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Coursera历程

好几个月没写博客了,上一篇还是3个月前写的,真是惭愧惭愧。其实这几个月里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比如对iOS音频接口的研究啊,Reveal工具啊,github项目啊什么的,每一个都是不错的主题。人总是有惯性的,习惯的事情,总是想着不要改变。博客写习惯之后,就老是手痒痒;可是如果长时间不写,也容易产生惯性,不想写。

今天刚刚有一门Coursera课程得到了证书,那么就聊聊这个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话题:MOOC。

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半年的时间里,我尝试了若干门课程,其中真正上完课,得到证书的,总共有2门:

Stanford University的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1);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先Show off一下:

我的Coursera历程_第1张图片     我的Coursera历程_第2张图片

两门课程都花费了大概2个月时间,不过算法1得了97分(毕竟是码农),而DSP则只得了60多分(暴露出数学不好的习性了。。。)

话说去年10月份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同事们一起抽烟聊天吹牛B,主管撺掇一个同事和他一起学一门Coursera课程,貌似是台湾大学的什么工程图学2D课程,说以后装修可以用到,可以用这个工具来自己设计,还可以拓宽眼界什么的blablabla,于是他们就开开心心的去研究Coursera了。我在旁边听着听着,也被主管忽悠到了,回到办公室也研究去了。我之前对Coursera啊,MOOC啊什么的也有所耳闻,不过没怎么关注,这一研究起来,发现了好多感兴趣的课程。什么博弈论啊,密码学啊,机器学习啊(Andrew Ng投奔百度,感觉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真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啥的成语我就随便用用。

虽然有很多感兴趣的课程,不过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开课的,而且有几门感兴趣的课程也是同时在开课。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于是我从刚刚开课的课程里,选择了Stanford University的算法课程。为什么选择这门课呢?主要是大学时学的太水了,而且工作又不怎么用,现在对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上都忘光了。每次看到面试题考算法什么的,心里发虚啊。为了让自己不再看到算法题就发虚,我就报了这门课。

刚开始进入课程之后,感觉比较乱,里面又是课件又是作业,什么作业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怎么计算分,延迟交作业要咋样咋样,好乱。我不管,先到课件里,从头开始看老师的讲课。老师叫Tim,感觉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口若悬河啊,20分钟一节的课程,从头讲到尾,语速非常快,根本跟不上,只能把语速调到1.25倍慢慢听。再加上消化+记笔记,一堂10多分钟的课程,一般要1个小时左右才能看完。一周一般有5-6节课程,再加上作业题+编程题,所以平均每天要抽出至少1个小时才够。不过幸亏作业不是很难,而且每次作业可以提交2次,也就是说我第一遍做错了,第二遍还可以改正过来后重新提交,后来慢慢熟悉了论坛,和大家一起交流,倒也不算困难。

算法课印象最深的一次作业,是一个处理百万级别的数据,具体的题目忘记了,大体上是要做遍历的。如果用brute-force的方法来遍历,据大家的反映来看,一般要1d-4d不等,反正是基本不可能。那天正好是周末,晚上我洗漱完琢磨这道题,一直到1点多,终于成功将时间降低到大概1s。从1天到1s,多么伟大的成果!我非常高兴,还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一下。链接在这里:http://blog.csdn.net/lixing333/article/details/41732421

这门课之后,又尝试了一下台湾大学的《史记》,和武汉大学的《急救常识》,不过《史记》没有坚持下来,而《急救常识》里的内容太少,课程拖沓,于是上到大半放弃了,自己跑到南京红十字急救培训中心,培训了2天,拿了个急救证。

今年2月份,我开始学习DSP,也就是数字信号处理。去年因为公司项目,开始学习声音信号的处理,比如特征算法,去噪什么的,于是对信号处理逐渐产生了兴趣。这门课也是我垂涎已久的了。兴冲冲的进了课程,开始听讲后,却傻眼了:这门课要求足够的数学知识,高等数学(大学时60分通过)、线性代数(大学惟一一门挂了的课程)、概率论啥的,都快没印象了好伐!可是这是一门偏理论的课程,没有数学基础根本学不下去!没办法,恶补数学吧。囫囵吞枣、现学现卖的学了一些数学知识,勉强够用了,对什么Fourier Transform(FT)、DFT、DTFT、DFS、FFT什么的概念混了个脸熟,幸亏作业也不算太难(其实主要考的是数学)。

可是!这门课的学习时间是1月份到3月底,而2月份则有春节!作为一回到老家就切换到混日子模式的人,我知道,我要未雨绸缪了,提前在春节前把春节时候的课程学完。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终没有完成(喂,把拖延症说成这样真的好么)。于是春节回来之后的作业基本上都延迟了,分被扣的很惨,最终只得了60多分。其实努努力,80多分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有惊无险,这两门课程都这么顺顺利利的拿到了证书,感觉自己还是蛮厉害的呢!

好了,我的Coursera历程差不多就到这里了,下面扯扯其它相关的。

果壳有一个MOOC学院,里面有各种课程的介绍,和学过的同学的点评,还比较有用。根据我的观察,使用MOOC的人,大部分是大学生和工作的人。MOOC的初衷,即让全世界的人都有机会学习,其实只是部分实现的,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想学习,这样即使求着他们也没用。MOOC顶多是给想学习的人一个更方便的学习机会。

MOOC学院,包括Coursera、Edx什么的,都是盈利企业,因此也要挣钱,因此它们推出了付费证书的盈利方式,一个证书从29到49美刀不等。同事花了49美刀,以此督促自己学习。不过我没有花这个钱,我觉得我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第一,对于我想学的课程,我可以坚持下来;第二,付费和免费也没啥区别,除了证书的样子。对于以后找工作,付费证书也不比免费证书好使。

以后有机会,有兴趣的话,我还是会选一些有兴趣的、对职业发展有用的课程学习一下,毕竟全世界的好大学都在上面了,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起来实在对不起自己。

不过,MOOC也有它的缺陷,其中一个就是,MOOC课程基本上都是入门式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进阶的,专业的课程,它的适用人群肯定会很少,开课之后,人数就不多,这样老师、平台的积极性就不高,而一些普及性的、入门性的课程,因为适用范围很广,每次开课都有好多人参加,拿出来也好看啊。所以进阶的知识,现在还是只能自学,或者到学校学习。我就想今年报一个硕士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MOOC,Cours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