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启智故事

经典启智故事
http://www.kaifulee.com/modules/mediawiki/index.php/%E9%A6%96%E9%A1%B5

http://www.kaifulee.com/modules/bbs/

经典启智故事


内容精简编辑: Diane Li
日期: 2/20/2005


   目标的牵引力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小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有多少下属

  二战结束后不久,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副校长安排他听听有关部门汇报,考虑到系主任一级人员太多,只安排会见各学院的院长及相关学科的联合部主任,每天见两三位,每位谈半个钟头。

  在听了十几位先生的汇报后,艾森豪威尔把副校长找来,不耐烦地问他总共要听多少人的汇报,回答说共有63位。艾氏大惊:“天啊,太多了!先生,你知道我从前 做盟军总司令,那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支军队,而我只需接见三位直接指挥的将军,他们的手下我完全不用过问,更不需接见。想不到,做一个大学的校长, 竟要接见63位主要的首长。他们谈的,我大部分不懂得,又不能不细心地听他们说下去,这实在是糟蹋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对学校也没有好处。你订的那日程表, 是不是可以取消了呢?”

  艾氏后来又当选美国总统。一次,他正在打高尔夫球,白宫送来急件要他批示,总统助理事先拟定了“赞成”与“否定”两个批 示,只待他挑一个签名即可。谁知艾氏一时不能决定,便在两个批示后各签了个名,说道:“请狄克(即副总统尼克松)帮我批一个吧。”然后,若无其事地去打球 了。

   两个伟人

  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的斯隆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现代化组织的天才”。杜拉克则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
  
  1944年,斯隆聘请杜拉克担任通用的管理政策顾问。二人见面时,斯隆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 不知道我要你研究些什么,要你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该是你的任务。我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写下来。你不必顾虑 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易为我们接受而想到调和折衷。在我的公司里,人人都会调和折衷,不必劳你的驾。你当 然也可以搞调和折衷,但你必须先告诉我们,‘正确’的是什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调和折衷。”

  管理学家们认为,通用何以能成为通用,斯隆何以被称为“组织天才”,这段话都传达出了重要信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如何当领导者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子松了。”
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复又弄松。

  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垮,试图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态。演戏细腻到这样,这位大师确有过人之处。

  话说回来,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教学生呢,他不懂得这演戏的真谛呀。”

  勘弥回答说:“别人的亲切关爱与好意必须坦然接受,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报。”

   控制情绪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结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什么是机会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他同大家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到加州。

  淘金梦是美丽的,做这种梦的人很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多人的蜂拥而至,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

  不但金子难淘,而且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没有圆了致富梦,反而丧身此处。

  小亚默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饥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忽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

  于是亚默尔毅然放弃打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沙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装进桶里,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

  当时有人嘲笑亚默尔,说他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地赶到加州,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

  亚默尔毫不在意,不为所动,继续卖他的水。哪里有这样的好买卖,把几乎无成本的水出去,哪里有这样好的市场?

  结果,大多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卖水赚到60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打翻的牛奶

  卡耐基的事业刚起步时,在密苏里州举办了一个成年人教育班,并且陆续在各大城市开设了分部。他花了很多钱在广告宣传上,同时房租、日常办公等开销也很大,尽管收入不少,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连一分钱都没有赚到。由于财务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刚够支出,一连数月的辛苦劳动竟然没有什么回报。

  卡耐基很是苦恼,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整日里闷闷不乐,神情恍惚,无法将刚开始的事业继续下去。

  最后卡耐基去找中学时的生理老师乔治?约翰逊。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聪明人一点就透,老师的这一句话如同醍醐灌顶,卡耐基的苦恼顿时消失,精神也振作起来。

  “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记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被重新装回瓶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

  这段话,卡耐基经常说给学生,也说给自己。

   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下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 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 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 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 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求职必读:一位国企老总对职业生涯的感悟
转贴

