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寄望存储软件补短板

戴尔下一个收购的存储厂商会是谁?或许是哪个存储软件厂商。可以肯定,戴尔会通过不断并购,完善现有的存储产品线。从关注集群存储技术、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等单项技术,到进入存储市场的主流,戴尔存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0年12月13日,戴尔以9.6亿美元收购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Compellent。外界对于戴尔收购Compellent的反馈基本上都是正面的,认为这一收购将实现双赢。与3PAR一样,Compellent也是一家快速成长的存储公司,同样以技术见长,尤其是在分级存储技术方面。此外,Compellent的产品定位在中端,正是戴尔急欲弥补的短板。

  EMC曾经有过50多次成功的收购,并且把触角从存储延伸至内容管理、安全、服务器虚拟化以及数据仓库等领域。自2008年以来,在收购方面,戴尔的表现并不逊于EMC。与EMC从存储领域向外扩张的模式不同,戴尔的收购策略正逐渐聚焦于存储领域。2008年2月,戴尔收购iSCSI存储厂商EqualLogic,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2010年,戴尔一口气吃下集群文件系统厂商Exanet、存储优化技术厂商Ocarina Networks以及企业级存储厂商Compellent。

  虽然戴尔在与惠普竞购3PAR时落败,但是这并没有挫伤戴尔的积极性。戴尔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存储帝国。

  戴尔存储帝国的根基是什么?就是戴尔精心打造的企业信息基础架构。

  戴尔在变,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从桌面设备到虚拟化,从数据中心到云计算,戴尔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为行业用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方面。

  标准化且极具价格优势的硬件产品,再加上独一无二的直销模式,这让戴尔成为一个无法复制的经典。在虚拟化和云计算时代,戴尔又将经历一次蜕变。从销售模式的创新者到简化IT策略的倡导者,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者到虚拟化集成解决方案的开拓者,戴尔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今,戴尔不仅拥有服务器、存储,而且融入了更多软件、网络和服务产品。

  戴尔存储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这一转变,即戴尔逐渐从一个单纯的硬件产品供应商转变为一个企业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供应商。这就要求戴尔不断寻找并弥补在信息基础架构产品线上的漏洞。戴尔很好地利用了收购这一利器,一步一步地消除产品线上的短板,特别是存储产品线的短板。

  从中低端FC SAN开始,戴尔通过收购EqualLogic引入了iSCSI SAN,而并购Compellent不但进一步增强了戴尔在中端FC SAN产品上的实力,而且为戴尔今后迈向高端存储市场奠定了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戴尔存储的主力军是Dell|EMC联合品牌,戴尔自己的品牌PowerVault却鲜为人知。在虚拟化和云计算时代,戴尔收购的EqualLogic异军突起,成为戴尔存储产品线的新贵。戴尔自主的存储技术和产品在哪里呢?今后,为了能在存储领域取得并保持优势,戴尔必须加强自主存储技术的研发。收购有利于戴尔在存储领域跑马圈地,但要守住并扩大领地,则需要戴尔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整合并消化所有收购来的先进技术,最终变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2010年,在IT基础设施领域,戴尔先后收购了Ocarina Networks、Scalent、KACE、 Exanet、Boomi等。2010年12月,国外又传来戴尔准备收购SaaS厂商InSite One的消息。这些被收购的厂商涉及的产品领域五花八门,包括数据压缩、自动化、虚拟化、集群、云计算等。这些收购看起来似乎彼此之间没有联系,但实际上,它们都指向共同的目标,即企业信息基础架构。

  IBM、EMC等厂商已经在企业信息基础架构领域建立了完善的体系,收购对它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目的是增强在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力。戴尔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弥补在企业信息基础架构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收购的整体策略、关注领域以及收购的频率上与IBM、EMC有所不同。

  为了构建自己的存储帝国,戴尔应该采取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方面要针对云存储积极布局,另一方面还是要抓住存储发展的主流,比如FC SAN、iSCSI、NAS等产品,并且应该在时机成熟时,逐步迈向高端存储市场,这样才有资本和IBM、EMC等厂商竞争。

  现阶段,存储业务的收入在戴尔整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戴尔存储大厦的建成不是一日之功。戴尔要切忌一口吃个胖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戴尔,存储,软件,dell,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