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称号的深圳华强北,被誉为珠三角乃至中国电子业的“窗口”。商圈内聚集了5万多商家,包括电子经营企业、采购商以及物流服务业等等,多年来这里都是“一铺难求”,生意异常火爆。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珠三角制造业萎缩,再加上电子商务的冲击,华强北电子街正面临转型的压力。特别是年初开展的“三打两建”行动,让华强北大量存在的山寨手机厂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近期,坊间不断传出“华强北商户退租潮”的传闻,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传闻略有夸张,但部分地段的商铺空置率确实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山寨手机繁华落尽之后,华强北又将以何立足?这或许不单是华强北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整个深圳电子产业需要反思之处。
“山寨机”败退 空铺潮初现
“华强北山寨机的惨淡现状,前两年就已经显示出征兆,今年因为整治行动导致矛盾凸显,明后两年情况还会恶化”
日前,记者在华强北核心地段的远望数码城、赛格通信市场、华强电子世界、曼哈数码城等电子市场走访发现,各大市场几乎都能看到“旺铺转租”的信息。和几年前“一铺难求”的场面相比,如今“空铺”现象已经开始显现。
在华强电子世界,二楼的店铺有几百家,约20多家为空铺,在此前媒体报道中,空铺现象最严重的明通数码城的二楼,同样也有20多家店铺处于关门状态。
记者调查发现,华强北商铺的退租关档现象,与这里的山寨手机产销店的减少有直接关系。深圳华强北曾经是“山寨手机”的大本营,每天有大量价格低廉、貌似“名牌”的手机在这里生产、销售,也一度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不过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功能型手机市场逐渐被压缩,山寨机市场也随之萎缩。
“过去,功能机很容易被山寨,因为技术门槛低。”深圳市鸿嘉源通讯科技公司项目经理王学凯告诉记者,山寨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专业的市场运作,品牌知名度很低,在智能机兴起的时候,人们已经不愿意再买山寨机了。
据王学凯透露,“现在国内外山寨机订单都减少了。国内山寨机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价格低,如果要山寨智能机的话,一方面质量上达不到,另一方面价格也上升了,几乎没有价格差了”。
与此同时,这些以仿冒取胜的“山寨机”因侵犯知识产权、质量无保障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监管部门严打的对象。2012年年初,广东省掀起了 一场旨在规范商业市场秩序的“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华强北商圈成为监管的重点区域,这里的山寨手机店铺,也成为重点清理的对象。
经过一轮高压集中整治,华强北商业圈出现了“关、停、并、转”潮,一些靠不法渠道生产、经营山寨手机为生的商户,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并陆续撤离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华强北主要手机专业市场共有3575户经营户主动退场。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华强北仅存的山寨手机店,也大多生意萧条,随时有离场的可能。在明通数码城二楼,记者看到,山寨手机依然在叫卖。一个仿名牌手机的山寨产品,价格只有原产品的五分之一,却少人有问询。
华强北商会会长黄建跃告诉记者,此轮“三打两建”行动,使华强北绝大多数山寨手机商户受到影响,很多商户因为做不下去纷纷撤场。“目前没有撤场的,有一类是自有物业,不存在撤场一说,另一类是租期还未结束,所以暂时扛着。”
据黄建跃透露,“华强北山寨机的惨淡现状,前两年就已经显示出征兆,今年因为整治行动导致矛盾凸显,明后两年情况还会恶化。”
转型已在进行 层次尚显低端
“他们紧追市场风向,往往什么品牌的手机卖得火,他们就紧跟着生产相应的手机配件,十分被动”
记者了解到,华强北多以小商户为主,且多数商户仍局限于生产、销售价值不高的电子元器件、电子消费品,或者是山寨产品。这样的店铺在华强北不止上百家,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低价格,却缺乏市场竞争力。
有专家表示,“华强北的旧有产业模式,与深圳市提倡的创新性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导向相悖。”另外,华强北坐拥深圳最为繁华的商业地段,租金成本逐年上涨,若不通过转型升级提高附加值,繁荣将很难持续。
“此次‘三打两建’加速了华强北山寨机的撤场,虽然暂时对该地区的商业有影响,不过也恰好成为它转型的好时机。”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认为,华强北应该抓住机会,利用原有的空铺,重新规划其产业结构。同时,商家本身也应该积极寻找升级之路。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华强北企业的转型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悄然进行。在华发北路上,龙胜配件城的一块红色横幅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横幅上写着:“热烈祝贺龙胜配件城转型升级成功”的字样。据介绍,两年前龙胜配件城还只是一个山寨手机大卖场。
