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 发展 8 效率 web服务 如何学习

Web服务的方式有哪几种 面向服务架构的技术

  • SOAP - 一个基于 XML 可扩展消息信封格式,需同时绑定一个传输用协议。这个协议通常是 HTTP 或 HTTPS,也可以是 SMTP 或 XMPP。
  • WSDL - 一个 XML 格式文档,用以描述服务端口访问方式和使用协议的细节。通常用来辅助生成服务器和客户端代码及配置信息。
  • UDDI - 一个用来发布和搜索 Web服务的协议,应用程序可借由此协议在设计或运行时找到目标 Web 服务。

W3C 负责 XML、SOAP 及 WSDL;OASIS 负责 UDDI。

Web 服务有三种手段:远程过程调用(RPC),面向服务架构(SOA)以及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

在构建和使用Web Service时,主要用到一下几个关键的技术和原则:
1),XML:描述数据的标准方法。
2),SOAP:表示信息交换的协议。
3),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

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关注程序员群体的健康问题

 

搞技术的朋友们,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大家心里很清楚:有几个城市的工资可以和房价一样的,有几个搞IT的可以活很滋润的的,又有几个IT人员可以抽时间陪家人,找老婆的,又有几个可以再IT中混出点名堂的,又有几个可以IT创业成功的。 

 

说的不好听一点:搞技术的人员很多的都是处于IT食物链的底层。

每每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之前很多搞技术朋友在转型之前对我说的:哥们,搞技术就是死路一条,并且死路的很快!又想起之前和我认识的搞销售的朋友对我说的:我们公司的IT部门的搞技术的人很贱,给他们一点钱,他们就可以在哪里拼死拼活,而且加班,训斥他们,他们不敢反抗!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真不是瞎说的。如果你自己不把自己看重,没有人看重你;如果你自己不把自己看人,别人更加不把你当人;如果你自己都不珍惜自己,死神就开始向你招手了! 

有人说:把技术搞的非常非常牛X,那就工资高了!说的不好听一点:有几个公司要技术很牛X的?技术牛X不等于高工资!技术再牛X,人都没了,有什么用? 钱这个东西,真的急不来! 

活在当下,钱固然重要,但是想想曾经自己没有钱的日子,过的也很开心。那时候,穷的真没有钱吃饭,每天就和老婆吃挂面,每天的开销一共5元不到,如果有点青菜吃,那就是高兴的不得了的事情,如果有肉吃,那就是天降横财了… 

活在当前,不要认为身边的一切都是无所谓,真正的到了那一天,什么都迟了。有个朋友说的好:我们真的不敢保证,白天出门上班,晚上就可以一定平安回来!

 

 

 

为什么国内软件开发比国外要落后那么多 国内外软件开发上的差距与分析

 

一件事情的成败大致可以用四个维度去考量:

 

  • 有没有意识去做?-->创新
  • 有没有能力去做
  • 有没有时间去做?-->环境
  • 有没有动力持续去做?-->意愿和环境

 

排除第二点能力之外,其余三点可以大致概括为:勇为天下先的意识(创新)和创新得以生长的泥土(意愿和环境)。这几者彼此影响,不可分割。

一提创新,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其瓶颈是没有想法,进而认为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意识问题。但这很可能是错的,就我自身的观感,程序员这个群体里,现实的情形应该是想法很多,但受种种制约,实践下来的不多。

现实的需要激发了创新,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场所和养分,脱离实际需要的创新是走不远的。这似乎只能寄希望于本土软件企业的崛起,为程序员提供相应的环境(时间+实践创新的场所),接下来如果程序员这个群体再有实践自身追求的意愿,那么事情将会改观。

做技术需要了解的行业现状与个人规划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要是有的话,救世主就是你自己

一般对于一个职业的Coder来说主要薪水主要有三个部分。月薪水,项目奖金和一些年终奖福利这里。部分高端的职位有年底分红和奖金。当然还有一些 有单子赚外快。这个范围大概在月薪2K-32K之内。当然据说在这个之上的也有不过我没见过。对于只是工作得来的薪资来说这个算是中上。有人不信,我有个 亲戚在中央工作的一些公务员也就这个水平。技术人员一般薪资稳定,所以就缺少一些激情文化。在这个CPI,房价一路狂奔的年代,这点也能买房子,不过还清 差不多要脱一层皮,再加上户口社保以及养老医疗等诸多的问题,大家都很浮躁。