2006.04.12来自:新浪博客 陈广海
http://blog.sina.com.cn/u/1199825415
http://job.csdn.net/n/20060412/89327.html
  一个普通人一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有许多的不同,但只要是普通人,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历程中就会存在着许多机遇、挫折和成功,如果一个人能较好的把握机遇,不断地积“小成”为“大成”,则最终将成为“成功人士”;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断的重复犯错误,挫折总是多于成功,则不论你一身遇到过多少机遇,最终将一世无成。
  大多数人都很羡慕“成功人士”,特别是年青人经常会有快速成为被人羡慕的“成功人士”的冲动。由于社会中存在各种诱惑,使许多人希望赚快钱而一夜暴富,尤其是部分成功人士和他们的经历被“神化”,对比之下许多人将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运气”不佳。与消积的等待“运气”的人生观相比,另有一种积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认为:普通人的一生都不缺少成功的机遇,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有限的几次机遇,不断地获得成功,最终成为成功人士。
  成功的标准也有许多,大多数共识的有三种:具有较多物质财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如果我们都持有积极的人生观,同时也认同成功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展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讨论。
  能力和能力积累
  任何人一生中要做些事,能力是基本条件。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学识(X)、经验(J)、素质(S),其中素质包括:公正、自制力、深谋远虑、坚忍不拔、与他人沟通及合作等。能力(N)=(X+J)X S,学识、经验、个人素质三者决定了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有学识没经验,或者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差,或者学识高且经验丰富但个人素质不高,个人工作能力不完整也不会高。
  例如:如果一个学历很高的网络技术研究生,毕业后到信息技术公司工作,第一年他的能力不如一个工作两年以上的中技生职工,因为他不能独立完成简单普通网络的组网工程;第二年他的能力不如一个工作二年两年以上的本科生职工,因为他不能独立完成简单普通网络的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如果他很努力,第三年他将可能超过任何人,因为他不但能独立完成中技生和本科生能做的所有工作,而且他还可以根据掌握的知识结合工作经验,进行网络建设规划、网络综合管理等等。这个例子说明经验的重要性和知识作为基础的地位。
  又例如:一个学识和经验都比较丰富的通信工程高级工程师,同时也考取了许多项专业工程资质证书,本来在通信工程组织方面应具备较强的能力,但由于在工作缺乏自制力,同时从不重视与人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几乎每次工作都因为与他人无法较好地配合而半途而废,多年过去虽然领导给其许多机会,但其工作能力越来越差。这个例子说明个人素质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再例如:一个转业军人在20世纪90年代未岁数已近60岁,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知识完全没有,99年某大型企业集团需要在全国沿海组一个集装箱运输计算机管理数据通信网,其中最困难的是各地DDN专线的申请和开通。此人利用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交际能力,边学边干,在几个月内10多个城市专线全部顺利开通。这个例子说明在许多场合学识的高低不是成败的关?,在某些环境下工作能力并不依赖于专业知识的多少。有些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可能会说学知识没用或作用不大,这种想法的错误的,正确的认识是应该是:在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后,还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和修练个人素质,否则知识并不能有效地转化成工作能力。
  学识增长和经验丰富是一个不断总结、积累和更新的过程,个人的素质也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形成。如果一个人时常能查觉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不断地通过学习更新知识;在工作中寻找能提高自身能力机会,善于总结工作中得失,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每次工作都争取比上次做的更完美;在一次次超越自我的实践中,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升华,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最终其工作能力超越了许多同行,因此而获得较多的机会,为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一个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个人的能力会有所提高,有些人提高的快些,而有些人可能会慢些。提高快的人原有的岗位不用费太大的力就能把事情办好,其能力开始超过本岗位的需求,能力开始出现了积累。这第一类型的积累对于个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基础和原动力。
  贡献和贡献积累
  对于职业生涯发展中体现一个人价值的除了个人的工作能力外,还有个人对单位和社会的贡献。一个人自身能力具备后,还需要对工作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另外更重要的是把握住每次机会取得成功和创造业绩,所以贡献G=环境适应(系数β)X能力(N)X机遇(E)。
