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通信过程中,常使用消息摘要和消息验证码来保证传输的数据未曾被第三方修改。
消息摘要是对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它主要检测原始数据是否被修改过。消息摘要与加密不同,加密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可以从变换后的数据中获得原始数据,而消息摘要是从原始数据中获得一部分信息,它比原始数据少得多,因此消息摘要可以看作是原始数据的指纹。
例:下面一段程序计算一段字符串的消息摘要
package com.messagedigest; import java.security.*; public class DigestP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String str="Hello,I sent to you 80 yuan."; MessageDigest md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常用的有MD5,SHA算法等 md.update(str.getBytes("UTF-8"));//传入原始字串 byte[] re = md.digest();//计算消息摘要放入byte数组中 //下面把消息摘要转换为字符串 String result = ""; for(int i=0;i<re.length;i++){ result += Integer.toHexString((0x000000ff&re[i])|0xffffff00).substring(6);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当我们有时需要对一个文件加密时,以上方式不再适用。
又例:下面一段程序计算从输入(出)流中计算消息摘要。
package com.messagedigest;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security.*; public class DigestInpu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String fileName = "test.txt"; MessageDigest md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 DigestInputStream din = new DigestInputStream(fin,md);//构造输入流 //DigestOutputStream dout = new DigestOutputStream(fout,md); //使用输入(出)流可以自己控制何时开始和关闭计算摘要 //也可以不控制,将全过程计算 //初始时是从开始即开始计算,如我们可以开始时关闭,然后从某一部分开始,如下: //din.on(false); int b; while((b=din.read())!=-1){ //做一些对文件的处理 //if(b=='$') din.on(true); //当遇到文件中的符号$时才开始计算 } byte[] re = md.digest();//获得消息摘要 //下面把消息摘要转换为字符串 String result = ""; for(int i=0;i<re.length;i++){ result += Integer.toHexString((0x000000ff&re[i])|0xffffff00).substring(6);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当 A和B通信时,A将数据传给B时,同时也将数据的消息摘要传给B,B收到后可以用该消息摘要验证A传的消息是否正确。这时会产生问题,即若传递过程中别人修改了数据时,同时也修改了消息摘要。B就无法确认数据是否正确。消息验证码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使用消息验证码的前提是 A和B双方有一个共同的密钥,这样A可以将数据计算出来的消息摘要加密后发给B,以防止消息摘要被改。由于使用了共同的密钥,所以称为“验证码”。
例、下面的程序即可利用共同的密钥来计算消息摘要的验证码
package com.mac;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security.*; import javax.crypto.*; import javax.crypto.spec.*; public class MyMa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这是一个消息摘要串 String str="TestString"; //共同的密钥编码,这个可以通过其它算法计算出来 byte[] kb={11,105,-119,50,4,-105,16,38,-14,-111,21,-95,70,-15,76,-74, 67,-88,59,-71,55,-125,104,42}; //获取共同的密钥 SecretKeySpec k = new SecretKeySpec(kb,"HMACSHA1"); //获取Mac对象 Mac m = Mac.getInstance("HmacMD5"); m.init(k); m.update(str.getBytes("UTF-8")); byte[] re = m.doFinal();//生成消息码 //下面把消息码转换为字符串 String result = ""; for(int i=0;i<re.length;i++){ result += Integer.toHexString((0x000000ff&re[i])|0xffffff00).substring(6);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使用以上两种技术可以保证数据没有经过改变,但接收者还无法确定数据是否确实是某个人发来的。尽管消息码可以确定数据是某个有同样密钥的人发来的,但这要求双方具有共享的密钥,若有一组用户共享,我们就无法确定数据的来源了。
数字签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数字签名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发送者使用私钥加密数据产生的消息摘要(签名),接收者使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密消息摘要以验证签名是否是某个人的。由于私钥只有加密者才有,因此如果接收者用某个公钥解密了某个消息摘要,就可以确定这段消息摘要必然是对应的私钥持有者发来的。
