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建模]全程建模技术网站与推广考虑

对话起源

关于书和网站以及建模技术发展的考虑对话。

书的新版

2006-11-27 19:19:00  伊达
你那本书没再出新版?

2006-11-27 19:19:13 青润
等他们再打电话过来再说。
没有新版。
 

2006-11-27 19:19:27 青润
我现在在写,估计最快也要明年年底才能完稿。呵呵
 

2006-11-27 19:19:58  伊达
可以考虑考虑出个新版,带上光盘把例子和视频考虑加上,那样估计买的人会增多。

2006-11-27 19:21:04  伊达
http://www.haotushu.com/book_price/284178/   

2006-11-27 19:21:07 青润
恩,但是,第一版不销售的差不多,不知道出版社是否愿意。
现在只是和出版社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就是出版一本全程建模教材。
 

2006-11-27 19:21:19  伊达
这是你的书在各大网站的销售价格。。

2006-11-27 19:21:26 青润
噢。
这本教材中我准备加入很多基础知识,同时去掉一些高段难以理解的部分。
 

2006-11-27 19:21:55  伊达
还是和电子出版社吗?

2006-11-27 19:22:18 青润
目前还是和他们达成的口头协议。
 

2006-11-27 19:22:35  伊达
我建议你能专门出一块 实战篇。就是出一个完整的例子,专门讲述给例子的。

2006-11-27 19:22:54 青润
恩,好的。我考虑一下如何写。 
现在手边已经有完整的例子可以介绍了。
 

2006-11-27 19:23:23  伊达
另外,可以考虑把读者定位为:学校的计算机学生 还有 在外面参加IT各类培训的学生。

争取让你的书,成为他们的教材 或者 辅助教材,那样就不愁销售了。。

2006-11-27 19:23:51 青润
是的。这也是我那本教材的定位点。只是没时间呀。
 

2006-11-27 19:25:45  伊达
你的例子最好能跟目前的软件开发的趋势差不多。可以考虑专门出个 全程建模实战篇,以:MIS,嵌入式,游戏软件,行业软件(电力,烟草,电信,能源等)各选一个例子,不同特点搭配来。我想这样的具体例子的书应该能吸引人。

2006-11-27 19:26:07 青润
天那,这需要很多时间的。
比较麻烦。我一个人肯定写不了。
 

2006-11-27 19:26:25  伊达
呵呵 你可以发动起来成立一个小组呀 

一个人估计时间要很长才行  

2006-11-27 19:26:53 青润
一个人写完了,也就都凉了。
 

2006-11-27 19:27:30 青润
发起成立一个小组,这个可以考虑。
但是,目前实践过的人并不多。人员商业需要慎重选择。
 

2006-11-27 19:27:31  伊达
呵呵,这是我在跟他们介绍的时候,根据他们反馈的意见想到的,供你参考参考。

2006-11-27 19:27:33 青润
好的,非常感谢。
我想想如何操作。
我不想写得太水,希望都是实际的东西。所以,我需要考虑考虑。
 

2006-11-27 19:28:55  伊达
我觉得这个书还是很好的,关键是要如何持续的发挥作用,并在具体实践中应用起来,并以这个为初始点,把全程建模这项工作持续不断的推动起来。

2006-11-27 19:29:10 青润
嗯。
csdn最近组织了一个专家俱乐部的培训活动,我会过去讲一下需求工程。
 

2006-11-27 19:29:45  伊达
什么时候? 现场的?

2006-11-27 19:29:57 青润
现场的。
csdn首页有广告宣传。
 

2006-11-27 19:30:12 青润
上周一发布的。
 

2006-11-27 19:30:50 青润
林锐,我,还有一个讲极限编程的莫映。
 

网站和公司

2006-11-27 19:31:27  伊达
或者你考虑专门做个 全程建模的网站,以你的书和你的例子、具体项目实践为主题。我想,对软件工程感兴趣 或者 对系统分析、设计、架构感兴趣的人,会去上的。 

2006-11-27 19:31:50 青润
恩,这个我考虑过,主要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另外,在我的blog上可以看到,最受关注的帖子不是技术讨论的帖子,大都是管理性的或者人生讨论性的帖子。
所以,我很担心这样的最终效果。
加上精力不足的问题。
 

2006-11-27 19:33:54  伊达
然后在这个平台上,逐步开展诸如:资料下载,服务答疑等,然后可以考虑开展针对具体项目的实践(可以收费性质的)或者企业内训,这样全程建模的势头就造的很火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总结、搜集的资料出新书、发布新书等工作,形成循环。

2006-11-27 19:34:23 青润
恩,好的。
我一定考虑一下具体如何进行。
 

2006-11-27 19:35:37  伊达
关于你的blog上关注程度,我的分析是:因为你写的管理的或者人生的帖子,基本上都是原创的,所以有吸引力;而技术方面的帖子,基本上是qq上聊天的节选,不如原创那样可读,表达清楚。

2006-11-27 19:36:22  伊达
你现在自己成立公司了?

