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岩峰,杯酒快意,志在高峰

1976831日,吴岩峰出生于北国长春,在家中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还有1个弟弟和1个妹妹。童年生活简单快乐,和罗大佑的那首《童年》中所唱的一样:“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吴岩峰说自己从小十分自由,“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工作特别忙,家里孩子又多,所以几乎都不管我们,属于放任自由型。姐姐考上哈工大的通知书来了,家里人才知道。”没有什么学习压力,也不上什么补习班,过得非常轻松自在。“不像现在的小孩,幼儿园就压力很大”说起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吴岩峰十分怀念。

                   

比起忙碌的父母,吴岩峰姐姐给他的照顾和影响都更深。“姐姐是典型的‘好学生’,很聪明,也刻苦,从小到大都是我的榜样。”想到姐姐对年幼的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感慨不已:“姐姐给了我很多温暖,她和我一个中学,每天早晨起来给我做早饭吃,然后骑车带我上学。”听他说起自己的姐姐,让人不由得羡慕。

 

尽管家庭环境如此宽松,吴岩峰却从小学习出色,初中和高中一路保送入学,并且上的都是长春市的重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吴岩峰发现自己数学方面有特长,解数学题特别快。那个时候的重点小学都会挑选数学比较好的学生,周末送去别的地方集中培训,小岩峰也幸运的入选了。“搞数学竞赛要看很多书,也很费脑子,其实挺苦的。”吴岩峰一连坚持了几年,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参加比赛,“最好的成绩是长春市第四名”。

 

有意思的是,尽管成绩不错,但他并不是循规蹈矩的“乖孩子”——上小学的吴岩峰就迷上了台球房,经常一放学就溜过去“切磋”。“当时我有个同学家住在那里,隔壁就是台球厅,就经常被这个同学叫过去玩。”由于经常出入那些老师严令禁止的“台球厅”,后来有一次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被狠狠的批评教育了。尽管如此,打台球的爱好,伴随着他一直持续至今。

 

享受机房的“VIP”待遇

 

和计算机机房接下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中学时期。当时吴岩峰所就读的长春市实验中学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重点中学,在计算机刚刚兴起的90年代初期就开设了计算机兴趣班,吴岩峰也就这样不经意地步入了计算机的世界。“93年的时候,学校里还是最早期的苹果机,黑白屏幕,DOS操作系统就装在一张软盘里,可以用Basic来编小程序玩。”这个简单的Basic系统,激发起了他莫大的好奇心。一有空他就跑到书店去找编程的书看,书贵买不起,就带本记事本站着抄代码。“最久的一次,从天亮抄到天黑,直到书店关门,还舍不得走”吴岩峰这样回忆起当时痴迷计算机兴趣班的场景,他说当时自己一周有几个小时可以去学校的机房,觉得很有意思“我还记得一次抄回来一个小游戏,是一群字母沿着屏幕飘下来走过来,一敲键盘就爆炸消失了,每次开机以后都会玩一会儿。”吴岩峰一边笑一边回忆,那个样子像是在回忆儿时的一个卡通片。

 

怀着对计算机的热爱,高中毕业时填写报考志愿时,他所报的所有专业志愿都跟计算机有关。进入吉林工业大学后,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对计算机非常痴迷,基本上就是寝室,食堂,图书馆,机房四点一线,生活十分简单。“那个时候去机房资源紧缺,先换鞋,进去还要排很久的队,因为我在机房待得特别多,几乎天天去,慢慢地和管理员变得特别熟悉了。”说起自己当年的“机房VIP”待遇,吴岩峰非常得意:“后来我去机房都不需要排队了,管理员直接放我进,好机器也专门留给我。”

 

在机房里,吴岩峰不仅学到了计算机知识,还收获了甜美的爱情。一天,正当吴岩峰在机房敲打着键盘时,左手边的座位上翩然坐下了一位女生,忽然间,吴岩峰仿佛听见了自己心弦被拨动的声音,于是一段校园恋情就这样悄悄的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我陪她比较多,会一起看看电影。后来我又开始泡图书馆泡机房了。”回忆到这里,吴岩峰腼腆的笑了笑,“我们也因为这个事经常吵架,她怪我陪电脑的时间比陪她的时间多,不过慢慢就习惯了。”说起自己的“机房情缘”,吴岩峰也不禁感叹计算机在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性。毕业以后,当年这位恰巧坐在邻座的女生,成为了他的结发之妻。

 

一个月不出门的超级宅男

 

吴岩峰“宅”的习惯,是从大学的时候就形成的。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计算机,但是暑假的时候一般都会租电脑。而只要有电脑,他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个月都不出去!当时吉林工业大学的汽车专业特别有名,他参加了一个模拟汽车相撞的测试实验,开始接触了Unix编程,两年后又接触了Linux,并试着去剖析这些操作系统,汇编语言是他当时最感兴趣的技术“我当时的感觉是汇编很快可以看到效果,我就到图书馆找了很多汇编的书,特别喜欢。”

