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硬盘分区规则与SuseLinux10安装

昨天装 SuseLinux10 ,在一台已经装了 Windows XP 的机子上装,因为不熟悉 linux 的分区规定导致误删除了 windows 的分区,丢失了重要数据, 郁闷之极。
 
Linux 的分区规定:
1.   Linux 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盘、光驱等 IDE SCSI 设备也不例外。 Linux 把各种 IDE 设备分配了一个由 hd 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种 SCSI 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 sd 前缀组成的文件。
2. 要进行分区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这就有可能是一块IDE硬盘或是一块SCSI硬盘。对于每一个硬盘(IDE SCSI)设备,Linux 分配了一个 1 16 的序列号码,这就代表了这块硬盘上面的分区号码。  
例如,第一个 IDE 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在 Linux 下面映射的就是 hda1,第二个分区就称作是 hda2。对于 SCSI 硬盘则是 sda1sdb1 等。 (我装SuseLinux的时候,在Expert Paritioner中有四个分区,我给删了,没想到影响到了机子中本来装的windows系统。)
3.   Linux 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 4 个主分区(其中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 4 个。 对于早期的 DOS Windows 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 操作系统 的,因此每一个 操作系统 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
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
以第一个 IDE 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 hda1 hda2 hda3 hda4 ,而逻辑分区占用了 hda5 hda16 12 个号码。
因此, Linux 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 个分区。
对于逻辑分区, Linux 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 DOS Windows 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是主分区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扩展分区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分区模式,但不能用来作为 操作系统 的引导。 除去上面这些各种分区的差别,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把它们一视同仁了。
 
4.  对于每一个 Linux 分区来讲,分区的大小和分区的类型是最主要的指标。容量的大小很容易理解。分区的类型规定了这个分区上面的文件系统的格式。 Linux 支持多种的文件系统格式,其中包含了我们熟悉的 FAT32 FAT16 NTFS HP-UX ,以及各种 Linux 特有的 Linux Native Linux Swap 分区类型。在 Linux 系统中,可以通过分区类型号码来区别这些不同类型的分区。
     
(还是下面这段通俗一点:)    
        在Linux下,硬盘是一个设备,实际上Linux下什么都是设备。对于IDE硬盘而言,Linux认为存在四个设备,对应于IDE的四个位置接的设备。如果装过机器我们知道主板上有两个槽,IDE0和IDE1,每个槽上能挂两个设备,主盘和从盘,这些盘可以是硬盘可以是光驱。那么Linux是怎么认为这些设备的呢?在Linux下,这些设备用/dev/hdx来标示。IDE0上的主盘就是/dev/hda,从盘就是hdb,依此类推,如果可以有多个IDE槽就可以延续到hde hdf等。总之每条硬盘线上接的设备都被Linux认为是一个/dev/hdx设备。如果你的机器是IDE0槽上的主盘是硬盘,那它就是hda,如果IDE1的槽上主盘是一个光驱,那它就是hdc。在windows下fdisk是对"硬盘1","硬盘2"进行操作,而linux下的fdisk就是对/dev/hda,/dev/hdb等进行操作。这样做很灵活,很直观,不是么?
  那么Linux下怎么看分区呢?Linux下的分区概念是,硬盘上的每个分区也是一个设备(又来了)。他们的标志是/dev/hdxy,其中hdx根前面一样表示哪个硬盘,y表示第几个分区。以hda为例。hda1就是第一个分区,hda4就是第四个分区位置。逻辑分区从hda5开始。所以刚才那个例子中,Linux看来就是hda有10G。hda1是主分区,格式是indows。hda2是扩展分区,在它上划出了hda5和hda6,格式是windows。hda还有2G剩余空间可以继续建立hda3和hda4。注意因为hda2空间已经被划分完,所以无法再建立逻辑分区。
 
  下面具体说我那个机子在 Suselinux10 下的分区(感谢秋香哥的技术支持,雨寒的文章,网上的其他资料):
 
机子硬盘是 80G ,内存 512.
 
我想分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里再进行其他分区。
第一个主分区是交换分区,秋香哥的建议是大小为 1G 。网上其他资料说是 swap 的大小为物理内存的 1.5 倍。秋香哥是权威,我就设置成了 1G
 
第二个主分区是根分区。一般是 1G 就够了,但是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在问根分区不断的被填满,就设置了 10G ,以后碰到问题再说吧。
 
第三个主分区是 /home ,是用户主目录所在位置。
 
第四个分区是扩展分区(这里我创建了一些单独数据分区,一般把 /usr  /var /opt 这几个单独做成分区) .
文件系统都用 re 的。
好了,点击开始安装。。。 。。。
 
对于已经安装了 Windows 的机器,可以在 Linux 安装程序里删除一个 windows 的分区,一般而言是一个逻辑分区(你不会想删除 C: 盘吧),然后在它的空间里建立 Linux 的分区。 Linux / 可以是主分区可以是逻辑分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8G 的问题。我想你也许听说过 8G ,到底 8G 是什么呢?具体问题比较复杂,简单说就是不能把 Linux / 分区 mount 到一个硬盘 8G 以后的分区上。所以如果你的硬盘有 16G ,前 6G 已经分给 C: 盘,后里面是两个 5G D: E: 盘,纳闷你就得把 D 盘分区删除建立 Linux 分区而不是 E 盘,因为 E 盘已经在 8G 以后了。 8G 以后安装 Linux 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无法启动。当然这个是有解决办法的,但是在新手的状态我还是建议尽量按照最简单情况作,将来熟了再练习其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区,linux,职场,休闲,SuseLinu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