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V――IBM存储的未来?

自2008年1月IBM收购以色列的XIV公司后,有关XIV对于IBM高端存储产品线意义的争论就愈演愈烈。虽然,IBM公司在面对媒体的时候,始终强调,XIV和DS8000属于不同的定位。例如,XIV面向开放系统,而DS8000则占据大型机市场;XIV采用scale out架构,而DS8000采用scale in架构......类似不同,简直就让我们看到了两家不同存储原厂产品线之间的对比,这也不奇怪,毕竟XIV的创始人最早也是IBM在存储市场最大竞争对手的主导。这又一次表明,业界里即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一切都源自利益需求。
 
让我们回到有关XIV的探讨。IBM收购XIV,发布XIV系统(最早XIV公司的存储产品叫Nextra,而IBM直接采用了XIV这个原先的公司名),都是在业界对DS 8000产生诸多疑问的时刻。毕竟DS8000诞生五六年里,基本没有大产品更新,更别说升级换代了。这相对其竞争对手而言,简直匪夷所思。所以,XIV的出现,让人们对DS8000未来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怀疑。毕竟,皇位只有一个,其他永远只是辅臣。
 
我们可以理解IBM对XIV和DS8000作出的不同市场区隔,毕竟,从现阶段而言,XIV完全取代DS8000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市场,从用户来说都是不现实的,但EMC发布V-MAX告诉我们的是,这并非做不到,只是IBM愿不愿意去做而已。
 
说了那么多有关IBM高端产品内部纷争之后,我们来看看XIV本身。
 
IBM XIV的前面板,每个数据单元2U规格,容纳12块1TB SATA硬盘
作为XIV的董事长,Moshe Yanai无疑在存储业的历史上将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他一个人成就了两家公司的高端存储产品线(EMC的Symmetrix和IBM的XIV)。对XIV而言,其跟传统存储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粒度非常细的网格结构,数据通过这种粒度很细的网格结构,在系统里采用大规模并行计算。相对于传统的架构,在XIV系统中,没有集中化的内存,也没有集中化的大型控制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个小的模块组成的,它是把原来在用户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架构中松耦合的内存、CPU和磁盘紧耦合在一块,做成一个一个小的网格单元,通过网格单元高速互联、堆叠,形成群集计算或者群集存储相应能力。而每一个网格单元都可以看成是紧耦合的CPU处理能力、缓存能力加上磁盘存储能力的结合。这里面任何一个网格都是完全对等的结构,通过细粒度的数据分布,通过大规模的并行实现系统的高速的吞吐。
 
XIV的网格存储数据存储模式
这样做有非常多的优势,因为这牵扯到存储架构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scale out,这里我们不细说,以后会有专文描述。对于IBM来说,XIV将会呈现给用户非常多的优势,而不是如DS8000那般说无可说,比如易于管理,组织结构灵活、方便,这些基本是网格系统特性。而这些特性也为IBM不断针对用户需求提出不同的XIV变化带来了可能。在笔者采访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中国区XIV技术专家王晓冬时,他就介绍说,相对去年10月XIV发布时,今天的XIV起步门槛已经从原来的80TB降低到27TB,以6个单元为基本配置。如果用户有需求,可以从9、10、11一直到满配15个单元这样逐步去升级。
 
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XIV经理吴东寰和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中国区XIV技术专家王晓冬
所以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XIV经理吴东寰把这形象的比喻为“动车组”。传统的火车扩展容量,只是简单的搭载车厢,而动力性、稳定性以及扩展性都是由火车头决定的。而动车组的不同在于,每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来源,所以一旦扩充,将是整体性能的集体提升,而不是单一容量的提升。
我们会发现,6个单元27TB的基础配置XIV经济性并不如满配80TB的,但是吴东寰对此的解释是,从用户角度来看,一个中等用户所关心的是,不光有优异的产品性能,还需要一个可以接受的入门门槛。而XIV基本配置的27TB,恰恰满足了这个阶段用户的需求,这是IBM考察了用户需求后,针对性推出的解决方案。尽管从门槛来看的话,绝对采购成本降低了,可能相对成本不如那个多,但是给用户留下了扩充的空间,由于XIV是即插即用的。基本上用户在扩充的时候,就不像传统的存储要做很多重新部署的工作,要付出很多的人工成本,或者要把设备应用停下来,这些都不需要,这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用户的TCO。所以从这个角度看,27TB的XIV并不是提高了用户的成本,而是把用户需求向下扩展了。
这就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基本配置必须是6个单元,而从6到9之间不能是逐一递增,而必须是一次性升级到9个单元,之后才可以逐一递增呢?王晓东对此解释说,XIV系统内部因为跟外面的主机有一个互联的接口,叫interface module。当在6个模块的情况下,有3个接口是对外提供连接接口的,为了简化配置起见,在第一次配置的时候会把六个接口全部配全,而另外三个接口第二次必须全加上去,之后单独增加接口就没有问题。就目前而言,我们不断言这样做是否对用户来说是最优化的,毕竟无论是单独6个单元还是第二次9个单元的升级,事实上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分担了满配15个单元时的部分成本。
 
XIV的背板,下部就是六个单元的基本配置
无论如何,XIV相对传统存储产品来说是个架构上的革新,而且我们相信在未来几十年,XIV所采用的scale out架构将成为存储产业的又一主流架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XIV,IBM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