其实觉得浮躁也没什么,主要就是浮躁的心态有了大量不成型的开发,同时就是很多人为了接单就导致了几百块钱做一个站。还有大量的半成品单。

我觉得这些都比较缺脑子。做完了一个单然后就没了,下个客户还要自己再去找再辛苦的去做,什么时候才是头啊。。。在四五年前的时候我也接单,不过做了最后 也就留下了一两个吧,其中有一个是钢铁公司的,后来四年时间几乎所有的需求都是给我来实现并且是先付全款的那种。培养一个优质的客户很重要,特别在你一无 所有的时候。在盲目的时候就专心的专注一个客户一个产品并辅助他们盈利这个就是你的职责。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拒绝。拒绝掉无用的单,劣质的单,劣质的团队,劣质的开发公司。即使那有让你赖以生存的薪水或者让你安逸的职位。技术的黄金时间在 二十五到三十岁之间,他们给你的薪水是你的全部,但是你却用的是你最宝贵最黄金的时间去消耗的。在这个时候要学会立即拒绝。你一个月多赚3~5K真的没有 任何意义。找点能够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地方。要知道你的身价价值百万。别到老了还是一个Coder,那时候就是人间悲剧。

 在两年前自己是一个技术类的开发主管。团队很小,下面有很多人在上班的时候都做单,那时候我也一直都让他们去自己接做外单。作为一个年轻的开发人员没有足 够的项目开发的时候就去接单吧。接了许许多多项目和单之后你的开发思维基础代码能力都会越来越成熟。并且也会有足够的现金来让你有着开发的动力,这样绝对 是个好事情。而超过了二十六岁就要避免这样的行为。需要更多的是专注。专注到一点,专注到行业的解决方案以及整体代码和更细致并且卓有成效的产品解决方 案。

然后就是投资了。没太多的现金的时候要学会代码的投资。玩玩股票,慢慢的培育一件自己的核心产品,开个网店做点国外的外包,交点朋友,找老婆,打游戏,做产品,社交,旅游都行。做点自己喜欢做的有前途的事情。别老是闷着。没意思。闷成了呆鸟又没钱就更找不到女友了。

 年轻的人就干年轻的事情,干点有前途的事情,等老了就去耐心的工作。别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说实在的赚钱也不差那点。上班准时到下班就闪,有个良好的工 作状态早晚都会赚到钱的。你现在用一年加班的钱或许在你四十岁的时候一个月就赚到了。前者你浪费了一年,后者节省了十一个月。学能点,虽然这种能有时候知 道自己是阿Q。不过还要Q点。活着就那点意义。一切开心就好。

 

工作之外别忘记找老婆了。老婆为大。找个好老婆能够让你少奋斗十年。她会和你一起受穷也会和你一起幸福。别说没钱找不到女友,还是有很多女人愿意拿自己的青春来赌明天的。那个和你一起住筒子楼一起挤公交地铁的人才是你一生最值得追求的,那样的她是你最衷心的追随者。
 
别用穷怕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做技术一般工作都很稳定。月月赚钱的。别太担心以后什么,2012过了再说吧。没工作就接单,单子太多也好接。郁闷的时候就看下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做个心理强大的人。
 
还有就是关于职位与能力的问题。《论语》中有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站在职业的角度,大概意思就是说: 不担心没有自己的职位,担心自己有没有可以胜任 该职位的能力。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下,自己的能力。即使你获得了这个职位,你还要考虑如何通过有所作为而巩固自己的职位赢得他人的认可。有时 候,我们需要认真的并且是客观的去剖析一下自己,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认清自己,也许你会明白很多东西!
 

