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程序员的那些狗日日子》(二十七)大项目

整理头绪后,我开始到新公司去上班。此时时间已来到了2007年10月份的下旬。

每天去上班我要从中山大道西坐公交车直到环市中路,再转车经解放北路至三元里地铁站其中一个出入口附近,然后在那里转乘公司的上下班班车从三元里收费站进入机场高速公路,快速直奔一段路程后从平沙出口出来,再经进入富力城楼盘的小道进入公司厂区,全程可谓路途遥远。不过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这只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步。而且由于公司上班时间早,所以我很早就赶去坐车,路上基本不塞车,从上车到到达公司班车停车点大约40分钟,班车行驶时间大约20分钟,一共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上班第一天,由快步入徐娘之年、风韵十足且漂亮的人事助理姐姐按照公司入职规定先带我到各部门去打个照面,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两座厂房式的办公楼面积很大,均为三层,其中一座是主办公楼,大部分部门的办公室都在这里,另一座则是物流部所在地和仓库,仓库占了大部分地方,由此可见仓库的面积很大,其产品存货量已有一定的规模。除了物流部,公司还有好多个部门,共计二百多名员工。人事助理说,其中的客服部是公司最大的部门,也是很重要的部门,有几十号人,不但所用的设备专业,而且员工的水平也很专业。客服部的办公室的确很大,占了二层的其中一半。公司还有员工食堂和特约内驻专用邮局。

人事助理自然也带我去见了公司的老总,一个美国人,正是那幅老外头像画像中人,真人果然长得高大英俊,气度不凡。人事助理告诉我,美国老总有一个很特别的中文外号,叫“老康”,是从“小康”演变而来的,年轻时叫小康,现在年纪大了,所以叫老康,员工都可以直称其为老康。所以我姑且称其为老康。令我叹服的是,老康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虽然不免带点外国人的音调,但比起我说的广东口音十足的普通话来,要好得多。正所谓“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康能将普通话说到如此水平,绝非简单之举,他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家管理比较规范、已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型公司。

我所在的部门叫管理系统部,说白了就是技术部,之所以叫管理系统部,大概是因为公司的一套很重要的管理系统是由本部门开发的。

部门有十几号人,共分了网络硬件组、管理系统组、电子商务组等三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各有一个主管。我所在的小组正是管理系统组。

在这里,我算是真正看到了一位程序开发队伍中的老大哥,他就是管理系统组的主管,姓李,姑且称其为老李。老李来自内蒙古,是地道的北方人,性情不羁,经过多年漂泊后,最后来到广州定居。老李比我年长很多,应该不下于十岁,完全已过了行业里所谓的“三十”或“三十五”之限。我来面试时正是老李给我作技术面试的。

公司那套很重要的管理系统,即是根据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和运营情况所开发出来的一套ERP系统,是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套关键的系统。管理系统组即是负责此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更新等相关工作的一个小组,因此毫无疑问老李是一个有分量的角色。

公司在员工使用电脑的问题上管理比较严格,所有电脑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都必须由网络硬件组的同事来负责,而且每台电脑都加入了域,可以由服务器对所有电脑统一进行管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成了一个“无用”之人,我所使用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开发环境的安装等,都交由网络硬件组的同事去处理。

准备就绪后,老李便给我安排工作任务。所谓的工作任务,要比我想象的简单很多。老李告诉我说,因为我刚到公司,马上就进行程序开发不太可能,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熟悉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代码,熟悉后接下来再正式开始程序开发的工作。先用一个月的时间去熟悉,一个月不行再两个月。用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的时间去熟悉程序代码?那不是太“便宜”了我吗?真是少有的情况啊,虽然这样的时间效率有点低,但我还是乐意接受。

管理系统是用ASP.NET + VB.NET来开发的,而且ASP.NET的版本是1.1而不是2.0,所以相应地就用到VS2003了。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不管是ASP.NET 1.1还是ASP.NET 2.0,VB.NET还是C#,此时我都可以熟练地使用。这个时期用ASP.NET做开发的已基本是VS2005的天下了,但管理系统还在用VS2003,这是不是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做系统不一定要紧追技术更新的步伐呢?

