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三角函数中什么积化和差、和差化积、诱导公式、倍角公式等等,都源于cos(a+b)这条公式,整个测度论,不管是约当测度、L测度还是B测度,都源于开集的测度。开集测度是一切测度的参照物,有了开集的测度,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因此,开集的测度并没有依靠其他集合的测度进行定义,很多理论说破了一文不值,问题是怎么说才破。窃以为,开集的测度就是直接拿皮尺对开集进行量度。而开集的构造可以认为由有限或者无限个构成区间构成,所谓构成区间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可再分的开集,各个构成区间是不交的。因此,如同曹冲称象一般,将各个构成区间量出其长度,再一求和,就得到了开集的总长度,这就是开集的测度。
对于测度论中,我一直将可数可加性作为最重要的性质。开集的测度具有可数可加性和次可数可加性。
1)可数可加性:
设{Gn}中的元素(集合)互不相交,则:m(U(Gn))=Σm(Gn)
可数可加性成立了,有限可加性也就成立了。
2)此可数可加性:
设{Gn}中的元素(集合)有可能相交,则:m(U(Gn))≤Σm(Gn)
有了开集的测度,如同一切理论体系有了公理体系一样,可以拿着这最块最基本的板砖去建大厦了。对于闭集,回顾其构成区间,也不是直接用闭区间进行构造,而是统一为开区间进行构造。闭集的测度就不再是拿皮尺直接去量她了,而是借助一个外物——开集去量度她。
那么这个开集又如何找呢。先随便找一个开区间,只要比这个闭集大就行了。将这个开区间记为I=(a,b),将要量度的闭集记为F,必须保证F包含于I,那么闭集的定义如下:
m(F)=b-a-m(CIF)
于是,上面的右边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整的开集减去零七八碎的小开区间,闭集的测度可以归结为开集的测度。
注意:虽然闭集的测度是借助开集的测度而定义,但是,这由是她真实的尺度,也就是说,闭集的真正“长度”和她所借助的开集的“长度”之间即使在微观世界里也是完全一样的,不存在一个ε的极小差,也无须借助极限来定义。这是因为F=I-CIF。
闭集也有可数可加性和次可数可加性性质,对此不作证明,只谈谈个人的理解。闭集的测度可以理解为可数或有限个互不相交的小闭区间所得。每个小闭区间[ai,bi]与(ai,bi)具有相同的测度,因此闭集的测度其实也等于各个对应的(ai,bi)之和。而对于{Fi}中,各个闭集互不相交,由于开集的测度满足可数可加性,于是闭集也就满足可数可加性了。随之也得到有限可加性和次可数可加性。这是理解的办法。
前面解决了直接拿皮尺丈量开、闭集的问题。但是对于一般集合,如半开半闭集,尚未能量出其尺寸。因此,引出了入下一般集合测度的定义:
m*(E)=inf{G|E包含于G且G为开集} 此乃外测度
m*(E)=sup(F|E包含F且F为闭集} 此乃内测度
此时,测量一个集合不能直接拿皮尺了,而是假借外物。这个比较好理解,从外面测她,当然用一个最小的集合来套它,从内部测她,当然用一个最大的集合来顶死她。无论内外力求严丝密缝。
以上定义除了对半开半闭集合适用,对前面的开集、闭集同样适用。以开集为例,从外面找一个开集来套她,没有什么比她自己更合身了,所以,外测度自然就是她自己。而从里面找一闭集套顶它,有定理证明里面闭集的最大者的测度与其测度相等,于是,开集的外测度=内测度=自身的测度。同理,闭集的内外测度=自身的测度。
对于一般集合,以外测为例,在以上的定义中,是用一个比她大的开集来测量她,而在比她大的集合中取其最小值,所以这是一个极限值。而极限值与真正值往往差了一个无限小ε。因此内测和外测就差了一个无限小ε,这个无限小ε在积累的过程中如果不产生质变,则保持无限小,可以视为0。于是,决大部分集合都是内测=外测的。
但是,由于理论上无限小ε的存在,所以自然有:
对于任何集合E,有m*(E)≤m*(E)
次可数可加性:
集合的外测度满足次可数可加性,注意:不满足可数可加性
m*(UEn)≤∑m*(En)
我是这样记忆的,由于上面UEn与包含她的开集的测度查了一个无限小ε,而右边是累加了n个无限小ε,自然左边小于等于右边。注意:这仅仅是记忆法,完全不是证明。用此法也就记住了下面:
集合的内测度正好与此相反:
m*(UEn)≤∑m*(En)
到了此处,产生了一些困惑,内外测度的产生很显然表明了对于一般集合难以直接定义其尺度,因此才要么从外面用一个开集来罩她,要么用闭集来顶她,如果我们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集合,那是必然有其尺寸的。如果有,那么无论内测还是外测,必然会有一个无限小的差。因此内外测度是不一样的,内外测度才有存在的意义,当内外测度相等时,其实是极限相等,集合才算可测。然而书本上的理论指明现在还难以找到一种测度,令一切集合均可测。这实在令人匪仪所思,微观的世界居然如此的艰深晦涩,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估计这已经接近柏拉图所形容的理念世界,无一藏中无一物,有花有树有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