大脑的信息获取特点与记忆模式 人类的沟通模式

我们的大脑透过五官接收到外在的事件,然后,我们的大脑会自动的对这些所接收的数据(事件)进行处理。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会自动的进行删减、扭曲和一般化。

 

比如有一个女孩子谈了三次恋爱,三次都被男孩子甩了。于是,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那么,这里就是在一般化了。也就是把具体的事情放大至含盖所有事情。

 

一些父母在孩子考试几次不及格后,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适合于学习某学科或者是笨的、或者说是不如别的孩子的感觉。这都是在一般化。我们的信念就是一般化的最好的例子。

 

一般化的好处是令到我们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比如我第一次吃桔子知道要剥了皮才能吃,以后看到和桔子差不多样子的水果就知道要剥了皮才能吃。这样,我就不用每次都要去学习这个东东是需要剥皮吃 还是直接吃。但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把具体的事情过度的概括化了,有时就会期望将来的情况也会像原来的总结那样。比如:守株待免。同时我们在某一件事时,总 结出了正确的一般化判断,却忽略了凡事总有例外,因此减少了可能性。比如南方的金桔就是不用剥了皮就可以吃的。

 

 

 

编码工作会逐渐消亡吗?  编码方向 处理新问题,编码是本质,组装是辅助

软件开发会越来越像一种组装工作
对各种已有问题,我们总是可以抽象出特定的模块来处理他们。如果只是重复的处理已有的问题,那么组装就是本质特征,编码确实会消亡。但反过来想 如果处理新问题是主流和核心,那么编码就是本质,组装就是一种辅助。
 
 

31个让你变聪明的有效方法 你值得去为此尝试

Take Tae Kwon Do:练习跆拳道,或跳跳舞,打打壁球什么的。科学证明,适当运动对大脑的养护是相当有益滴;
Download the TED App:下载TED程序,TED是技术、娱乐、设计三个词的缩写,它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每次的 TED 大会都会有很多科技创意出现。官方分别提供了iOS和Andriod版本的程序,你如果想在坐地铁的时间里学点东西,来个思维大碰撞,就赶紧去下载吧,感 谢作者的推荐!
Go to a Literary Festival: 去逛逛文学节;
Build a ‘Memory Palace’ 创造一个“记忆宫殿”
Eat Dark Chocolate :吃黑巧克力。它并不能提升你的IQ,但它含有一种能增进记忆的黄酮,另外别忘了配上一小杯红酒——这是另一个富含黄酮的来源。
Eat Yogurt:喝酸奶。研究表明,酸奶中的益生菌群不仅对肠胃有益,对大脑也颇有好处。在用小白鼠进行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常喝酸奶的小白鼠更加淡定
Hydrate :补水。注意,脱水会使大脑工作更吃力,而且可能会抑制大脑的规能力;
Visit MoMa:参观艺术展;
lay an Instrument :演奏乐器;
Become an Expert :成为专家。精通一项你真正喜欢的工作,这样当你在做这项工作时,你的大脑会更具效率。
Write Reviews Online :在网上写评论。将你的意见写出来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
Get Out of Town:出去走走,离开城市 ,和大自然接触,这会帮助你的大脑得到恢复。
 

缩小与牛人的差距,让自己也变成牛人 总结、学习与时间管理

去不去总结,会不会总结是同起点决胜的关键性因素

上面说了人与人的能力差不了多少,那么为什么同样没有基础的两个人学习新的知识会有学的好与学的不好之分呢?这里我想说的是----总结!

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总结”是什么?

宏观上说,总结就是把整个知识的体系变成自己的。举个例子:别人的代码很难看懂,但是自己的代码就很容易看懂。原因很简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自己当 然熟悉,实现过程以及函数的调用自己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如果是别人写的就要好好费费心思看上一看了。学知识也是如此,把别人的知识架构弄清楚,或者把别人 的知识放到自己的知识架构中,于是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很熟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知识“学会了”。

微观上说,总结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说白了……”以及“换句话说……”后面省略号所指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这么一个感触:当你学高数或者数学分析的时 候,如果去扣定理那么必定头大。但是如果是别人把定理用大白话给你讲一遍你便会觉得豁然开朗。微观上(比如某个定理,某个技术)的总结就是把那些看起来晦 涩难懂的描述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话,让自己更好的理解与运用。

总结,一言以蔽之:把别人的知识另存为自己的就叫总结。

对于时间管理是否给予足够的重视

上面的两点是“大牛”之所以成为“大牛”的重要原因,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减小与“大牛”的差距,更自信的说就是我们如何成为大牛!?

