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利用VTP协议实现交换机 VLAN配置的一致性

利用VTP协议实现交换机 VLAN配置的一致性
试验地点:东郊校区二楼第三机房
试验设备:Catalyst 2950 三台(SW3、SW5、SW6)
试验目标:1、利用VTP协议实现交换机VLAN统一的配置
2、验证VTP协议的一些原理
试验原理:VTP是一种消息协议,它使用第二层帧,在全网的基础上管理VLAN的添加、删除和重命名,以实现VLAN配置的一致性。有了VTP,就可以在一台交换机上集中修改VLAN的配置,所做的修改会被自动传播到网络中的所有其它计算机上。
试验拓扑图:
clip_image002[1] Z
试验步骤:
一、 配置 SW3 为服务器( server )模式, SW5 SW6 为客户端( client )模式。验证 SW5 SW6 是否能够学习到 SW3 VLAN 信息。
1、配置SW3的F0/23,SW5的F0/23、F0/24以及SW6的F0/24号端口为trunk模式。(在所以的交换机之间必须启用中继模式)具体配置以SW5为例如下图
clip_image003[1]
2、设置SW3的VTP域名为benet.com,并设置其模式为服务器(server)模式,启用版本1(缺省值),启用VTP修剪功能(能够减少中继端口上不必要的广播信息量)。
clip_image004[1]
3、配置SW3的VLAN1的IP地址(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标示了VTP通告的具体位置)
clip_image005[1]
4、在SW3上配置vlan10,vlan20,vlan30用以说明SW5和SW6所学习的VLAN信息。
clip_image006[1]
5、配置SW5和SW6的VTP域名为benet.com,并启用V1版本(缺省值)以SW5为例,如下图所示:
clip_image007[1]
6、现在查看SW3、SW5、SW6上的VLAN配置信息是否一致。
以SW3和SW5为例说明,如下图所示:
clip_image009[1]
clip_image011[1]
clip_image013[1]
试验结果:SW5和SW6能够学习到SW3的VLAN信息(注意:不学习端口的划分)。
二、 验证 VTP 口令对 VTP 协议的影响
1、 配置SW3的VTP口令为123456,然后给SW3添加vlan100、vlan200、vlan300等信息。
clip_image014[1]
2、 检查SW3、SW5、SW6的VLAN信息是否一致。以SW3和SW6为例说明
clip_image016[1]
clip_image018[1]
3、 配置SW5和SW6的VTP密码为123456,看是否能学习到SW3的VLAN配置信息。以SW5为例,如下图所示:
clip_image020[1]
试验结果:只有在SW5和SW6上配置与SW3相同的密码才能够学习VTP通告,否则会被忽略。
三、 VTP 透明模式, VTP 口令设置与 V1,V2 版本的综合应用。
1、 保持所有交换机的VTP版本为V1,且口令不变。然后配置SW5的VTP模式为透明模式(transparent)。看SW6是否能够学习到SW3的VLAN信息。
clip_image021[1]
2、 保持SW5的VTP模式为透明模式,且口令不变。然后配置所有的交换机的VTP版本为V2。看SW6是否能够学习到SW3的VLAN信息。以SW3为例进行配置
clip_image022[1]
3、 保持SW5的VTP模式为透明模式,所有的交换机的VTP版本为V2。然后去掉所有VTP口令,看SW6是否能够学习到SW3的VLAN信息。
clip_image024[1]
4、 保持SW5的VTP模式为透明模式,所有的交换机的VTP版本为V2。然后去掉所有VTP口令,并设置SW5的VTP域名为123.com,看SW6是否能够学习到SW3的VLAN信息。
clip_image025[1]
试验结果:
1、          vtp 透明模式( SW5 )不学习 vtp 的信息,但可以转发收到的 vtp 通告。
2、          交换机为 VTP 透明模式时,不管域名和密码都进行转发。
3、          交换机为 VTP 透明模式时,只要域名相同就同步。
 
试验总结:
VTP协议是Cisco公司开发的专有协议,通过启用VTP协议可以保持VLAN配置的一致性,而且不容易出错,还可以通过管理单一交换机来管理整个与它相连的交换机,只要处于VTP服务器模式的交换机一修改,其它与之相连的处于同一个VTP域的交换机(其它配置正确)都能学习到来自VTP服务器交换机的通告,从而保证了VLAN信息的一致性。
本文出自 “ 【小诺滴网络技术课堂】”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dreamfire.blog.51cto.com/418026/120056
本文出自 51CTO.COM技术博客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