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源层

引用
文章内容摘自Martin Fowler http://martinfowler.com先生著作的中译本。
英文书名: 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中文书名: 企业应用架构模式
翻译:王怀民、周斌
ISBN:9787-111-30393-0

企业应用较多的是和关系数据库打交道。
数据源层的作用是连接数据库和领域逻辑层,他受领域逻辑组织方式的影响。
一个基本的想法是把sql语句从领域逻辑代码中剥离出来,因为应用开发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sql,并且这样也有助于数据库管理员得到数据库访问的sql,从而更好的调整和组织索引。
一种较好的做法是把SQL放到独立的类中,并按数据库的表结构组织这些类。这些类相当于数据的入口。有行数据入口和表数据入口两种用法。行数据入口类的查询方法为每一行数据产生一个实例,表数据入口类以记录集(结果集)的形式返回所有结果行。还可以把部分领域逻辑放到行数据入口类中,这样行入口类就演变成活动记录。
上述三种方式还要求应用开发人员理解数据库结构,要明确关系数据库的存在,按照关系数据库的特点是用数据。一种更好的办法是把领域模型完全独立于数据库,让数据映射器处理数据库和领域模型的操作对应。

行入口、表入口、活动记录和数据映射器在一个系统中可以同时出现,但要确定一个首选的方式。如果领域逻辑非常简单且类和表一致,使用活动记录;否则使用数据映射器。不推荐把行入口作为首选。

除了确定映射方法,还要考虑如何从数据库读取对象以及把对象写回数据库。

一个显而易见的方法是让对象的加载和保存方法处理从数据库读取以及写回数据库。

加载对象时,必须避免同一个数据行映射到两个或多个对象,否则很容易在分别更新不同对象后发现数据行变得混乱。 标识映射专门用来记录读取的行,每次读入数据时都去标识映射里检查一下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存在就返回一个对象引用。

如果加载了对象并在内存中修改,就要记录每个修改过的对象,并保证把它们写回数据库。如果仅仅加载两条记录,这很容易。一旦加载的对象越来越多,这就不太容易了。 工作单元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模式,它能记录从数据库读取后对象的任何形式修改,并负责以适当的操作顺序把更新提交到数据库。

还有个棘手的同步问题,因为先读取对象再修改,所以要保证数据库状态的一致性,防止读取过程中有其他进程修改这条数据,也就是要使读取过程是独占的,否则就可能得到状态不一致或无效的数据。

若使用领域模型,还需合理安排关联对象的加载。如,加载订单对象时加载关联的客户对象。为避免关联大量对象时的低效读取,需要采用[i]延迟加载[i]。[i]延迟加载[i]的主要思想是给引用对象一个占位符,仅当需要通过引用访问时才去数据库读取实际对象。

关系数据库结构和对象结构天然的不匹配。首先是对关系的表达不同。对象通过运行时保存内存地址的引用表达关联关系,关系数据库通过外键表达;对象可以通过集合表达多个引用,范式要求关系数据库中连接必需是单值的。其次,对象有继承而关系数据库没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sql,活动,企业应用,领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