“大概从2011年开始,在市场引导的行为下,这里的很多商铺开始做苹果手机配件,因为种类多,款式新颖,受到市场欢迎,很多老外专门到这里选 货。”据该市场内部人士介绍,现在除了一楼一小部分销售品牌手机之外,二、三、四、五、六楼几乎看不到其他产品,几乎95%的商铺都在销售苹果配件。
记者了解到,不只是龙胜配件城,在深圳华强北,由于山寨机的没落,智能机的兴起,越来越多商户走向了智能手机配件领域。李先生在华强电子世界经营手机配件,他告诉记者,卖手机配件的店铺基本都是跟着品牌走,“什么牌子的手机好卖,我们就卖什么手机的配件”。
手机壳、耳机、充电器、手机外置音箱……只要是和手机有关的产品,李先生都在做。“我们有自己的工厂,可以自己生产产品。”他指着一旁的几大箱手机壳,“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手机配件很大一部分是销售到国外的。“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地方,很多人过来批发。”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来此采购的原因很简单,“便宜呗”。不过他也坦言,低价格往往导致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存在瑕疵。
“我现在考虑最多的事情是,等待iPhone新品上市,因为去年iPhone4s出来的时候,全部卖手机配件的都很火”。记者观察到,像李先生 这样卖手机配件的店铺,在华强北可能有上千家。他们紧追市场风向,往往什么品牌的手机卖得火,他们就紧跟着生产相应的手机配件,十分被动。
研发成本过高 升级面临困难
“只有深圳市政府拿出钱来,配以适当的政策扶持,才能把山寨机的升级完成”
据悉,目前由于智能手机配件市场尚未饱和,于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但专家认为,生产手机配件的附加值仍然不高,并不是转型升级的最终模式。“这相 当于是给外企做代工,绝大部分利润被外国人赚走了,所以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的品牌。”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说。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在山寨手机纷纷退市的时候,国内品牌手机却在华强北悄然兴起。王学凯所在深圳市鸿嘉源通讯科技公司就是一个例子。目前,这 家公司的自主品牌THL手机已经在华强北开了4家分店,4个月每月手机销售量达到8000台,相当于销售代理时期4个省的销量。
“我们是看中了国内的市场。”王学凯认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市场还是在中国,“中国有庞大的消费人群,而有钱的人又很多,智能机在中国绝对有市 场”。不过他也坦言,从低端的功能机转向高端智能机,并非一件易事。“转型最大的成本在研发,技术的积累需要有一个摸索的过程”。
记者采访了一些山寨机的厂商,在谈到是否考虑过做自己品牌的手机,一些厂商负责人坦言,“即使是工厂确实有能力去自主研发手机,也不打算去做。”因为除了技术上的门槛外,还有生产、市场运作、品牌营销甚至售后服务,一系列环节的增加,带来的是巨大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研发成本这么高,我们做小本经营的,怎么负担得起?”华强北一家商户老板刘先生说,“其实我们也感受到了危机,只是不知道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该如何调整?产品的同质化实际上早就存在了,但大家基本上都是打价格战,也就不会去思考自主研发这么高级的问题”。
“华强北转型要和深圳市转型联系在一起,深圳市提出发展高科技产业,你就不能对华强北的未来坐视不管。”深圳市政府专家顾问、深圳大学国际金融 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认为,当前环境下,单靠企业自主转型升级,技术、人力、资金成本太高,“只有深圳市政府拿出钱来,配以适当的政策扶持,才能把山寨机 的升级完成。”
同时他提出,“由于行业环境变化和竞争太快太剧烈”,相关产业若不在5年内完成转型升级,或将惨遭淘汰,这无论对于华强北,还是深圳都将是巨大 的损失。至于如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国世平认为,通过财政投入助力企业研发,是最直接的方式。同时还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兼并组合的方式, 实现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比如让华为(微博)、中兴等几个龙头企业,牵头行业升级,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重组华强北的山寨手机企业,实现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有机联动、合理分工。”国世平说。同时他还提出,“不妨让华强北的10个小公司联合在一起,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
华强北被指业态单一 未来将建“建筑综合体”
“华强北应该做大型商业航空母舰,不能只卖电子、百货,应该参考美国综合体的模式”
据悉,华强北商圈产业形态,主要有电子元器件、手机通讯产品、电子数码产品、综合百货四大板块。据统计,该片区目前电子、通讯专业市场共有45 家,占全市电子通讯市场总数的95%,华强北电子产品市场交易量在全国占据龙头地位,同时在国际电子产品领域也具备一定的定价话语权。
