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犹记得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在重病之际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中国教育乃至国人心中的痛,它振聋发聩,但是至今10年过去了,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如今,在习总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引起了对中国应试教育新一轮的反思。
1、什么是应试教育?
百度百科: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类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应试教育背离素质教育,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它以升学率高低检验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成绩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和社会发展。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唯一要求,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
应试教育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伟大的毛主席曾经做过老师,他也曾多次谈到中国的教育弊端:“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成打击对象就好了,你们的教学就是灌!我过去在抗大讲课就是把讲稿发给学员,我只讲三十分钟,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提出问题,教员再答疑。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不错了。不要装着样子去吓唬人“。
2、中国教育的现状?
如今的中国学校教育就是教师们教,学生们学,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升学。教师为了升学率,考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题库题海”,而考试也就在题海题库中抽选,这样的结果就是:学子“不学经史子传,唯有题海苦练”,以至于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到了考试结束特别是高考结束以后,面对堆积如山的参考书和练习试卷,学生往往是双眉紧锁、双眼怒瞪,可谓愁云惨雾、欲说还休、欲哭无泪,上去猛踢几脚者有之,用刀猛砍几下者有之,撕成碎片者有之,更有甚者,干脆付之一炬,这就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声控诉和无奈发泄。
值得注意的是:当这些人考上大学后,往往也是所选其人,而亦非其才。以至于这些人在上了大学后不知所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中国的研究生活博士生是如此稀少而且少有作为也不足为怪了。
对于这种教育制度,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你看到4岁的孩子,会发现他们都在不断问问题并想知道事情是如何运作的。但是等到他们6岁半的时候,他们停止了问问题,因为他们很快发现比起挑衅性的问题,老师更重视正确答案。高中生很少表现出好奇心。等他们长大了,到企业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好奇心已经消耗殆尽,更何谈创新。
创新创造财富,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住脚,最应该具备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创新能力。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3、教育的反思?
应试教育的死穴恰恰在于它没有给孩子们留下“犯错”的空间(原文链接,请点击),创造力是一种习惯。问题是,学校有时也把它当做一个坏习惯。和任何习惯一样,创新既可以被鼓励也可以被抑制。事实上,人类的好奇心、创造力与生俱来,问题在于这些特质确实往往在童年时期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过程削弱,甚至磨灭。
这种传统的教育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传授学科知识的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学往往只是一个通过死记硬背来转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则很少有机会提问,或者自己发现一些东西,而这个缺失的环节确是创新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内在的好奇心往往会受到一些侵蚀——孩子们因为上学反而失去了好奇心和创造力。
4、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
目前来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应当使学生的角色将由一个在群体里的教育接受者渐渐地演变成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授课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教育不以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为原则,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
最后,为大家分享一下”李约瑟难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与我国的”钱学森之问“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也是对中国教育的拷问。
小结:未来教育,应当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当以培养学生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为主要任务。衷心的希望们的国家能够繁荣富强,重振汉唐雄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