首先背后的努力这方面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为过去,在别人发奋努力的时候我们已经让时间白白的流走了。其次总结的功夫也不是一 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抓紧每分每秒开始我们自己“背后的努力”,养成总结的好习惯。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打磨,光阴的锤炼,也就是 说如果你现在不是大牛,那么要想以后成为“大牛”《时间管理》就是第一门课程。

关于时间管理想说的有以下两点

大块儿的时间不必多说需要认认真真的管理。经济学上有投入与收益的定义,个人认为学习上同样也存在投入与收益之说。学习一门知识,投入了金钱、投入 了时间(这是关键,毕竟千金散尽还复来嘛)要的就是达到某种效果,即我们所说的收益。但是我们往往都是投入了没有收益,或者收益很少。究其原因无非是三心 二意,效率低下等等。干着这件事脑子里想着另外一件事,更有甚者就和狗熊掰棒子一样,每件事都干一点到头来哪件都没有干完。这样的时间管理怎能有收益?

建议:管理自己的大块儿时间,一次只干一件事,这件事一定是相对而言最重要的,最紧急的。

零碎的边角时间也应该予以重视。看过刘未鹏《暗时间》的人都应该清楚,如果两个人总时间相等,那么区分两人水平的就是对“暗时间”的利用。(具体参考刘未鹏的《暗时间》一书)。这就是告诉我们,重视别人重视的最多你会和别人一样,重视无论别人重不重视的你将超越别人。零碎的时间一样可以用来思考,用来学习,看你去如何对待他们了。

每次给自己制定计划看看完成的情况,然后下次再制定的时候逐渐调整计划所需的时间长短。时间管理不是意味着一定要在某个时间段之内完成什么,而是努力使自 己的时间达到最大化的利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计划那么工作或者学习的效率会更低,从这方面来看你就会发现只要是去管理时间,只要是去定计划都是一种进步的 表现。

 

时间管理: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

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

一、做你真正感兴趣、与自己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

我发现我的"生产力"和我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如果面对我没有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掉40%的时间,但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100%的时间而得到200%的效果。

要在工作上奋发图强,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改变你的状态的关键是心理而不是生理上的问题。真正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你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渴望、一种意志。

二、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

三、使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

如果你做了上面的时间统计,你一定发现每天有很多时间流失掉了,例如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等,可以用来背单字、打电话、温习功课等。现在随时随地都能上网,所以没有任何借口再发呆一次。

四、要事为先。每天一大早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当天一定要能够做完。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要理解急事不等于重要的事情。每天除了办又急又重要的事情外,一定要注意不要成为急事的奴隶。

五、要有纪律。

有的年轻人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其实,换个说法就是"学习没有被排上优先级次序"。

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而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它小石和砂却可以慢慢渗入。

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事情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

六.运用80%—20%原则。

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效率。

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专心的工作上。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需要头脑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要把握一天中 20%的最高效时间(有些人是早晨,也有些人是下午和晚上;除了时间之外,还要看你的心态,血糖的高低,休息是否足够等综合考量),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 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七.平衡工作和家庭。

我对于家庭的时间分配是用下列的原则:

  • 划清界限、言出必行——对家人做出承诺后,而且一定要做到,但是希望其他时间得到谅解。制定较低的期望值以免造成失望。
  • 忙中偷闲——不要一投入工作就忽视了家人,有时10分钟的体贴比10小时的陪伴还更受用。
  • 闲中偷忙——学会怎么利用时间碎片。例如:家人没起床的时候,你就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做你需要的工作。
  • 注重有质量的时间(quality time)——时间不是每一分钟都是一样的,有时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坐在旁边上网就可以了。要记得家人平时为你牺牲很多,度假、周末是你补偿的机会。

 

不要执着于流量而忽视了网站的盈利模式

别让流量害了互联网
什么样的网站流量对他特别重要,个人认为那种依靠网络广告生存,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媒体的网站流量对它就特别重要。但即使是这样的网站,盈利能力也是首要衡量指标。
 
 

互联网产品生存秘诀:关注市场需求功能总是会失去活力,而人们的需求将永存

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

 

 

心如止水的程序员注意力100%集中在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心如止水的程序员更倾向于长期的幸福感和生产率。他有能力高度集中注意力,关注目标。

  1. 不要分心
  2. 短暂的休息

 

 

项目会走向失败的一些征兆你需要意识到这些征兆

 

 一、需求如空中漂浮的羽毛

二、职责不清、人浮于事

三、令行不止

四、人心散了

五、领导干预过多

六、人员成分复杂

七、追赶项目进度

 

