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七寸,进攻攻弱点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商业是具体而微的战争。

    孤注一掷是战争,谨小慎微也是;所向披靡是战争,丢盔弃甲也是。进攻是战争,防御也是;反对手之道是战争,模仿也是。

    模仿对手,不动脑筋地全盘抄袭,等于是照着教科书指挥战争,这样的指挥官很可能让自己和团队成为炮灰。另一种是全面反动,敌人往东我们就向西,对手赞成的我们就反对。这种做法看似创新,其实是把教科书倒过来看。本质上还是按图索骥,只不过用的是负片,这样的管理者同样是企业的灾难。

    模仿并不可耻,德鲁克甚至把创新性的模仿,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高度。要在模仿中创新,就不可能全盘抄袭,必须寻找到原有产品的弱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才能最终赶上并超越原来的产品。

    在德鲁克那个时代,苹果公司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光彩照人,那时候的大明星是IBM,苹果还在跑龙套、扮演清兵甲。德鲁克说:苹果公司发明了个人电脑,苹果一出现,即刻引发了巨大的反响。IBM于是开始启动超越苹果的工作。它这样想:“苹果的缺陷在哪里?”在一年半的时间内,IBM投放到市场上的个人电脑,不但考虑了所有个人电脑用户的所需所想;还提供了一项苹果电脑所欠缺的东西:软件。在接下来一年中,IBM个人电脑成为全世界范围市场的领导者,并占据这一位置10年之久,而苹果却被边缘化了。二十多年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苹果只得沦为一个让人敬而远之的特定划分市场企业。

    IBM找准了苹果公司的弱点:软件,而且是自我封闭的软件。但是真正抓住这个弱点,20年来一直压制着苹果的是微软。微软的Windows全世界开花:PC厂商有偿预装Windows,软件厂商基于Windows接口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微软帝国如日中天,而苹果只能靠一小撮果粉苟延残喘。

    IBM和微软的弱点在哪里呢。蓝色巨人忙着自己的战略转型,和苹果渐行渐远,不经意间就签署了停战协议。和苹果相比,微软的弱点有二:一是硬件,二是移动终端的软件。也许苹果最明智的决定,是坚定地转向了个人电子市场。这个市场上曾经的王者,本身都有明显的弱点,而这些弱点恰好是苹果的优点。

    索尼很厉害,无论是技术的索尼,还是市场的索尼,足以让任何对手心惊肉跳。但是索尼深陷泥潭,单独看都很强大的电视机、影视、笔记本电脑、摄像机、单反、微单等部门,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个强大的索尼,而是一个连年巨亏的索尼。索尼的弱点,和当初苹果的弱点类似,在软件。这么多年来,索尼并没有真正去统一自己旗下的硬件和内容,“一个索尼”更像是口号,而非行动纲领,至少现在还看不出索尼用什么来一统自家天下。

    诺基亚、RIM很厉害,苹果不出,谁与争锋。可惜苹果一出来,两强的旗舰产品立即显得又难看、又难用、还无趣。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几乎是瞬间就坍塌了。

    和微软、谷歌比,苹果硬件强。和诺基亚、RIM比,苹果设计强。和索尼、三星比,苹果软件强。苹果依靠IOS建立起了大一统平台,这一点还没有哪个巨头做得到。

    在个人电子这个跨界的市场上,苹果身兼数长,毫不畏惧地跨界作战,搅得几大巨头寝食不安,不得不说一大奇观。苹果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于苹果对操作系统的执着和封闭。有意思的是,苹果当初被微软压制得无法翻身,也是因为苹果对操作系统的执着和封闭。真是败也萧何,成也萧何。

    时移势易,当初的弱点,可能变成如今的优点。商场如战场,强弱之变,转瞬之间。是攻是守,都要防护好自己的七寸,才能地久天长啊。

本文出自 “德鲁克的IT追随者”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新,产品,企业战略,苹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