2006-11-27 19:36:38 青润
恩,这样的建议也有一定的道理。
 

2006-11-27 19:36:45 青润
是的。算是合伙的公司。挂在清华大学下面的。
 

2006-11-27 19:37:27  伊达
可以考虑考虑把你的书和全程建模这块,作为一个重点来专门找几个人来具体操办一下。

2006-11-27 19:37:57 青润
现在这个公司主要在找项目,主要方向是智能视频监控方向。
 

2006-11-27 19:38:19 青润
所以,软件咨询方向只是作为一个附加的内容,目前没有特别的提出。
所以,还需要稳定一下才能考虑一些东西。
 

2006-11-27 19:39:48  伊达
哦。

2006-11-27 19:41:01 青润
其实做网站的事情去年也有朋友向我提起过。
我也是一直在犹豫。
 

2006-11-27 19:41:35  伊达
可以先挂一个简单的。

关键是确保要后期有人跟踪 和 维护。

2006-11-27 19:41:56 青润
恩,好的。
我的确需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
 

2006-11-27 19:43:58  伊达
以 blog形式 或者 共享空间 或者 吧的形式出现都行,但主题一定要:专!否则就失去意义了。。。

2006-11-27 19:44:15 青润
是的。
这一点是必然的。 
非常感谢你今天的建议。
我考虑一下,如果可能明年一月份我会把我的关于全程建模的网站拿出来。
 

2006-11-27 19:47:56  伊达
期待着。。。。。

2006-11-27 19:48:26 青润
到时你老兄可不能跑。你也是其中之一。同样需要过来帮忙的。
 

2006-11-27 19:49:02  伊达
那没问题。等着把你的全程建模给发扬光大呢 呵呵 

2006-11-27 19:49:45  伊达
对了 VOIP你专门研究过吗 ? 最近有没有在搞?

2006-11-27 19:49:49 青润
[:)]
 

2006-11-27 19:51:54  伊达
2180元/人(含讲义费、餐费)。   这次收费也不低呀  这才2天,看来还是北京的IT氛围要好一些。。。。

2006-11-27 19:52:07 青润
是的。
 

2006-11-27 19:52:20 青润
还有一个是莫映
 

2006-11-27 19:52:32  伊达
莫映倒是第一次听说。

2006-11-27 19:52:44 青润
voip三年前我了解过,当时电信内部曾经有过相关的培训。
 

2006-11-27 19:52:55 青润
不过,后来只是关注。没有具体的了解了。
 

2006-11-27 19:54:07  伊达
哦。我最近做过专门的网络电话voip,做过3COM的,对3com,cisco,西门子以及SIP的都一块了解了些。

2006-11-27 19:54:23  伊达
觉得这个是个趋势,以后会逐步铺开。。。

2006-11-27 19:54:38 青润
这肯定是个趋势,不过,小公司玩不起。
 

2006-11-27 19:54:48  伊达
对。
————————————————————————————————————
关于voip的东西与主题无关,这里就省略了。

推广考虑

其实关于全程建模技术的推广和将来的发展,我一直都在考虑。从最开始考虑作培训,我就给全程建模培训定义了一个推广应用的特殊价格。

2003年曾经在北航讲过12个学时的课程,后来又陆续举行过几次培训。

由于全程建模技术定位在有几年开发经验的技术人员之上,另外,还需要企业的合作推动。加上国内企业大多数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间的冲突,毕竟长期利益谁都不知道是否能够得到保障,所以,这些企业只看重短期利益也是有其合理性的——这里应该批驳一句话: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存在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存在的并不一定合理。

全程建模技术被我定义为一种方法论,它可以和任何过程论相结合来实现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实现软件产品。

留言回复

快被憋死的人 发表于2006-11-30 23:09:00  IP: 222.55.98.*
我非常想找个地方,看看人家的实际操作,但是很多QQ群不是满了,就是像没人在一样,学习设计永远不可能从书本上学习到,因为缺少交互,指点,为什么青润哥不把你的经验讲座做成视频,象张孝祥那样,网上它的东西传疯了,人也出了名,书也卖得好,或者,像think in java的作者一样先出电子版,让大家来找错和提意见,成立自己的网站,形成大范围交互,出版社追着他出版,现在第三版了一样卖疯了,我觉得,你不会为了钱这么做,但我诚心希望你,能为我们这些,没有你一样机遇,但对程序如痴如醉的人,提供一个空间,我知道你很累,但是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指点

lyjtohouse@163.com 等待您的回复

to 快憋死的人:
我理解你的心情和想法。
我也一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的实践过程中来。
不过,因为我个人的研究方向与think in java或者张老师的定位是有些差异的。think in java是java的入门书籍,张老师的培训定位在职业教育,而我目前积累的经验不是面向想要进入软件行业或者刚刚进入软件行业的初学者的——关于这个问题,将来有时间可以详细的讨论。
所以,我目前在积累的一些东西的受众群体并不大。
至于你说到电子版的问题,我认为think in java的电子版应该不是原作者发布的,因为他交付给出版社出版,电子版的发布是会有违约的嫌疑,除非事先与出版商商量好了。要知道国外的受众群体的意识和国内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然,这里也可以举例子说:mastering EJB的出版也是发布电子版,然后如何如何的。要知道,国内的人免费的饭菜吃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拿技术当回事,这也是很多公司不愿意为软件支付费用的一个根源吧,这个问题,在这里讨论意义不大。
当然,我也曾经想录制下来我做培训时候的过程,但是,培训的时候,精力是不可能估计到拍摄的录像是否已经满了,所以,我手中只有两个小时我在2006年元旦期间的培训视频,另外还有当时的学员录制下来的我的培训音频。
只是目前这些视频和音频没有对外做发布。
关于全程建模的专门网站,我已经开始做这个考虑了,但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相关的筹划,因为我还没有决定来做,主要是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我不喜欢做一个水货交给别人来看。 

另外,说到机遇,你也许认为我是有什么“奇遇”才走到现在的么?呵呵,这未免有点……我也只是个普通人。说句实话,现在反而想进入军队,因为那里有足够的保障,然后静下心来好好的研究自己有兴趣的技术。可惜,没有这样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Blog,电信,Cisco,出版,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