 

 

从软件开发的特性看程序员的职业生涯路线 学会积累,或走向两端

 

先看看其它传统的技术行业,比如律师,财务,文学,书法,绘画,医生,建筑,航空航天,等等。除了软件技术行业,其它的统称“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特点就是变化不太大,至少不会在你的一生当中,有巨大的变化。年轻时候学的,老了一样用的上。越老越吃香。但是软件行业不一样,发展速度超快,10年是完全不一样了,一般2,3年技术就会发展更新一代。快,不仅仅只是软件行业的唯一特点,还有另一特点也非常的奇葩,就是“零成本复制”。

怎么解释上面这句话呢?用实例,比如一个建筑工程师和一个软件工程师:

  • 建筑工程师,做的越多,技术越精,十年前建大楼,十年后还是建大楼,而不是建月球基地。其知识技能比较容易积累。
  • 软件工程师,十年前用VB写小型管理软件,十年后用hadoop搞大数据,技术完全发生了变化,十年前掌握的VB基本被废。唯一的优势就是有原来的基础学新的技术能更快一点,当然也有人会因为原有的技术及思维模式,更难接受新技术。

这个特点,让从业者的知识积累变得用处不太大。

第二个特点,可以这么理解:

  • 建筑工程师,建完了央视大楼,还有人民日报大楼可以建,还是同样的技术,还是同样的价格。能把同样的东西,反复出售。
  • 软件工程师,写完一个类库后,下次就不用再重写一遍了,直接复用就成,最糟糕的一点就是,一厉害的软件工程师,写完一类库后,其它100万个软件工程师都不用再写了,直接复用别人的。当然,不用再写了,也就没有钱赚没有工资拿了。

以前看过一个传奇程序员的故事:

他做软件开发已经几十年,积累的代码/类库都整理好放在一个随身带的硬盘里,要开发什么软件或项目的时候,就直接从硬盘里快出调出程序类库进行组 装。据说一个几十人的团队需要个把月才能完成的项目,他一个人一天就能组装出来。他调侃说,要是哪天硬盘丢了,他可能就要改行了。

所以,不考虑转行的情况下,技术复杂度,其实是软件工程师最好的朋友,掌握那些有一定门槛的,变化不太剧烈的技术,或者有前瞻性的技术,是打持久战的不二法门。

当然,复杂度阻挡了一大批从业者进入,形成门槛,如果顶不住复杂度,怎么办?还有另一个方向,就是接地气。避开技术的激烈变化这一劣势,上传统业务 这一稳定的贼船,其实就是使用技术,比如在某个行业里深挖,象业务人员一样熟悉这行业的业务,那技术只是使用。另一个就是做技术的最前端,变化最激烈的这 一部分。

这怎么说?因为最前端,比如用户端,变化最激烈,所以总有活干,用户界面,界面设计,产品设计,软件测试,这些最前端的东西,变化相当迅速,但对技术的要求不高,用户最看得见效果,所以总有钱赚。

由此可见,软件工程师的技术道路,应该走两极,要么走门槛极高,变化不大的底层级,要么走和用户业务最接近,变化最大的最前端级,其职业道路都比较长远。

简而言之,要么像那个传奇程序员一样学会积累自己的代码与类库,或着走向底层研发/用户界面这两端。中间级高不成低不就的研发,是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那个层次的人,总是在嚷嚷“三十多岁挨踢”之类的话。

 

 

如何打造一个轻松休闲的技术团队氛围 营造google气氛

 1. 降低“身价”,增加亲和力

2. 告知领导职责

告诉员工,领导的职责就是来帮助员工的,是帮助员工提高绩效,完成公司业绩的辅助人员。因为领导的业绩大部分是要靠团队来完成的,而不是领导完成的。领导就像水电气的提供者一样,没有领导的特殊地位,只是公司内组织结构上的一个职位而已,和大家是一样的。他是协调者,问题的调节员。

进一步拉近员工的同时,让员工明白,出现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找到领导,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承担,或者隐瞒,等待问题自己过去。领导就是处理这些事情的,那么出现事情的时候,自然可以找到领导。

3. 告诉容错底线

告知员工,自己容错的底线不是你犯了错误,而是犯了错误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告诉员工,自己对待问题的态度是和员工站在一起,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进行惩罚。

