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如何分析问题

PM应该会分析问题,虽然不必要亲自解决所有问题,但要会分解问题,然后派遣到各相关成员解决问题。

举例说明:比如产线出现一批主板,BT/FT通过率很低,而这并非是DVT试产,已经是MP阶段了。这个时候出现的产线紧急求助,作为一个PM,该怎么处理?

幼稚的PM这个时候会打电话给EE了,要求立即分析出原因,并解决。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某一个工程师。显然这样做是效率最低的。因为你都不能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应该EE去解决?而如果这个时候EE分析出原理不存在什么设计漏洞,那PM又转其他部门乱抓救命稻草,搞的什么头绪也没有,这就是无能的表现!

PM应该有的放矢!首先,在半小时内不要把问题扩大化,不要群发mail给公司上下,因为如果是误测等人为操作失误的话群发mail搞的有点小题大作显得很急噪。应当联系产线PM,确定软件版本以及测试工具是否是对的,检查BOM是否是最新的(这些都是PM的职责范围,PM起码要看的懂BOM,看的懂软件工具名称与版本命名规则,分的清不同平台的相应工具)。通常,SMT上错料又或者软件给出版本不对都会在这个时候被检查出来。到这里,PM自己如果搞定了,其他人都不必麻烦到。

如果半小时后PE给出的结果是BOM与测试软件下载firmware都是对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发mail给相关部门了。

一个mail需要给到的部门:EE(电子),SD(软件),SCM(资源开发部/供应链管理),工程部。EE给到BB与RF,SD给到MMI与DRV,SCM给到PUR(采购)与PLAN(计划),工程给到中试工程师。并CC到各相关成员部门主管。

这个时候PM也不用急,一个成熟的流程与操作规范会带来高的效率。各岗位查找自己所在领域的关键点,顺利的情况会找到问题所在,不顺利情况下就用排除法,通常SCM核查器件批次的不同,EE检查BOM制作的是否错误,SD检查软件更新是否出问题(用老版本软件下一次看问题有否复现)。中试检查工艺。这样一定找的到关键点。

当找到问题后,就解决了一半,余下的就是落实解决问题的时间与责任人。这期间,当找问题时间超过3小时,则应当叫停产线撤料(如果工厂有剩余闲置产线可供霸占的话,就看具体情况了)。

以上这些,虽然与技术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其必要条件是一个好的PM必然是技术出身!因为RD注重逻辑性,思维的严密性决定了其成长为PM的好材料,RD做PM是具有先天优势的。

从原则上来说,做PM需要以前做3~5年RD的资历。但是新成立的公司很难找到或者培养这样的人。从管理学上来说,如果不能从人员素质上选拔高质量的人才,那么就应当从企业管理上入手。遵照ISO9000的质量体系文件写一份“PM应急情况处理流程规范”的工作指导是有必要的。规范指导其作业是把具体管理细化到可操作性的具体实现方法上,也避免了部门之间抱怨不合作的声音的产生(通常这种声音都是不会做事的人叫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经理,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