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发生出人意料的转折,这两个曾以兄弟相称的社会主义大国,一时剑拔弩张。
中苏关系的变化,始于1956年2月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并由此在国际共产界引发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毛泽东对此十分警惕,并明确提出反对修正主义的口号。
1959 年10月1日 ,赫鲁晓夫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可这一次,他却在“和平共处”问题上,跟毛泽东吵翻了。
所谓“和平共处”路线,即赫鲁晓夫要与美国搞缓和,希望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他。毛泽东不理这一套,认为赫鲁晓夫到中国来,是为美国当说客,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乞求美国的缓和,是“投降主义”。
后来赫鲁晓夫对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批评,更令毛泽东不快。
1960年2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召开东欧几国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华沙条约国政治协商会议,继续推行“和平共处”路线。中国共产党派出的会议观察员康生,遵照毛泽东指示,作了主题相反的发言。
从此,一场影响深远的中苏论战和各国共产党之间的论战拉开序幕。
1960年初,在中印边界纠纷没有得到缓解,印度尼西亚也出现反华排华活动的时候,赫鲁晓夫不顾中方规劝,于2月访问印尼,并途中停留印度4天。
4月,中共在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之际,在《红旗》、《人民日报》上对苏共的思想路线及其内外政策,引马恩列之经典,进行了全面、系统和严厉的批判。
6月,中共代表团与51个国家的“兄弟党”代表一同参加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赫鲁晓夫发动对中共代表团的围攻,中共方面立即予以回击。双方几乎到了对骂的程度。
7月,苏联政府通知中国政府: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撕毁343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这完全打乱了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安排,又正值中国“三年困难”时期,无异于雪上加霜。毛泽东愤言道:“还不如法国的资产阶级,他们还有一点商业道德观念。”
1961年10月,苏共召开22大,赫鲁晓夫在会议上发动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新批判,会议决定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列宁公墓中移出,并予以焚毁。率中共代表团参加此会的周恩来,提前退场以示抗议,并专门到红场墙边的斯大林墓献了花圈。
从1963年3月开始,中苏两党围绕着所谓“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论战。论战于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全会解除一切领导职务后结束。但是,事态并未好转。
1964 年11月7日 晚,在苏联政府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47周年招待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对随中国党政代表团前来访问的贺龙说 :“我们现在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应该仿效我们,把毛泽东也搞下台去。这样我们就能和好。”
周恩来立即向苏方提出抗议。苏共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不得不表示道歉。通过这件事联系到其他情况,中共中央得出勃列日涅夫实行的是“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的结论。
此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苏联在中苏边境增兵至百万之众,并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进驻军队,对中国形成大兵压境之势。
反修防修的调子越唱越高,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一个特殊时期。
按照设想的军事地理区划,中国沿海为第一线,中部为第二线,后方为第三线。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罗瑞卿、薄一波向中央报告:
一切新的建设项目应摆在三线,布点分散、靠山、隐蔽;一线的重要工厂和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有计划地全部或部分搬迁到三线;不再新建大中型水库;筹建北京地铁,并考虑上海、沈阳地铁。报告经批准后纳入1965年计划和“三五”计划,并以惊人的速度执行着。
北京古城墙,终于走到了漫长岁月的尽头。新社会的建设者们要从城墙直挖下去,建造北京地铁。
1965年1月,工程部门为备战需要,就修建北京地下铁道问题呈书中央。报告称:修地下铁道是军事的需要,也兼顾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同时,由于现有城墙大部分已经拆除或塌毁,地下铁道准备选择合适的城墙位置修建。这样既符合军事需要,又避免了大量拆房,在施工过程中也不妨碍城市正常交通,可方便施工,降低造价。
这个报告得到中央批准。毛泽东主席批示:“杨勇同志:你是委员会的统帅。希望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是为至盼!”
1965 年7月1日 ,北京地铁工程开工,地下铁道工程局和铁道兵负责施工,北京市负责拆迁。由于工期紧,拆除城墙、城楼的主要任务就由铁道兵承担。一期工程拆了内城南墙、宣武门、崇文门、徐悲鸿纪念馆(馆址迁移), 全长23.6公里 ;二期工程由北京站经建国门、东直门、安定门、西直门、复兴门沿环线拆除城墙、城门以及房屋,全长16.04公里。
地铁开工建设之前,周恩来驱车沿城墙看了一周,指示把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保留下来。周恩来显然看重这组古建筑对于天安门广场空间布局的重要性。早在1958年9月安排 “国庆工程”时,周恩来就提出天安门广场的扩建,不能拆除正阳门城楼和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