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发布Watson服务的云端后台

Watson是IBM最新的智能电脑系统,得名于IBM创始人Thomas J.Watson。此前InfoWorld发布过一篇题为《Watson服务: IBM在云端的人工智能后台》的文章,该文章对Watson提供人工智能云服务的假设,引发了人们很多遐想,而今,伴随着Watson Analytics的发布,之前的假设已经变为现实。通过对Watson服务提供云端的机器学习系统,IBM能够推进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大范围应用,使得在服务的同时就能够获取经济利益。

人们很难不把IBM的Watson超计算机看成是一个公关噱头。尽管Watson能够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益智问答游戏节目《危险边缘》中赢得胜利,可人们并没有认为它是一种全能的智能机器人。但是,IBM对其最新改造过的Watson机器学习工具非常有信心,他们正将其作为一种云端的服务,开发相关的服务平台和一些系列的API集合,并且在近日IBM重磅发布了Watson Analytics。 Watson Analytics突破性地实现了基于自然语言的认知服务,可以为商务人士即时提供强大的预测和可视化分析工具。

Watson Analytics使用了的更小的硬件阵列(仅仅使用了16或者32核而不是原始的2900核),但是运行速度是原来的三倍。目前,一些从IBM合作单位里挑选出来的小团队正在开始使用它。这表明了IBM想通过这种方式与其构建联系并且通过这种很稳健的方式给Watson配置可编程的硬件。即使是通过这些泄露出来的很粗略的信息,也不难从中发现很多内容。

Watson云服务计划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应用的市场。如果IBM跟随着Apple、HP等公司的脚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应用市场销售系统,这样IBM不仅仅会从其巨大的数据量中获取利益,还能够通过发布、出售应用的方式获利。比如机器翻译,IBM可以允许一家公司出售翻译特定语言的应用,对于每个语言对都会有独立的应用。同时对这些同种类的应用,可以进行打包折价出售。

另外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IBM如何吸引程序员使用这个平台。目前IBM使用了一套非常舒适的API集合和人们的非常熟悉的编程工具,很明显,IBM想让这个平台非常易于入手,有效可用。既然Watson能够从其云端获取所有所有用户的行为,得到程序员们喜好的工具等手段,那么IBM就能够做出相应的对策。这些工具的范围越广,它的用户也会越多。

第三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定义的问题就是什么被称为“新兴知识产权”。纽约时报在它对于新Watson服务的新闻报道中指出,IBM仍然拥有根据用户反映对Watson改进的权利,比如能够和人们通过新的语言进行互动。

第四点是IBM如何通过Watson来盈利。到目前为止它没有提供关于这点的任何线索,是通过一种内部的、抽象的类似于亚马逊的EC2的计算单元,还是通过简单的出售应用、出售API的方式,比如通过使用API的单位时间内请求数来计算收费。IBM采取的新方式可能会是一种目前市面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方式。

IBM很有可能将和至少两家智能供应系统竞争。其中一个是沃尔夫勒姆研究,它的第一代“计算知识引擎”曾经引起过关于它是否具有真正可用性的分歧。它为苹果公司的Siri提供了后端的引擎,它最值得报道的前端成果是将每个单独的口袋妖怪加入了它的数据库中。

毫无疑问,在这行之中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是谷歌。谷歌能有如此的成就,主要靠的是它有着无人能比的原始数据信息,并且信息种类比其他任何系统都要多。我们不是很清楚的是,谷歌推出的服务是否减少推送了一些真正有用的、久经测试成果。如果实际上谷歌隐藏了一些成果,以此来和沃尔夫勒姆、IBM竞争,那么现在很有可能会开始推出这些成果。

感谢郭蕾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InfoQ)或者腾讯微博(@InfoQ)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IBM发布Watson服务的云端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