 

到了大二的时候,市面上有KV300杀毒软件卖,一套要好几百元,凭着好奇心,吴岩峰就开始做一些程序去尝试破解这些软盘。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找不到任何资料,破解KV300只能用调试器,一个扇区一个扇区地去尝试,观察加密方法,并一点点加以破解。经过无数次尝试后,终于成功的破解了软件,后来还复制了很多份送给同学。这些经历都给吴岩峰日后的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来没有离开过长春的吴岩峰,大学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却直接去了北京。98年刚刚开始有网络,他就找了北京的公司做Web开发,用CGI写程序,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家远行。“家人给了我2000元。父母、姐姐到火车站来送我。我从来没有自己出来过,当火车开动的时候,那感觉特别难受。”吴岩峰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尽管当时的公司没几个人,所以一个人要做好几样事,什么项目都要做。CGIphpjava这些做web开发使用的各种技术都接触到了,基本上是要用啥就立刻学啥。在这家公司里,吴岩峰一待就是三年多。后来遇到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才不得不离开。

 

因为大学时代就对计算机底层系统特别热衷,尤其对计算机病毒的原理感兴趣,凭借良好的技术基础,他跳槽去了瑞星公司。到了瑞星之后,吴岩峰有机会接触到病毒分析第一线的知识。前几个月求知欲特别强,他学习了怎么样去分析病毒,怎么样找特征码,之前积累的汇编语言的基础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几个月过去后,他渐渐发现,反病毒分析的技术已经成熟,可学的新东西已经不多了。“就这么些东西,最后觉得其实纯粹变成了体力劳动,开始有点受不了了。”于是入职8个月以后,率直的吴岩峰于是径直找到老板,说不想干了。就在这个时候,瑞星成立了一个新技术部,这个类似于盛大创新院的地方,给员工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大家有时间做一些前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领导的安排下,吴岩峰被转到了新技术部。在这里,吴岩峰有时间重新思考产品的意义。他抽时间开发了一个虚拟机,模拟病毒去执行,从中取特征。在这个阶段,他还单枪匹马,从无到有的给瑞星做了一套Linux版本的应急杀毒盘。

 

没有趁手的兵器,那就自己造一个

 

在瑞星的这段工作时间里,吴岩峰经常要进行一些系统调试工作,但他苦恼的发现,市面上没有一款好用的内核调试器,当时所用的是国外一个软件厂家开发的产品,叫Soft Ice,但软件功能有很大的不足。他坦言:“当初就是觉得原来用的产品感觉不是很好,想要去做二次开发也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趁手的兵器实在不爽,怎么办?那就自己造一个!一天和同事陈俊豪聊起后,俩人一拍即合,于是开始动手设计,这就是后来在程序界广为人知的调试软件Syser Debug诞生的过程。

 

开发之初,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因为内核调试器开发国内没有教科书,能找到的资料也是寥寥无几,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软件不是公司要求做的,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在那段时间,他每天上班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进入这个软件的开发环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个版本的Syser Debug程序框架四个月以后就面世了,但是很快他发现和心中想要的相去甚远,于是推倒了重来。“摸索着做,也没有什么很好的计划。不过那个时候年轻,精力也足,有比较大的韧劲去坚持。”说起这段往事,吴岩峰深有感慨。

 

在做调试器产品的过程中,有一事件让吴岩峰印象深刻。当时程序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bug,这个bug每次发作的位置都不一样,但总是会让他写的程序崩溃。这段时间这个bug像心头挥之不去的一朵阴云,时时刻刻笼罩在心头。每天下班后,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冥思苦想,一句句程序反复推敲,对计算机系统内核的工作原理不断琢磨,经常在电脑前枯坐到天亮。整整两个月过去了!他眼圈深陷,身子瘦了一圈,终于在一天夜里,他总算找到了bug的根源!程序修复的那一刻,他激动得大吼了一声。但这件事就像是一个坎,过了这个坎以后,再难找的bug到他手里都会迎刃而解。厚积而薄发,这就是积累的力量。

 

此后的2年时间里,经过3次重构,不断的推翻过去,超越自己,最终完成了Syser Debug这款著名的系统调试软件的开发。这款专门为Windows NT架构系统所开发的全图形界面调试器,吸收了IDA ProSoft IceOllydbg等软件的长处,支持二进制汇编级调试和源代码级调试。通过Syser Debug的开发实践,吴岩峰熟悉了软件开发的流程,也深刻了解到与用户交互方法和应用需求。他认为,这个过程中所学到技能,对整个职业生涯都极为重要。

 