长期以来,华强北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商会会长黄建跃认为,在这样的光环背后,其实也潜藏着不少负担。“华强北起步之初,可以用‘电子商业街’来树立品牌,但如今形势有变,就应该重新考虑定位的问题。”
据黄建跃介绍,早些年,华强北形势大好时,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商铺扩张,直接导致商铺林立,商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商场经营同样的商品,甚至同一个老板在两家商场开同样的店。”而如今,当这艘“电子航母”遇到经济、政策风向变化时,暴露出严重的后遗症。
黄建跃认为,华强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业态过于单一,一有风吹草动,几乎连片遭殃。为此他提出,“华强北应该做大型商业航空母舰,不能只卖电子、百货,应该参考美国综合体的模式。”
“华强北地段优越,这里应当建成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家电卖场、图书馆、影院、酒吧休闲店,让消费者来这里不只是奔着山寨机,而要给他们更多的消费体验。”
黄建跃设想,今后华强北可将现有电子商铺比例,由70%降至30%—40%,但仍然要保持华强北电子产品、资讯最前沿的优势。今后可以集中在一 些知名度高的品牌,以高档和中档为主,涉及部分低档产品。同时,为了与电子商务进行差异化竞争,不妨打造一些“体验式商铺”,提供更为优质的售后服务等 等。
据悉,关于打造华强北商业综合体的计划,政府部门已有考虑。相关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深圳市政府正考虑在华强北打造一个全新的“赛格国际电子 城”,作为华强北新的“建筑综合体”,将借助周边各种商业配套,带来电子信息产业整体的升级机遇,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华强北未来定位:
城市
综合体
■对话
“山寨”时代一去不复返,华强北这条电子商业“老街”,如何再现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雄风,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话题。
记者日前获悉,深圳市政府正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改造及其重大项目建设方案。参加该方案制定的深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近日向记者透露了方案的部分细节。
南方日报:对于华强北的转型升级,政府、学界等有哪些方面的设想?
魏达志:作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聚集经济,必然产生高效益的势能,必然形成高开放特征。华强北应当由传统低端的服务业态向现代高端的服务业态转变,由低端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转变。
同时,华强北不能局限于传统实体服务业,还应当发展虚拟服务比如电子商务等等。根据福田区的整体部署,华强北还应该考虑建成CBD概念的现代高端商业街区,比如将其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国际采购中心和信息中心”等等。
南方日报:未来华强北产业改造的范围和定位是什么?
魏达志:根据市规划国土委公示的2012年第三批城市规划项目,华强北片区法定图则适用范围为:笋岗西路、红荔路、华强北路、上步中路、深南中路、华富路及深圳中心公园东侧边界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185.86公顷。
该片区今后将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辐射海内外的高端电子信息服务、展示和交易中心、多元业态混合的高品质商业中心和生产型服务业中心,兼有商务办公、居住等功能的城市综合型片区。
南方日报: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华强北改造会不会受限?
魏达志:华强北片区改造的发展策略,必然要求高效、集约、混合利用土地资源,今后将通过城市更新释放用地,完善片区功能结构及公共服务设施配 套;促成地下空间与二层连廊一体化建设,构建立体化交通与城市空间。同时,华强北片区鼓励地下空间开发,以形成相互连通、高活力的地下空间系统。
根据图则,整体功能布局为:以华强北路、振兴路两侧用地为地下空间开发核心区,形成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兼文化娱乐、交通换乘、市政配套等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区域;核心区外围地下空间以停车功能为主,截流社会车辆进入核心区域。
南方日报:华强北改造中有哪些大项目值得期待?
魏达志:深圳提出了“赛格国际电子城项目”,今后,赛格国际电子城将作为华强北新的“建筑综合体”。赛格国际电子城将借助周边的各种商业配套, 带动当地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该项目在5—10年内规划总用地面积3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0000平方米的优质贸易与服务空间。
未来这里将新增一批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服务业,按照当前物业出租与销售的价格,将形成数百亿元的产值。如果加上入驻企业的群体效益,将达到数千亿元的营销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