然而在我还在阅读公司员工手册和公司相关资料、老李还没有将管理系统的程序发给我的时候,老李却告诉我说,我不用去熟悉管理系统的程序了,公司有更紧急更重要的工作要安排给我。然后他就把我交给了电子商务组的主管。

电子商务组主管叫杰,也是广东人,比我年长好几岁,人很稳重随和,按广东人的习惯叫法,我便尊称其为“杰哥”。大概是同为广东人,大家都可以用粤语来交流,所以我觉得杰很亲切。

电子商务组其实也是程序开发的一个小组,因其所负责开发的系统主要是以网站系统为主,而这些网站又是电子商务性质的网站,所以就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小组来设立,跟管理系统组区分开来,以便于工作的安排和开展。

杰向我介绍说,公司目前正与中国银行合作开展一个项目,而且是与北京总行的合作,所合作的项目是一个积分兑换礼品的项目(简称兑换项目),除了公司和中国银行外,参与合作的还有多家礼品供应商,而公司的身份除了是作为处于中国银行与各礼品供应商之间的服务商外,同时也是其中的一家礼品供应商。由于目前正紧缺人手,所以要将我从管理系统组调过来以配合他开展工作。

项目由中国银行提供信用卡积分原始数据,公司作为数据处理中心将原始数据处理后,信用卡用户即可在礼品兑换网站或通过公司人工客服在客户服务管理后台(简称客服后台)进行礼品兑换,公司再将经过中国银行确认扣分成功后的礼品兑换数据分发给各礼品供应商,然后各礼品供应商再根据礼品兑换数据分别为信用卡用户进行礼品发货和配送处理,而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整个流程均由兑换项目的系统(简称兑换系统)自动完成。

项目中所有的实际业务操作都需要兑换系统来支持,所以这套兑换系统对整个项目而言是很重要的。公司的任务之一就是负责这套兑换系统的开发工作,而所有的业务需求和数据逻辑都由中国银行提供。

兑换系统共包括前台的礼品兑换网站、后台的公司与中国银行之间的数据处理引擎(简称银行数据处理引擎)、公司与各礼品供应商之间的数据接口程序(简称供应商数据接口程序)、客服后台、系统管理后台等五大部分,用ASP.NET 2.0/.NET 2.0 + C#来开发,有WebForm程序和WinForm程序。系统虽然包括了五大部分,但具体到程序代码的布局上,在VS2005中只要一个VS解决方案就搞定了,然后再将系统的每一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项目来建立。

不过杰告诉我,系统并不是由我们来开发,而是公司将其外包给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来开发,所以杰只是负责数据库的前期设计、开发需求分析、数据逻辑整理、相关技术文档的编写及将开发需求和数据逻辑提交给软件公司并跟进软件公司的开发进度等工作。

这不免使我觉得很奇怪,与中国银行合作的项目,怎么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这么重要的项目,这么重要的系统,为什么要外包给软件公司来开发,而不是由公司内部的开发人员来开发?即使人手不够,也可以用外包的费用再招聘几个人员进来的嘛。

实际上电子商务组之前只有杰一个人在负责兑换系统的相关工作,因为同组的其他成员都各有工作任务在身,无法抽身出来以配合杰开展工作,所以便将我从管理系统组调过来了。

公司除了老总老康外,还有两个副总,他们均大概四十多岁,一个是香港人,一个是留美回来的“海归”人士,都是老康专门请回来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分管公司的不同部门。

分管管理系统部的副总,是那位留美回来的“海归”人士,姓祁。大多数员工都不是称其为“祁总”,而是按粤语的称呼习惯称其为“祁生”或直称他的英文名。祁总长得清瘦精干,看上去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除了本身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母语粤语外,还能说得一口同样很流利并相对标准的普通话,以及能说得一口在我看来应该也算标准流利的英语。因为我的英语水平实在很差,所以只能通过他用英语跟老康交谈时的情形来作猜测。

看得出来祁总对兑换项目的事情还是很重视,他有时会从他在三楼的办公室下来在二楼的管理系统部,除了不是很正式地随机问一下每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工作情况外,还特别向杰了解一下兑换系统的开发情况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意见和指示。虽然是简单的交谈,但我却能感觉到祁总并非等闲之辈,在其平和的话语后面隐藏着犀利的锋芒。

在我入职的前后,公司也陆续招了一批客服人员进来,他们被招进来就是专门为兑换项目必不可少的客服工作的正式开展而作准备的。

由此可见,兑换项目应该是公司很重视的一个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大项目,这毕竟是与中国银行北京总行的合作,而不是与地方分行或支行或是其他无名小公司的合作。

中国银行响当当的名字,如雷贯耳,而且项目正刚刚开始,并在我刚入职后不久就让我遇上了,这些还是让我觉得这是个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这也使我更加下定了决心,先好好干,不再多想其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电子商务,asp.net,VB.NET,WinForm,程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