和公司依然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另一款或另一种产品。这是十分危险的,现在, IBM 在开源, SUN 在开源, Oracle 在开源,微软也在开源――虽然是极不情愿的。等到某一天,微软完全开源了,国内的这些“开源软件”企业还有什么卖点可以向政府和媒体鼓吹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源,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