  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我理解就是指一个高尚的人需要通过做贡献证明自身的价值。有些人把为单位、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谋生迫不得已,因此每做一件事就一定要立即取得相应的回报,如果回报比心里预期的高就觉得占了便宜,否则就认为吃亏了心里不愉快,下次我少干点活攒回来,或者通过某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一些利益,以求得到内心的满足。另有一些人对待人生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珍惜每次做贡献的机会,不太计较当次或短期的回报,从不埋怨回报太少,真心将做贡献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有了积极的态度,一个人就比较容易适应工作环境,个人的能力也能有效的发挥,工作中的每次机遇也能较好把握住。
  一个人对单位的贡献大多数是隐含,不可能做到每件事都可以用金钱衡量,也不可能每件事都有回报,因此就必然会产生个人对单位贡献积累的情况。许多单位搞年功工资就是承认个人在单位工作期间平时对单位贡献的积累,而且个人一旦调离原单位,这部分积累通常会全部“清零”。贡献的积累不但可以提高年功工资,更重要是体现在工作职务的升迁上。外来干部由于没有本单位的贡献积累,所以把这部分人称为“空降”干部,本单位内在干部提升中除了考虑能力的差别外,往往还需要论资排辈和讲贡献。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认为一个人对单位和社会的贡献对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贡献越大职业生涯发展速度越快,成功的概率也越大。如何能比别人创造更多的贡献显然成了问题的关?,根据前面给出的关系式:G=环境适应(系数β)X能力(N)X机遇(E),我们下面要讨论环境适应系数(β)和机遇(E)。当代任何人均在某种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而讨论工作的环境适应程度主要是讲对于工作制度、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适应程度。
  例如:某些大学毕业生从四年大学生活的环境中出来,进入到一个企业他对企业工作制度、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都完全不熟悉,适应程度很差,更严重的是时常在开始阶段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这时的贡献必然较少,一部分人开始对环境产生厌烦情绪,为自已寻找许多借口争取尽早离开换个环境;也有一部分人虽然也有厌烦情绪,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暂时不能离开,在继续工作中逐步适应了环境,心态也逐步稳定下来,通过单位和社会的贡献自己也开始踏上了职业生涯发展之路。所以就普通人而言,只有个人去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适应个人,主动适应环境是职业生涯发展重要环节之一。
  又例如:一个学通信专业的大专生,毕业后来到中海电信某单位从事有线通信工作,由于业务规模小几年来业务知识和能力都提高不快。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海集团部分船舶需要安装船舶局域网,公司安排分改行从事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维修,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不但发挥自身计算机基础较好的优势做好船舶局域网安装工程,还抓紧时间学习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维修,仅半年多的时间就掌握了船舶通导设备的基本维修技能。他在工作中珍惜每次上船工作机会,为了抢时间大多数工作时间都在晚上,有时一工作就近十个小时,直到船舶要离港才下船,他所到过的船上的船长和其分船员都十分佩服他的工作精神。每当领导表扬他时,他都会说:感谢领导给他这样的工作机会。
  再例如:某大学研究生留校做讲师,20世纪90年代初到广州找工作进入到一家外资企业,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后担任部门经理。他不断地在市场中寻找机会,工程无论大小都不放弃,96年广州某大厦综合布工程在方案已全部确定的情况,他仍然主动上门耐心地介绍本公司产品的特点,最后用户采用其公司部分的产品和技术。虽然在数百万的工程中只占了10%左右,但通过此次接触在此后工程业务合作中,此人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后来自己创办一个网络公司。这个事例告诉人们把握每次机遇的重要性,无论这个机遇大还是小。许多人看不起日常中平凡小事,遇到工作中的困难绕道走,投机取巧,或是工作中心里始终不愉快,时常抱怨怀才不遇。实际上这是一次一次自我放弃了成功的机会,当有一天重要的机会(决定一生命运的机会)到来时知识和能力都没有准备好,自然不会取得成功。
  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只要把贡献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你会感觉到周围人都在帮你,对环境的好坏也不会有太多抱怨,而且把所有的工作都当作职业生涯发展的机遇,努力把握好每一次机遇,不断积累对单位和社会的贡献。反之如果把索取作为唯一人生目标,你会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与你进行争夺利益,每天都在抱怨环境和运气,工作挑来挑去样样觉得不合算,较长时间内对于单位和社会的贡献很少,有时甚至是负数,其结果多数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停止不前。
  财富和财富积累
  普通人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努力,产生了工作能力的积累和贡献的积累,这些积累在一定条件下会转换为物质财富、社会地位(职务),因此就出现了第三类积累??财富的积累。