使用数字签名的前提是接收数据者能够确信验证签名时(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消息摘要)所用的公钥确实是某个人的 (因为有可能有人假告公钥)。数字证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数字证书含有两部分数据:一部分是对应主体(单位或个人)的信息,另一部分是这个主体所对应的公钥。即数字证书保存了主体和它的公钥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样,数字证书也有可能被假造,如何判定数字证书的内容的真实性呢?所以,有效的数字证书必须经过权威 CA的签名,即权威CA验证数字证书的内容的真实性,然后再在数字证书上使用自己的私钥签名(相当于在证书加章确认)。
这样,当用户收到这样的数字证书后,会用相应的权威 CA的公钥验证该证书的签名(因为权威的CA的公钥在操作系统中己经安装)。根据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如果该证书不是权威CA签名的,将不能通过验证,即该证书是不可靠的。
若通过验证,即可证明此证书含的信息(发信人的公钥和信息)是无误的。于是可以信任该证书,便可以通过该证书内含的公钥来确认数据确实是发送者发来的。
于是,双方通信时, A把数据的消息摘要用自己的私钥加密(即签名),然后把自己的数字证书和数据及签名后的消息摘要一起发送给B,B处查看A的数字证书,如果A的数字证书是经过权威CA验证可靠的,便信任A,便可使用A的数字证书中附带的A的公钥解密消息摘要(这一过程同时确认了发送数据的人又可以解密消息摘要),然后通过解密后的消息摘要验证数据是否正确无误没被修改。
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突破 java的applet小程序在浏览器中的权限,由于默认的applet权限控制不允许它访问操作系统级的一切。于是我们可以用我们数字证书来给applet签名,然后客户端收到该applet时,系统会自动查看给该applet签名的数字证书并提供给终端用户判定是否信认该数字证书,如果用户信认,则该applet便有了访问系统的权限。
Java中的keytool.exe可以用来创建数字证书,所有的数字证书是以一条一条(采用别名区别)的形式存入证书库的中,证书库中的一条证书包含该条证书的私钥,公钥和对应的数字证书的信息。证书库中的一条证书可以导出数字证书文件,数字证书文件只包括主体信息和对应的公钥。
每一个证书库是一个文件组成,它有访问密码,在首次创建时,它会自动生成证书库,并要求指定访问证书库的密码。
在创建证书的的时候,需要填写证书的一些信息和证书对应的私钥密码。这些信息包括 CN=xx,OU=xx,O=xx,L=xx,ST=xx,C=xx,它们的意思是:
CN(Common Name名字与姓氏)
OU(Organization Unit组织单位名称)
O(Organization组织名称)
L(Locality城市或区域名称)
ST(State州或省份名称)
C(Country国家名称)
可以采用交互式让工具提示输入以上信息,也可以采用参数
-dname "CN=xx,OU=xx,O=xx,L=xx,ST=xx,C=xx"来自动创建。
如下所示一句采用交互式创建一个证书,指定证书库为 abnerCALib ,创建别名为abnerCA 的一条证书,它指定用RSA算法生成,且指定密钥长度为 1024,证书有效期为3650天:
keytool -genkey -alias abnerCA -keypass 123456 -keyalg RSA -keysize 1024 -keystore abnerCALib -storepass s123456 -validity 3650
证书的显示
keytool �Clist �Ckeystore abnerCALib
将显示 abnerCALib证书库的的所有证书列表:如下图示:
新增一条证书到证书库并列出所有的证书列表
keytool -genkey -alias Li -keypass 123456 -keyalg RSA -keysize 1024 -keystore abnerCALib -storepass s123456 -validity 3650 -dname "CN=MOYI,OU=Aspire,O=aspire,L=Shenzheng,ST=guangdong,C=CN"
keytool �Clist �Ckeystore abnerCALib
显示证书的详细信息( -v参数)
keytool -list -v -alias abnerCA -keystore abnerCALib
将证书导出到证书文件
如: keytool -export -alias abnerCA -file abnerCA.cer -keystore abnerCALib
将把证书库 abnerCALib中的别名为abnerCA的证书导出到abnerCA.cer证书文件中,
它包含证书主体的信息及证书的公钥,不包括私钥,可以公开
上面导出的证书文件是以二进制编码文件,无法用文本编辑器正确显示,因此不利用公布证书,可以加上 -rfc参数以一种可打印的编者编码输出。
keytool -export -alias abnerCA -file abnerCA.cer -keystore abnerCALib -storepass 100200 �Crfc
这个命令在命令行中指定了证书库的访问密码,同时指定以可查看编码的方式输出。
3、通过证书文件查看证书的信息
通过命令 :keytool �Cprintcert �Cfile abnerCA.cer可以查看证书文件的信息。
也可以在 windows中双击产生的证书文件直接查看。
证书条目的删除
keytool的命令行参数-delete可以删除密钥库中的条目,如:
keytool -delete -alias abnerCA -keystore abnerCALib
这条命令将 abnerCALib库中的abnerCA这一条证书删除了。
证书条目口令的修改
如:
keytool �Ckeypasswd �Calias abnerCA �Ckeystore abnerCALib
可以以交互的方式修改 abnerCALib证书库中的条目为abnerCA的证书。
Keytool �Ckeypasswd �Calias abnerCA �Ckeypass 123456 �Cnew 200100 �Cstorepass 1002 00 �Ckeystore abnerCALib
这一行命令以非交互式的方式修改库中别名为 abnerCA的证书的密码为新密码123456,行中的200100是指该条证书的原密码, 1002 00是指证书库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