4. 蓄水池 ,发现员工的能力点,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在分享时给与指导和建议。在做了几次之后,就已经有人主动进行知识分享交流,这时候的技术分享氛围已经活跃起来了。当时把这个活动叫做蓄水池计划,每个人都往池子里面蓄水,我们整体的水平就会水涨船高,随之上涨。

5. google计划 探索提高效率和与工作未来相关的技术探索,比如插件开发,自动化脚本研究,业务相关性探索等。发现整体效果较好,因为探索的内容可以得到反馈,并且可以得 到应用的时候,可以很大的鼓舞员工心态,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同时也使员工产生与众不同的自豪感,可以增强产生更高更好质量的产品的奋斗目标。

6. 员工角度考虑问题

程序员成长方向问与答 技术人员成长的烦恼

  • 有兴趣,买书后会看、会思考;做项目时会总结。 
  • 有兴趣,就会勤奋、专注、有耐心。 
  • 有兴趣,就会不断总结方法。而方法,是提升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关于表达能力 

问:我感觉自己和同事交流时,总表达不清自己的观点,我怎样提升自己的口才? 

答:这个和口才没多大关系,深刻理解了问题的本质,表达自然会流畅。

关于浮躁 

问:我最近看什么都没耐心,看东西也总是似懂非懂,是不是我太浮躁了? 

答:人的心态,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宁静、浮躁再到宁静静,你现在处于浮躁期很正常。 你上学时,一学期啥都不做,只学10本书,自然心很静。现在,要看的东西很多,你驾驭不了,自然会无所适从。坚持几年,各知识点都梳理差不多,学习方法也成熟了,你自然会静下来。

关于遗忘 

问:我现在学什么都容易忘记,很有挫败感,究竟怎么了? 

答:打个比方,你将200颗五颜六色的玻璃珠丢到桶里,你要随便找出某一颗,是不是很难?如果按颜色穿成20串呢?如果再用一根横线,将20串再串起来呢?是不是再找起来很容易。 

学习有个过程,从点到线到网,你现在处于点的积累阶段。积累一定程度,要串起来就很快,那时,你会有顿悟和触类旁通的感觉。 耐心等待吧。

关于学习的梯度 

问:我想成为技术大牛,但我感觉业务很重要,以后还想搞管理,我该怎么做? 

答:你现在才大学毕业一年,忘记业务和管理吧,专心搞技术。 如果你现在就专注业务,你会发现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如果你现在就专注管理,你会发现,原来技术可以请人做,原来领导只关注进度和预算,于是你的技术可能会踌躇不前。 

技术需要一种偏执和狂热,去努力修炼,它是你以后转向业务和管理的基础,敲门砖。

关于技术含量 

问:我现在做外包项目,没啥技术含量,学不到东西,咋办? 

答:最没技术含量的,是做对日外包的Coding,jsp命名都是101.jsp、215.jsp,方法名也替你写好了。 但我见过从中走出的大牛,别人一周花3天干完活,其它时间研究日本人写的框架和设计文档。 软件开发这行很特殊,没有人可以限制你腾飞的冲动。

关于技术更新速度 

问:IT技术变化太快,半年不学习就更不上时代了,好累啊。 

答:当你学习EJB/RMI、CORBA、DCOM、SOAP/REST、DWR/JsonRPC时,你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根源于古老的RPC,对Windows RPC漏洞不陌生吧?把RPC原理彻底搞懂,这些技术就学起来很快。 

关于阅读框架源码 

问:我看很多框架动辄上10万行代码,我看一点,实在看不懂就放弃了,你当时是怎么看的? 

答:不要先钻进代码堆,而是了解设计。比如,struts核心是Command模式,JBPM思想是Graph Oriented Programming,两个框架的内核都不到2000行,几个核心类搞懂了,其它类都是顺藤摸瓜。 

提示:了解设计,先研究包结构,如继承关系。

 

PMP关于项目组织结构的知识  怎样的项目结构才合适

一. 项目型:将所有的能兵强将集结在一起,财务部、业务部、IT管理部等的精英们脱离原有的岗位。形成一个正 式的部门,并由项目经理领导。这样的优势是项目经理的权利很强、资源充足,所有的项目经理都希望有这样的团队。但是就公司而言,单独团队对公司整体资源的 浪费,是显而易见的;对被抽调的个人而言,脱离了原有的岗位。待项目结束之后,精英们将无家可归。(我就亲眼见过无家可归的人,某很有负罪感)

