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大跌戳穿了神话 市场信心崩溃谁之过?

股灾还在延续,A股市场周一大跌,权重股领头,沪综指暴跌4.49%。中石油跌破20元,中国平安离每股50元大关只有一线之隔,太保有可能跌破发行价――中国股市怎么了,发生次贷危机了吗?不,比次贷危机更严重,发生了集体性恐慌。这种恐慌由于没有来由,没有方向,更显得深不见底。

    A股市场的下挫是反常的,是有关方面不作为之责,而不是全球资本市场之责。目前,国际市场的风向正在发生逆转。从上周二开始,全球虚拟金融市场在商品期货的带领下全线下跌。美元在企稳反弹,相应的,大宗商品期货与黄金价格、农产品价格在下降。这说明,由日元上升与资金流动性不足赎回,导致全球市场构筑一个阶段性底部。如果市场就此基本企稳,能够说明美国的经济危机只局限在信用领域,金融领域,而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卢卡斯等经济学家的论证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A股市场下挫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可以减轻通胀压力,可以挤压市场泡沫,可以让投资者知难而退。但有关方面在打着这样小算盘的时候,没有想到挑破泡沫的恶性后果,A股市场的恐慌性下跌将造成实体经济的损伤,造成市场信心崩溃所形成的市场资金瞬间短路,可 以打破资本市场改革所需要的稳健的背景,可以让A股市场与人民币的定价权拱手让给他人。

    这次大跌,戳穿了几个神话。

    首先,管理层早有预案,可以一言兴市一言衰市。事实上,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由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管理层必须在恰当的时刻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对市场进行适当的刺激才能收效。自始至终,我们没有看到面对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常常在市场作出极端反应之后,才能做出一定的回馈。

    其次,我国大型企业的赢利能力增强。中石油股价接连下挫,中石油当初回归A股市场表示要还利于民,如何则是套牢全民,而随着全球石油价格上升,中石油的前景并不乐观。这正印证了一句话,在通胀中我们需要的是石油,是石油公司的找油能力,而不是所有的大型石油公司。再大的公司,如果找油能力不行,或者定价能力受到箝制,都不值得投资。中石油领跌大盘股,显示的是油源与定价的双重缺失。

    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同样经不起推敲,我们看看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成绩,中投公司投资黑石浮亏48%,平安投资富通至今浮亏16%,幸亏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联姻不成,否则会亏得找不到回家的路。QDII呢?从3月14日到3月20日,5只基金系QDII平均跌幅达到6.54%。按最新净值计算,QDII资金规模仅剩845.57亿元,半年前,这个数字为1232.05亿元。一个忠诚的QDII投资者,将亏损31.37%。没有哪个投资者愿意再交这样的学费,就是周小川行长大声号召也不行。

    第三,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与其说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不如说他们大多数时候是听话的,他们可以顺从地举哑铃,但他们同样无法克服初生之犊的生涩。他们无法拒绝成为硕鼠的诱惑,逆向的激励机制雪上加霜,因为他们凭借规模得管理费,而不必考虑收益。当然,一个成熟的市场收益不佳规模自然做不大,但从前两年基金热销来看,基金管理者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机构投资者举哑铃不是毫无述求的,他们需要与政策博弈,换取足够的收益空间。并且,基金真正的主人是基民,当“杀基”事件一演再演,用脚投票就是理性选择,两者夹击,“在最困难、最黑暗的市场中,总是基金在出货。”

    第四,控股股东是服从大局的。国资委曾经对于大非减持做出规定,同时表示市场高则卖之低则买之,表达了平抑股市的决心,他们忘了,这同时是在宣扬自己成为最大的A股市场的庄家的决心。只要有这样的庄家存在,中国的融券机制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股改面临真正的考验,大小非减持是无法躲避的坎。低成本获得的股权可以不计成本的减持,就是平安下挫到每股20元,大小非减持依然动力十足,因为成本低到等于送钱。

    一个原本生机勃勃的市场沦落到如此地步,到底是谁之过?那些抱着国际资本市盈率的食洋不化者,那些为了本部门利益,而让旗下完全不具备内部完善治理结构的企业进行高溢价IPO者――银监会鼓励亏本的农商行上市,有部门让产权不清的传媒企业上市――那些为了股市稳定而不惜损害中小股民利益者,那些为了成就预言家的名声而不惜“万股枯”的唱空者,那些对于市场没有任何预案的管理者,应该一起为此次资本市场的暴跌负责。他们已经用国有股减持击毁了市场的信心,如今又用与国际接轨忽悠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转而将中国资本市场的主动权拱手让给国际投资者。

    在此货币战争发轫之时,我们居然丧失了稳定的资本市场与明确的预期,使信用危机从虚拟经济传染到实体经济,如此下去,高科技企业无法诞生,资源性企业将被国际投资者看得一文不值,试问我们有什么武器来应对这场只许赢不能输的战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股票,市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