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第三次读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第一次是在二十一岁,后来又读了两遍。德布林的作品是如此的伟大,充满着未知世界的秘密,每读一次都会觉得会发掘到更多地宝藏,人们将他称之为德语现代大师一点也不为过。
    在这本书中(德布林的唯一中文译本),德布林充分表现了他的语言才能,倒不是说他用词优美,其实越华丽的辞藻写出的书越是会掩盖文章的内容。德布林的语言才能不再状语、谓语的构成的句子里,而在于他能把最普通的句子组合或者打乱,达到一种使人坠入迷雾中的效果,而在你努力冲破这浓厚的水蒸气之后,一种意义就会涌上你的脑海;
    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围绕着一个人,名叫弗兰茨-毕博科普夫的男人因为打死了自己的女友被判入狱四年。小说从他服刑四年后离开监狱的那一刻写起。这个男人,在离开格尔特监狱后发誓要规规矩矩,重新做人。一开始倒也不错,他开始了卖报纸和思维的活计。一次偶然,他遇到了一个寡妇并将自己的货物寄存在这位新相好的家里。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一个朋友。马上这位朋友就去了寡妇家里头了东西。弗兰茨很气愤,同这位朋友绝交,并离开人群独自一个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又认识了一个叫赖因霍尔德的人,在参加一次行窃行动中,赖因霍尔德把弗兰次推下车,弗兰茨因此失去了一条胳膊。康复后弗兰茨并未认真反省,继续和赖因霍尔德来往。弗兰茨的女友
为劝阻他而去接近赖因霍尔德,结果被后者残忍杀死。虽然弗兰茨被怀疑是凶手,但很快真相大白,赖因霍尔德被捕,弗兰茨无罪释放。这之后弗兰茨被因精神失常而被送入精神病院,在里面的弗兰茨经过疯狂,麻木和痛苦的反省之后终于真正下决心开始规规矩矩的人了。在一个夜晚,旧的,以前的弗兰茨死了,新的弗兰茨诞生了。他成了一名工厂的看门人。小说到此结束。
    故事很简单,它甚至没有高潮部分。在前面的一百多页只是草草地交代了弗兰茨出狱后的一些基本情况。伴随着故事进行的时各种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城市描写,专业数字,无意识描写。德布林在这本大杂烩的大部头中放进了各种时新的佐料:现代主义、浪漫主义、意识流、蒙太奇等等。这些都围绕一个中心故事进行----弗兰茨-毕博科普夫重新做人的故事。
    故事慢慢地进行,一点一点地,我们开始了解了弗兰茨的命运,并且在他遭受一个打击的时候会想象得到他接下来遭遇。我们会同情这个被生活嘲弄了得男人,但到了最后,我们会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个决心规规矩矩的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我想这也许就是德布林这本书要表达的最主要的一个中学思想:个人的决心和意志会受到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一个人的意志就会觉得了这个人的遭遇和生活中的境遇。在小说中有一段话我很喜欢,这段话我将它称之为本书的精华个概要:" 关于弗兰茨,该说的都已经都说了。这个男人我们已经了解了。一头猪身上会发生什么我们是不难理解的。。。。。。。。。。。。"    。弗兰茨决心做人,他的受到了外界的诱惑,无法坚决下定决心,他身上的种种性格缺点使得他接受了环境对他的影响,因此他尝到了恶果。一次一次,最终才使他明白,所谓的从头在来,并不像说说那么简单。
    德布林的小说被法斯宾德改编成了电影,在德国几乎家喻户晓。他的小说风格影响了一代代的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和伯尔都坦诚在自己的创作受他的影响很深。德布林完全像一个先知和领航者一样,他的小说新颖、独特、不拘一格,完全摆脱了叫叫嚷嚷了几个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他在通往现代的这条路上远远超过了他所属的时代。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被选为近代德国最伟大的五部小说之一。它的意义之远大,无人能出其右。即使在今天看来,对于我们这些在后现代营养中长大的一代在读到它是都不得不为它击节赞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