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天花板 第三方支付呱呱落地

 普及移动支付的理念绝非一朝一夕,而第三方支付的突围之路却是时不我待,继续深耕责任田取其专,还是不断释放触角开辟新蓝海取其广,对于财力并非足够雄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很难成为兼而有之的多选题……

 

 

文/张书乐
原载于《创新时代》2012年12期

 

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还卡帐,只需要键盘上轻轻一点,水费、电费、煤气费,都可以直接用第三方支付结清,正当人们把第三方支付当作互联网付款的最佳途径和代名词之时,第三方支付已经悄然落到了地面之上, 开始从网络走向生活之中,可问题是,这不是软着陆,而是撞击了层层天花板后的硬着陆。

互联网支付碰上天花板
    

准确来说,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它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

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2012Q2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456.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05.1%。

第三方支付正以极其迅猛的姿态成长。同时也将第三方支付的战场烧的通红。截至目前,央行共颁发了197张支付牌照,而由于电子商务的兴盛,第三方支付的强大也与日俱增。因为它就是一个保护伞,让消费者在对网店没有充足信任感之前,通过可以信任的“中间人”第三方支付进行交易,确保了网上资金的安全。

“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我绝对不敢直接通过网上银行直接付款给网店”网购达人曾丽云表示:“我已经注册了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等十来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用来针对不同的网购需求使用。”

笔者同时也对数十位有网购经验的网民进行了调差,全部都有过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经验,并对其安全性和便捷性都持肯定态度。

互联网支付特别是电商支付在第三方支付的崛起上居功至伟,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了。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9418亿元,同比增长53%,环比增速下降至7.5%。

艾瑞对于增速放缓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重点行业角度看,互联网支付应用最广泛的网络购物市场增速下滑明显,网络游戏市场则已明显进入成熟期,而航空领域增速虽有一定的提升,但难以维持整体行业的较大增幅;其次,从行业渗透的层面看,以网购、航空、网游为代表的传统优势领域渗透率已明显见顶,难以再提供较大的增量支撑;第三,从横向拓展的角度看,以制造、物流、直销、传统金融电商化为代表的其他行业虽然空间广阔,但遭遇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速下滑,拓展难度加大,尤其在B2B支付领域尤为明显。

第三方支付必须突围,突围的路线也早已选定,从天上落回地面。

 

实体支付遇上规模天花板

第一战就是银行卡收单业务。

银行卡收单业务就是消费者在商户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后,商户和收单机构、发卡行再进行结算。收单机构从商户那边得到交易单据和交易数据,扣除按费率计算出的费用后,再打款给商户。收单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结算手续费。

自去年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宝、汇付天下、拉卡拉等多家公司开始布局POS收单业务,成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竞争的新焦点。

支付宝2012年3月宣布3年内投入3亿元进军货到付款市场,并将为线下支付提供3万台POS终端。汇付天下2月份也开始涉足POS机收单业务,已经布局了数万台的POS机,预计年底将突破10万台。此外,拉卡拉也在数月内发展了近4万台POS终端。

但问题是,POS终端一直是商业银行和银联的责任田。就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现状来看,尽管有了以万为单位的用户基数,可这些大多普遍集中在中小商户之中,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同时政策的瓶颈也让第三方支付感受到了寒意。

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其中相关规定来看,商户安装POS机的准入门槛将提高:今后银行卡同一特定商户签约的收单机构为一家,每个收银柜台只能摆放一台可联网通用的受理终端,上述规定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一户一行、一柜一机”,其严格程度超过了业内预期。

对此,银行业普遍表示欢迎,“这可以为已经站住阵脚的银行收单业务树立一块独家的牌子”一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工作人员称:“可对于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第三方支付来说,限制太多、规定太细,一户一行、一柜一机的限定,让第三方支付在新市场上举步维艰,特别是在刷卡还没有真正成为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普遍习惯的当下。”

更关键的是,POS收单业务也许很快就成为了夕阳产业。尽管目前中国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依然超过50%,但在普及度更高的美国,POS收单业务早就是微利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双重挤压之下。

还刚刚落地,就撞上了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天花板,第三方支付的突围之路注定举步维艰。

但落地战法依然存在,只需要开商业银行和银联的传统领地,开凿蓝海……

 

移动支付遇上宣教天花板

第三方支付的最大优势在于互联网支付,而如果和实体支付融合在一起,最佳的突围口在将两者优势合而为一的移动支付上。

为此,第三方支付全力以赴,并以刚刚崛起的二维码作为其进攻的撬棒,这是第三方支付的独门秘籍,足以绕开银联。

近日,支付宝与分众传媒、聚划算三方合作推出“悦享拍”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装有支付宝客户端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在分众传媒的显示屏前购买聚划算上的商品和服务。聚划算资深总监程炜文表示,利用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方案,3年之内有望开启一个千亿元量级的市场。他强调,这次是一种全新模式的尝试,如果成功的话,未来在报纸、电视等媒介上都会有商品的二维码。

在使用上,二维码主导的移动支付也有很不错的优势点,从理论上,在一笔实体商店的远程支付过程中,通过二维码或者其他方式,近场支付快速切换成远程支付,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上支付,剩下的环节与网上购物无异。只是有现场提货和邮寄回家两个选择。投放于实体商店以外其他介质的二维码,支付过程则通过二维码直接跳转至网上支付环节,剩下的步骤与网上购物完全一致。

“很多商户希望通过多渠道投放二维码将销售终端向庞大的手机客户群体延伸,比如将二维码印在户外广告、宣传单页、小卡片上,甚至在电视上播放等。手机用户只要拍下二维码即可链接至商品详细信息,顺利跳转至网上支付的操作环节。”灵动快拍信息技术公司市场部总监张何表示。

二维码成为了移动支付的触角,其快速崛起却也带来了一丝隐忧——不是安全系数,而是接受程度。

刚刚才接受了刷卡支付和互联网支付双重洗礼,且并没有完全习惯的消费者,能对移动支付有多大的接受度呢?

曾丽云就表示,对于二维码主导的移动支付还持观望态度,毕竟太新颖了,而自己的钱袋却未必能够满足这么多种支付方式的需要。“不管是哪种支付方式足够方便,对于我来说,我的钱包就那么大。”曾丽云的说法和许多消费者不谋而合。

二维码的接受度有多高,目前还很值得怀疑,一位电商从业人员称,仅仅一些网站使用二维码进行宣传的结果可以看出,其二维码的传播到达率和最终通过拍摄二维码进入其网站的转换率之间比重低的可怜,如果再加上一个购物转换率,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消费者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全力支持新生事物。从理想到现实的链条,有太长的路要走。

易宝支付总裁唐彬亦认为,二维码支付在用户体验方面仍有待提升,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方式改善远程支付用户体验。

普及移动支付的理念绝非一朝一夕,而第三方支付的突围之路却是时不我待,继续深耕责任田取其专,还是不断释放触角开辟新蓝海取其广,对于财力并非足够雄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很难成为兼而有之的多选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方支付,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