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复杂的现代Web服务大多数都不是由单体应用提供。为了处理复制的操作,应用程序通常被分解成许多服务,分别处理业务逻辑或数据存储的不同部分。这些服务可能部署在不同的机器甚或是不同的数据中心。在CloudFlare,随着服务的增加,应用程序之间安全通信的需求也在增长。他们需要一种简单、可维护的方法来确保CloudFlare内部服务之间的所有通信都始终处于安全保护之下。因此,他们基于已知且可靠的协议构建了一个这样的系统。该系统基于一个“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缩写为PKI)”,使用了内部托管的认证中心(CA)。近日,CloudFlare系统工程师Nick Sullivan介绍了私有PKI构建过程和内部使用方式。
他们的方法是所有的新服务都使用一种同加密协议——传输层安全(TLS)协议——保护服务间通信。这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HTTPS中的“S”就是TLS,它是Web加密的基础。而且,现代Web服务和API均以TLS作为应用层加密事实上的标准。它可以与RESTful服务无缝集成,并获得了Kyoto Tycoon、PostgreSQL和Go标准库的支持。另外,Nick在先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讨论过,未经身份验证的加密可能遭受中间人攻击。也就是说,加密但不做身份验证无法在传输中保护数据。为了连接安全,每个连接方都必须向另一方提供身份标识。公钥加密技术提供了许多种信任机制,包括PGP的“信任网络(web of trust)”和HTTPS的公钥基础设施模型。由于更易于使用和部署,他们选择了PKI,由它和TLS一起提供可信任的通信。
PKI借助数字证书和公钥加密技术提供可信任的网络身份。通常,证书就是一个包含如下身份信息的文件:
每个公钥都有一个对应的私钥,后者在证书所有者的管控之下,可以用于对数据进行数字签名,验证器可以使用证书中的公钥对数据进行验证。如果证书本身包含第三方认证中心的数字签名,那么只要验证器信任该第三方,就可以确保证书是合法的。有时候,证书是由中介认证中心签名,而中介认证中心的证书又是由不同的认证中心签名。在这种情况下,证书验证器会沿着这条链一直找到它信任的证书。对于认证中心而言,信任链模型非常有用,它允许我们将根证书的私钥离线存储,只为中介证书签名。中介认证中心的正式存在时间较短, 可以为端点证书签名。
这与Web上HTTPS使用的系统相同。但对于不需要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内部服务,就没有必要通过第三方认证中心。也就是说,受信任证书不必由Globalsign、Comodo、Verisign或其它认证中心颁发,它们可以由你自己的CA颁发。
创建自己的认证中心(CA)
为了创建一个可以轻松获取和操作证书的内部认证中心,他们使用了自己开源的PKI工具箱CFSSL。该工具具有运行一个认证中心所需的全部功能。虽然CFSSL是为运行内部CA而创建,但它足够健壮,可以用于公开的受信任CA。实际上,Let’s Encrypt项目就使用CFSSL作为CA基础设施的一个核心部件。
运行认证中心需要一个CA证书和相应的私钥。后者是极其敏感的数据。任何知道私钥的人都可以充当CA颁发证书。因此,私钥的保护至关重要。CFSSL支持以下三种私钥保护模式:
接下来,我们将沿着Nick的思路看下如何使用纯文本私钥快速配置一个内部CA。
生成CA证书和私钥
创建一个包含如下组织基本信息的文件csr_ca.json
:
{ "CN": "My Awesome CA", "key": { "algo": "rsa", "size": 2048 }, "names": [ { "C": "US", "L": "San Francisco", "O": "My Awesome Company", "OU": "CA Services", "ST": "California" } ] }
执行下面的命令:
$ cfssl gencert -initca csr_ca.json | cfssljson -bare ca
该命令会生成运行CA所必需的文件ca-key.pem
(私钥)和ca.pem
(证书),还会生成ca.csr
(证书签名请求),用于交叉签名或重新签名。
配置证书生成策略,并启动CA服务
配置证书生成策略,让CA软件知道颁发什么样的证书。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config_ca.json { "signing": { "default": { "auth_key": "key1", "expiry": "8760h", "usages": [ "signing", "key encipherment", "server auth" ] } }, "auth_keys": { "key1": { "key": <16 byte hex API key here>, "type": "standard" } } }