  市场经济社会中需要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财富的人,必然要经历能力积累和贡献积累的两个阶段,这就好比种田要播种、要耕作,盖房子要打地基、要起墙一样,一般情况下个人的财富状况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积累和贡献积累的综合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公平的社会原则,个人所积累的财富才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各单位的分配制度差异很大,因此在能力和贡献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在较短时间段中考查,往往个人间所获得财富差距会很大。但在20至30年的跨度中去考查,绝大多数人通过劳动获得的财富与其所具有的能力和做出的贡献是相称的,这是由社会的公平原则所决定的。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或是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往往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其进行纠正和调整。
  例如:有个大学生毕业进入一个某单位后,由于某种非正常的原因,在进入单位一年多的时间里受到上级领导特别照顾,两次外派出国,工作不到两年提升科级干部。在这段时间里其能力和贡献与其所获得的财富显然不相称。在这种情况下其个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违反了社会公平的原则,反而在上任初始变本加厉提出配手机、车子、房子等条件,一时群众中一片哗然,当年干部考核结果可想而知。此后每年群众评议均为未位,最后只能离开,结果是什么也没得到。如果他当时能意识到提升科级干部是某种形式上财富的提前透支,并且能通过加快能力提高和多做贡献主动给予补偿,也许群众不久就能接受和认同他。
  又例如:在工作中有些人投机取巧,每做一件事都想少付出多回报;也有一部分人不计较个人的回报,努力工作,这两种人在平时虽然工作业绩和对单位的贡献有明显的差别,往往收入并无大的区别。但实际中存在着某种潜意识,前者是在不断地透支不属于他个人的财富,他的行为不被周围认可,在分配调整、岗位安排上会遇到问题;后者在不断地积累应属于他个人的财富(虽然他并没拿到手),在分配和升职的调整中多数人都会给予认同,因为他拿到本属于他个人的东西。一个优秀的工作者每得到一次荣誉、物质奖励和职务升迁,事实上都是在支取此前能力和贡献的积累,如果过了头也会出现透支现象。如果我们每个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时都能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把过去的功劳作为本钱,及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努力创造新的成绩,就是说少捞一些,多做一些,群众也许很快能认同和接受你。只有这样你的职业生涯才能走得快一些和上得高一些。
  再例如:一些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理想,希望换一个单位。换单位较多是一些年青人,因为年青人在一个单位贡献的积累是十分有限的,离开原单位困难和损失都不大。而一些老职员一般不愿轻易离开原单位,除了考虑对新环境和新技能适应力及学习力下降外,最重要的是几乎在原单位多年来所有的贡献全部“清零”,一切都将从头开始。国外一些私人资本家企业,每次裁人的重点是老职员,除了老职员学习力下降工作能力提高不快之外,表面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最重要是减少对于老职工长期贡献的支付压力。多年来我们有一些老职工由于各种原因离开我们这个企业,只要他们在走的时候没损害单位利益,我们就不应该歧视他们,对于他们多年对企业的贡献应表示感谢,因为贡献全部留下给了企业个人是带不走的。年青人过于频繁的换工作单位,不断发生“清零”现象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没有益处。
  贡献与索取得到的财富始终是同时存在的,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又不可能完全相称,应该用平常心对待每次的贡献和得到的财富,愉快地做好每件事。从不以职务的提升而得意忘形,而是时刻提醒自已:职务提升后能力不够用了,过去贡献的积累也已经没有了(都已兑现为财富),而且此后每次得到的财富也许会超过自已所做贡献的价值;因此,应该理解周围同事特别是上组和下属对自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鞭策自已努力工作,争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如果能有这样认识和实践,个人的职业生涯将加速走向新的高度。
  总结
  1、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始终客观存在着三类积累,一是个人工作能力的积累,二是个人对于单位和社会贡献的积累,三是个人财富(包括: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如果财富的积累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财富的积累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单位和社会做出贡献,最后在公平的原则下获得企业和社会相应的回报,从而实现财富的积累。
  2、由于能力与贡献之间和贡献与回报之间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关系,所以有能力并不能说明一定能做出贡献,这还需要具备适当的环境和机遇;同样,有了贡献并不一定马上能得到回报,因此出现了能力的积累和贡献的积累。有积累就会支出,支出大于积累就会出现透支,能力和贡献的积累有利于职业生涯进步和发展,应该始终乐于通过学习保持能力的积累,同时也始终乐于多作贡献保持贡献的积累。
  3、职务的升迁对于个人能力和贡献的积累都是重要的支付形式,由于职务的升迁,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都可能同时发生变化;同时也往往会因为职务的升迁,原有的个人能力和贡献的积累往往会出现透支的现象;
  4、由于思想准备不足或没有主动纠正的意识,使个人能力和贡献长期处在透支的状态下,最终将导致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停滞或倒退。
  老子说:圣贤者已经不再使用小计、小谋,而是亲身实践着沉默的理念。他不为控制别人而做事,他不为谋取个人私利而生活。他不求回报而付出,因为他不为自己谋取赞誉,而总是给予他人褒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启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