Syser Debug发布后,受到了国内非常多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广泛赞誉。很多人也联系到吴岩峰,向他咨询开发方法,或者请教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在圈中他也结交和很多惺惺相惜的好友,这让他非常高兴。不过也有遗憾的时候,由于Syser Debug强大的内核分析能力,被一些人作为工具用来破解游戏,并开发了游戏外挂程序,依靠外挂这条“灰色产业链”,很多人一夜暴富,但最终锒铛入狱。谈到这里,吴岩峰语气沉重,痛心疾首。这就像诺贝尔为了采矿而发明了炸药,但没料到炸药到了战争贩子手里,却成了杀人利器。技术像一把锋利的剑,我们一定要用在对的地方。

 

 

傲慢的法国工程师问“你们有人懂UNIX么?”

 

从瑞星出来后,吴岩峰进入了一家外企Websense从事网络安全工作。他想学习一下外企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这次,吴岩峰遇到了人生中的又一次挑战。大学时吴岩峰就不喜欢英语,“特别讨厌背单词”,毕业以后基本就没怎么用过英文,进了公司后,发现不会英语寸步难行,不仅邮件、文档都是英文撰写,开会也要英文听说。一句英语也说不出来的吴岩峰,不得不重新捡起教科书,恶补英文。大专毕业后从没进过课堂的他,不得不重新坐进了新东方的教室里,和身边的一群90后一起,练听力、练阅读。经过艰苦的努力,他能够用英语写文档,并且能用英语做Presentation了。尽管如此,吴岩峰说:“我觉得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时间来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去弥补自己的短处。”

 

在这段外企生涯里,吴岩峰学到了外企规范的产品管理流程与制度,“明白了怎样的规范,才能保证我要做的东西和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相比国内很多“软件作坊”,外企的做法更规范,规划也更合理。“他们会安排充分的时间做测试,产品的质量没有充分论证之前,是不会交付给客户的。”

 

不过,他们他也看到了外企在中国存在的许多问题。IT类外企在中国的公司,往往都是在做国外总部不愿意在做的一些事情,一些边边角角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零碎活,才会扔给中国分公司去完成。核心技术通常还是在总部才能接触到,而有些总部派来“巡视”的外国工程师,还对于中国人存在一些偏见。吴岩峰谈到,曾经有一个级别很高的法国工程师,来中国开会的时候,鄙夷的问:“你们有人懂Unix么?”他看到法国人扫视过来的傲慢眼光,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愤怒。中国人一定能做出让你们刮目相看的东西,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创新院,我做出“影响一生”成绩的地方

 

 

2010年夏末初秋的一天,吴岩峰的手机响了,电话是他的一个老朋友打来的,说要介绍一位“大牛”给他认识。而这位大牛人,就是被称为“中国最熟悉Windows内核的人”,现任创新院专家的潘爱民老师。见面以后,潘老师介绍了盛大创新院的情况,当时说的一句话一下打动了吴岩峰:“现在你这个年纪正好是一个产出很高的阶段,可以做出接下来的人生都会改变的东西。”于是,怀着要做出一番“影响一生”的成绩的梦想,吴岩峰在2010年末的一天,走入了盛大创新院。

 

“现在是一个可以改变我一生的时候,如果做得好,那么再过十年我会有一个回忆;如果未来有了孩子,我会很自豪地告诉他,很有成就感。”说到这里,吴岩峰突然之间激动起来,看得出来他对未来创新院工作的期待。

 

吴岩峰坦言,目前国内软件行业很急功近利,缺少踏踏实实的东西。“在国内的软件行业很少会看到35岁还在做coding,大多数人做几年coding就改行去做售前,或者做管理。”之前的外企经历让他看到国外企业从开发到测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测试上面也是不惜成本,希望可以给到用户的时候尽量多的满足用户需求。这些踏实认真的态度,正是国内企业所缺少的,也是盛大创新院吸引吴岩峰的。

 

一个伟大的公司应该有能力把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培养成行业的先锋,这需要一个体制,吸引一些有梦想、想上进的人才。创造一个环境,把他的兴趣点培育起来。“有兴趣,就会做到比期望值还高。”盛大创新院也很符合吴岩峰心目中“顶尖公司”的样子:“盛大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把握的很好的。创新院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吴岩峰相信在他这个年纪,技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都让他有一个很高的产出,在这个可以“改变我一生的年龄”里,创新院提供了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们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打拼。在创新院,一旦有新奇的想法,不用多想什么,很快就能着手去实现。宽松自然的环境给了他最肥沃的土壤。这个曾经在大学里喝下过一斤白酒,并昏睡了两天的东北汉子说:“等到项目完成后,我要痛痛快快地和兄弟们喝一杯”。

 

杯酒快意,志在高峰!吴岩峰在盛大创新院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汇编,web开发,破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