 二. 职能型:对于项目经理来说,这种情况可是最惨淡的了,无权无资源彻底杯具了。所有项目人员还在属部门里 面供职,仅仅花费小部分的时间来处理项目的事情。特别他们还有相应的职能经理,这样的双重管理,对于项目来说是最可怕的了。当然好处也是有的,就公司来 说。为这个项目消耗的资源不是很多。个人来说,还在自己的萝卜坑里面。

 三. 矩阵型:可能是最微妙的组织关系了,分为弱矩阵,平衡矩阵,强矩阵。那么这个强、弱、平衡关系是如何界定的呢。就是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的权利的强弱关系决定;

  • 项目经理>职能经理=强矩阵
  • 项目经理=职能经理=平衡矩阵
  • 项目经理 < 职能经理=弱矩阵

弱矩阵(Weak Matrix)、平衡矩阵(Balanced Matrix)、强矩阵(Strong Matrix)是矩阵型组织的三类细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职能经理与项目经理之间的权力大小。职能经理与项目经理之间的权力基本相等时是平衡矩阵,两个极 端分别是弱矩阵和强矩阵。

 

XML,WSDL,SOAP,JSON的关系及区别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ECMAScript的一个子集。

效率由心生,快速提高工作效率秘诀 现代人都很忙,但忙的可能没有效率

 

也许你不相信,提升工作效率的最后一点是彻底放松,休息。你放松了,休息好了,就能有效率。相反,连续加班,持续高压,这种工作效率是不可持续的。工作是 一项长跑,不是50米冲刺。一次彻底的放松,才能更有精力去工作。这样的事情很常见,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彻底放松?我推荐几个:冥想(静 坐)、和知心朋友聊天、散步、音乐、旅行.... 所有最适合自己的让你最放松的放松就可以了。休假的时候,就彻底忘记工作,告诉自己:"工作是忙不完的,没有你,公司还是一样转动,也许还转的更快呢!高 效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省出时间来享受生活么"

 

 

我如何学习:开篇 先提升下肾上腺素

 

  1. 跟随好奇心。生活并非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追求一个完美解只能让你功利并狭窄的阅读、跟随那些有限的足迹。而世界在变化,等真正明白自己所需时,搞不好时代已经过去。引导你进入学习的,不应该是责任、压力任何外在的东西,应该是你的好奇心。
  2. 不要停。刨掉一半左右的水分,大概是10万行,平均下来每天都写100行代码,365天不停的,写了三年。
  3. 以美之名。我们内心知道,有更好的东西。但这种诉求却常常被妥协。直到,我们真正见到美好的东西。
  4. 对手不在身边。但如果你不幸的待在一个在你看来周围人速度慢的像乌龟一样的团队时——处于种种原因你还不想离开——幸运的是作为软件从业者,你的竞争空间,永远是全世界。你有无数种方式获取最新的技术知识,也有极其廉价的手段将自己的知识发布出去。
  5. 超越,或者创新。一旦你开始抄袭,你就被抄袭对象牵着走了。任何时候你都被挂着复制者的影子。
  6. 拥抱冲突。当冲突来临而自己又没有处理好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这方面能力的欠缺。无论这是什么,不要逃避,不要迂回,等冲突那一刹那的情绪过去,冷静下来,仔细考虑自己到底缺少什么。

 

我如何学习:追随好奇心 好奇心能让你全面学习

  1. 跟随好奇心:拥有选择比什么都重要
  2. 不要停:协调具体的练习与大脑的各种思考,始终保持联系
  3. 以美之名:创造美好,而不将就
  4. 对手是这个世界:如果认为对手在公司,那么你只能成为出色的员工
  5. 艺术的境界在于超越:找出为什么喜欢
  6. 拥抱合作: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宅就是浪费生命

作为IT工作中的人,保持好奇心的方式有很多。我自己的方式:

