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的区分

 

         一个完善的网络数据存储管理解决方案设计,是建立在对客户网络环境、主机环境、业务数据等信息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在本章我们主要对用户网络环境中主要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用户环境中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模式、存储管理策略。备份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按需备份、数据归档等。
 
       在线数据备份:需要保持 7×24小时连续运作的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采取的数据备份模式,在数据库数据备份时,不影响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
 
       完全备份所需时间最长,但恢复时间最短,操作最方便,当系统中数据量不大时,采用全备份最可靠,因此一般由于灾难备份;但是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我们将无法每天做全备份,而只能在周末进行全备份,其它时间我们采用所用时间更少的增量备份或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差分备份。
 
       各种备份的数据量不同 :全备份>差分备份>增量备份。在恢复数据时需要的备份介质数量也不一样:如果使用全备份方式,只需最近一次的全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所有数据;如果使用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则需要一次全备份磁带和若干次增量备份磁带才能恢复所有数据;如果使用全备份和差分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只需上次的全备份磁带和最近的差分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所有数据。
 
        在备份时要根据它们的特点灵活使用。随时对备份策略进行修正。
       
        从数据备份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以下几类数据的备份模式建立及数据管理策略的设定。
 
       某某单位的应用系统采用 Oracle数据库,我们需要考虑这类数据的可用性在线数据备份。建议数据可用性备份策略为:数据库定时零级完全备份(full backup)、归档日志备份备份(archive log Backups),以及定期逻辑导出(export)备份相结合的方式。
对应用系统的文件数据�D�D�D做数据全备份( 0 level full)和数据的增量备份(inc backu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备份,休闲,全备份,差分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