该策略指定了证书有效期(1年)、用途(服务器验证等)以及一个随机生成的私有验证密钥。该密钥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机构请求证书。
执行下面的命令,启动CA服务:
$ cfssl serve -ca-key ca-key.pem -ca ca.pem -config config_ca.json
证书生成与签名
截止目前,基于CFSSL的CA已经配置完成,不妨假设它运行在服务器“ca1.mysite.com”上。该CA如何颁发证书呢?CFSSL提供了两个命令:gencert
和sign
。gencert
将自动处理整个证书生成过程。该过程需要两个文件,一个告诉CFSSL本地客户端CA的位置以及如何验证请求,另一个为CSR配置信息,用于填充CSR。下面是为一个为数据库服务db1.mysite.com创建证书的例子:
config_client.json
{ "signing": { "default": { "auth_key": "key1", "remote": "caserver" } }, "auth_keys": { "key1": { "key": <16 byte hex API key here>, "type": "standard" } }, "remotes": { "caserver": “ca1.mysite.com:8888" } }
csr_client.json
{ "hosts": [ "db1.mysite.com" ], "key": { "algo": "rsa", "size": 2048 }, "names": [ { "C": "US", "L": "San Francisco", "O": “My Awesome Company", "OU": “Data Services", "ST": "California" } ] }
有了这两个文件就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为数据库服务器db1.mysite.com创建证书了:
$ cfssl gencert -config config_client.json csr_client.json | cfssljson -bare db
前面已经提到过,该命令会生成三个文件,其中db-key.pem
、db.pem
和db.csr
,其中db.csr
可以再次提交给CA,使用sign
命令重新签名:
$ cfssl sign -config config_client.json db.csr | cfssljson -bare db-new
该命令会生成新证书db-new.pem
。这两个命令使私有PKI搭建变得非常容易和便利。
使用PKI
为应用程序生成证书和密钥有两种方式:集中式和分布式。前者是指预先配置好一台中央服务器,由它创建所有的证书并发送给每台应用程序服务器;后者是指由应用服务器创建自己的私钥,并向验证中心发送证书申请。按照Nick的说法,在第一种方式中,中央服务器管理复杂,而且向应用服务器传输私钥会引入不必要的风险。相比之下,第二种方式可以按需申请证书,非常易于扩展。
确立服务之间的信任关系
浏览器通过检查证书签名以及根据“主题备用名称(Subject Alternative Names,缩写为SAN)”列表检查主机名来验证网站证书。这种显式检查有用,但可能会出现不正常情况。另一种使服务相互信任的方式是基于单服务CA的隐式检查,其思想很简单:每组服务使用不同的CA。比如,由数据库CA颁发所有数据库的证书,由API服务器CA颁发所有API服务器的证书。
当这些服务彼此间使用相互TLS验证进行通信时,将信任关系配置为:
配置完成后,A类型的服务将只能和B类型的服务通信。下图描述了两个应用程序如何使用相互TLS验证确立相互信任关系:
如上图,API 服务器信任DB CA(红色)。因此,它只接受由DB CA(带红丝带)签名的证书。反之,数据库服务器只接受由API CA(带橙丝带)签名的证书。为了建立一个受信任连接,双方互相发送一个“密钥共享(key share)”,并用它们的私钥签名。密钥共享合并到一起创建一个会话密钥,会话双方用它加密数据。
将PKI用于远程服务
内部PKI非常灵活,可以用于向集成到PKI所在网络的第三方发放证书。例如,CloudFlare有一个名为Railgun的服务,可以用于优化CloudFlare与源服务器的连接。Railgun与CloudFlare之间的通信就是使用CloudFlare认证中心颁发的证书进行加密与身份验证。这可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小结
实现应用程序层数据安全是确保分布式系统架构安全的重要一步,但只有在有一个强大的PKI时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安全防护。
感谢徐川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InfoQ,@丁晓昀),微信(微信号:InfoQChina)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欢迎加入InfoQ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