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1)LOG的实现架构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1)LOG的实现架构

田海立@CSDN

2011/07/24

 

Android提供了用户级轻量的LOG机制,它的实现贯穿了Java,JNI,本地c/c++实现以及LINUX内核驱动等Android的各个层次,而且足够简单清晰,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解读案例。本系列文章针对LOG机制的内部实现机理进行解读,本文是系列的第一篇,解读LOG机制的实现架构。

 

LOG的运行环境

    下图是Android官方网站上给出的Android的Debug环境。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1)LOG的实现架构_第1张图片

    Android的LOG机制当然也在这个环境中运行。我们重点关注Emulator和Device上运行的部分,App VMs产生LOG信息,并与ADB Device Daemon交互输出这些信息,而ADB Device Daemon又通过相应的协议通过USB(Device)或本地连接(Emulator),与PC上运行的ADB Host Daemon交互,通过PC上的调试工具呈现给用户。JDWP Debugger、DDMS、ADB Host Daemon以及ADB Device Daemon之间的交互与其使用的协议,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本文讨论的内容运行在Emulator/Device上,产生LOG信息,并通过程序LogCat输出。

 

LOG的实现架构

    Android中LOG的实现架构如下图所示,这基本上也是Android的某个模块实现各个层次的经典架构。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1)LOG的实现架构_第2张图片

    Android应用程序通过Framework提供的机制操作;Java领域需要本地c/c++提供服务的地方,通过JNI实现;JNI调用底层库;库函数通过操作映射的设备文件操作设备,LINUX kernel中的Driver完成相应的操作。另外,抛开Java和JNI,LINUX上用户域的c/c++程序,也可以通过操作设备文件来完成。


    Android的LOG也是这样实现的,并将在本系列文章中分别讲述。应用程序通过android.util.Log里的各种静态方法,输出LOG信息[系列之二中具体讲述];Log通过JNI接口调用c/c++的实现,而本地实现的写LOG,也基本就是写信息到设备文件[系列之三中具体讲述];设备文件是Android为了LOG机制而写的LINUX的一个轻量级的驱动logger[系列之四中具体讲述];LOG信息的显示可以是Emulator/Device上运行的LogCat程序[系列之五中具体讲述];另外,Android的本地实现库也可利用现有机制,在c/c++的空间 直接输出LOG[系列之六中具体讲述]。

 

【本系列文章】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1)LOG的实现架构

        解读LOG机制的实现架构。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2)Java域输出LOG

        解读Android的Java程序中如何输出LOG信息到LOG的体系中。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3)JNI及NATIVE域写设备文件

        解读android.util.Log的JNI实现,以及在c/c++的本地实现中如何操作设备文件写Log信息。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4)LOG设备驱动logger

        解读LINUX内核中的设备驱动Logger中实现。Logger是Android为Linux写的一个MISC类型驱动,用循环队列实现了读者/写者。Logger是整个LOG机制实现的核心。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5)获取LOG程序LogCat

        解读应用程序LogCat如何通过对设备文件的open()/select()/read()来获取LOG信息。

解读Android LOG机制的实现:(6)c/c++域使用LOG

        解读Android的c/c++程序中如何使用LOG机制记录LOG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android,linux,jni,工具,linux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