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Linux正式诞生 1977年unix分支BSD诞生 1991年Linux 0.02版本发布
1994年Linux1.0版本发布 1996年Linux2.0版本发布 2007年RHEL5.0版本发布
2010年11月RHEL6版本发布(RHEL相当与Fedora发布演变而成的稳定版本)
uname -r 查看内核版本号
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内核
X.YY.ZZ
X主版本号 YY次版本号 ZZ末版本号
YY为奇数 开发版本,增加新的功能
YY为偶数 稳定版本,修改错误
GNU:编写大量兼容与unix系统的可自由传播使用的软件用来替换unix系统中的商业软件
GPL:通用公共许可协议
允许以源代码的形式免费开放
发行软件可以执行复制、在开发、学习、修改与强化自由软件
不对使用自由软件的用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责任担保货承诺
可以出售(附带技术支持和服务)
LGPL:次级公共许可协议
如果你对遵循LGPL的软件进行调用,而不是包含则允许封闭源代码允许商业包装
RHEL5、CentOS、Suse、Debian、Fedora、Mandriva、Ubuntu、Red Flag(红旗)
/dev/xdyz
/dev 所有硬件设备存放目录 hdc(光驱)
x h(IDE硬盘) s(SCSI硬盘、包括SATA)
y a第一块硬盘 b第二块硬盘 c第三块硬盘 后面依次类推
z 代表分区号 1-4代表主分区 5代表第一个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最多有3个主分区1个逻辑分区
Ext2 Ext3(RHEL5默认,多了日志功能) Ext4(RHEL6高效的、优秀的、可靠的和极具特点的文件系统) Swap(物理内存的1-2倍,最大不超过2G:有足够的内存可以不用Swap分区) 支持windows的Fat、NTFS
/:根分区 Linux文件系统的起点 /home:普通用户的主目录
/bin:普通用户执行的命令 /sbin:管理员使用的命令 /root:管理员的主目录
/boot:Linux启动所需要的文件,grub内核引导文件 /dev:设备文件,键盘鼠标等
/usr:应用程序 /usr/src:源码包的存放路径 /etc:配置文件存放 /lib:库文件
/proc:虚拟文件系统(计算机内核的信息,CPU)不占用硬盘正式空间
/var/log:日志文件存放 /selinux:安全Linux,防火墙作用 /tmp:临时文件存放
/media:挂载点(redhat9.0里面使用的是/mnt)
/root/install.log 当前计算机安装的所有软件包
/root/anaconda-ks.cfg 当前计算机安装的指令
/etc/issue
模式:init3字符模式启动 init5图形界面启动 init1单用户模式启动
图形到字符模式的切换
真实服务器:Ctrl+alt+(F1-F6)
虚拟机切换:Ctrl+alt+shift+(F1-F6)
字符返回图形:Alt+F7
# 代表root $ 代表普通用户
当前用户查看:whoami
Linux任何设备都称为文件,并且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记住一定要使用Tab
关机:shutdown -h now init 0 poweroff halt -p shutdown -h +15 “系统将在15分钟后关机”
重启:shutdown -r now init 6 reboot
内存查看:free -m
#cal 08 2012 显示2012年8月的日历
#cal 1988 显示日历
#xclock &进程后台显示
#echo $PS1让Linux命令提示服显示出所有路径
#cd
#vim .bashrc 找到最后一行加入:
export PS1 = “[\u@\h \`pwd\`] \\$”
u用户 h主机 pwd当前工作目录 $普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