  • 订阅足够的Blog,并保持每天5万字以上的阅读量(以1000字每篇来计算,大约50篇;以500字计算,大约100篇)(女生似乎天生对明星八卦充满好奇心,这种方式也是她们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的基础,如果我们称“明星八卦”也是一门学问的话)。
  • 不要读同一类的——那样很快就疲倦了,订阅不同种类的信息,最好有艺术类的,Flickr中的interesting就不错(用iPad, Flipboard)。
  • 每天写一点程序。
  • 最重要的是:当看到某个信息有兴趣的时候——不要停下来,追随,一直到信息的源头。就像你发现了某个新奇宝物留下的痕迹一样,跟随者这些痕迹,直 到找到这个宝物。这个过程会很长,甚至有时候不会太愉快,但这才是将好奇心变成一种学习本能的过程。例如,很久以前Google Wave出现的时候,在某个新闻源看到了介绍,于是一直追踪下去,最后读完了Google Wave的消息设计规范。虽然Wave最后关门大吉,但他的设计给了后续许多项目带来灵感。
  • 生活中也采取同样的策略——发现新的生活方式、菜谱、餐馆、城市、酒吧,心中一动的时候,不要停下,跟随好奇心,直到探个明白为止。
  • 很多人需要推荐——在我看来完全不必,选择推荐意味着放弃自己去寻找的过程。

我如何学习: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 持续学习能让你产生质变

好奇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它往往容易沦为一时的兴趣而无法长久。人天生的惰性,以及这个时代存在的各种选择,许多时候大脑潜意识的选择了容易做到的事情。你顺其自然,你认为这是选择,其实是妥协。只有持续不断的练习,才能过积攒数量,最终达到质变。没有神奇的东西,甚至醍醐灌顶的那一刻都从来不会来临,只是在努力的追求过程中,外界看待你的眼光会从俯视,到平视,到仰视,到只能佩服而无法直视。

我如何学习:以美之名保证你的工作产出自己能满意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追求更美的结果。不要将结果停留在能工作的层面上,要将结果真正超越标准。随着超越的不断升级,你学会的东西也会更多,最终你将远远超越世俗,成为令人赞叹的美的制造者。要想达到这一点,你需要:

  • 开拓视野,不要宅,多走一些地方,多看大自然的风光。千万年来,大自然早已将自己打造得美丽非凡。形容人类制造得最好的产品,也不过是“巧夺天工”。
  • 将设计相关的资料纳入到每天的阅读中。Flickr上有许多这方面的照片。
  • 如果你像我一样,没什么美工基础的话,学习字体学、排版学和颜色理论。这些并非是设计师的专有,学习了这些,即便自己做不出,也能够判断一个设计是好还是不好。《众妙之门》挺薄,值得一读。
  • 忘掉所有的标准。尝试将你的下一个工作产物做得更漂亮。

我如何学习:挑战无处不在 能让你学习的地方不仅仅在公司

我如何学习:不要把智慧浪费在抄袭上 抄袭者的困境

 

抄袭最大的问题在于,在道德面前你永远得低声下气。

而真正有什么的是,我们在浪费自己的智力资源。一旦你开始抄袭,你就被抄袭对象牵着走了。任何时候你都被挂着复制者的影子。国内许多服务看起来就像是国外服务在中国的CDN加速站点——当然换成了中文。你的智力被局限在这个困境中。而智慧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抄袭,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在我看来,国外的这些创业项目越来越与人类贪婪的本性相关,而我们,在中国,需要软件力量去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这一部分,则被淹没在数以百计的签到、数以千计的团购以及数不胜数其他的抄袭之中。

 

我如何学习:直面与拥抱冲突 冲突检验学习的成果

冲突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检验学习成果,也能过用来提升学习能力。打算开始健身?跑了没几步就气喘吁吁,这是你想健身的意愿与实 际体力产生了冲突,说明你体力不足;好不容易迈出步伐到了客户现场却为一些基础的东西争论不休,这是你的实际能力与意愿能力产生了冲突。一门心思埋头写代 码,面对同事在架构上的问询争得面红耳赤,则要么是自己没有想清楚,要么是自己说不清楚。

如今的社会个体越来越需要依赖外力才能获得进步。沟通的能力也许是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的能力。当冲突来临而自己又没有处理好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这方面能力的欠缺。无论这是什么,不要逃避,不要迂回,等冲突那一刹那的情绪过去,冷静下来,仔细考虑自己到底缺少什么,然后直面它,锻炼,直到你获得了这个新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发者 发展 8 效率 web服务 如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