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前在项目中使用的最多的打包工具要数fatjar了。打包的时候习惯于先指定可执行类,然后将所有引用的jar包以及源码生成的class一起打到一个包里面,运行程序的时候直接运行命令:java –jar jarname.jar。看似很方便。但是,这样做有两个缺点:1.将所有jar包都整合到一起,导致jar包太大,一般最小几百k,最大十几MB都有,上传至服务器时,耗时较长。2.每次更新jar包,引用的包又要重新打进去。其实引用的包根本就没做更改,特别是引用的jar包较多时,打包时间较长。
基于上面两个缺点,笔者开始将源程序生成的class与引用的jar包分离。即:源程序单独打一个jar包,引用的jar包放置在统一的lib目录。在运行程序的时候,使用shell脚本将lib下面的jar包都加入到环境变量之中。这样运行的较最原始使用fatjar时期稍微方便了一些:不用每次都重复打引用的jar包,并且此时jar包变得很小,上传很方便。但时唯一不足的地方是需要自己写shell,将引用的jar包加入环境变量。并且,eclipse那个导出jar包的功能用着实在不习惯。
参考了一些同事的做法:1.使用fatjar,classes、jars全打一起。此方法果断pass。2.使用eclipse的导出功能,导出jar包之后。使用winrar修改jar包中的MANIFEST.MF文件,在其中加入Class-Path。此方法虽可行,但每次打包之后均需手动修改,麻烦啊同志们。
最后,看了很多开源软件均使用ant打包,于是决定尝试一下。捉摸了一段时间,写了个例子。放在下面,供大家参考,也为了使自己以后回顾。
工程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工程引用了三个jar包:helloant-201111232256.jar、google-201111261330.jar、android-201111262247.jar。
工程只写了一个java文件SayHello.java,其内容如下:
package demo; public class Say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mo.HelloAnt.main(args); demo.Google.main(args); demo.Android.main(args); } }
main函数中的三行引用了三个jar包中的类,作用分别为打印Hello Ant! Hello google!以及Helloandroid!
Ant对应的配置文件为build.xml.
其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用于定义一个ant工程,其中的三项name、default、basedir缺一不可。 作用分别为:定义工程名、制定默认执行的任务、以及工程基础的路径型(它是计算其它路径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使用.即在java工程根目录即可)--> <project name="sayhellousejarant" default="compile" basedir="."> <!--描述,个人觉得就是一提示作用,没什么实际用途--> <description>use jar test</description> <!--定义源文件路径,其中的value换成location也行,使用value的时候,${src}得到的就是src这个值,如果使用location,得到的是src这个目录的绝对路径--> <property name="src" value="src" /> <property name="classes" value="bin/classes" /> <!--构造打包时Class-Path需要的路径 --> <!--pathconvert用于对目录进行组合 property即这个组合的名字,pathsep作用是各个文件之间的分隔符, 如果不写,在windows平台默认是分号。但时在MANIFEST.MF这个文件中,各个jar包之间要用空格区分, 因此。这里就写成空格了 --> <pathconvert property="lib" pathsep=" "> <!--mapper,对路径组合方式进行控制--> <mapper> <!--chainedmapper 作用是联合多个mapper--> <chainedmapper> <!--过滤文件,将路径去掉,只保留文件名--> <flattenmapper /> <!--过滤+转换器,将所有的文件名前面都加上一个lib,我们知道lib目录下面有jar包, lib/*的作用其实是将jar包名与路径进行组合形成如:lib/google.jar这样的相对路径 --> <globmapper from="*" to="lib/*" /> </chainedmapper> </mapper> <!--按照mapper定义的格式组合lib目录下面的所有jar文件,形成诸如lib/jar1.jar lib/jar2.jar的字符串--> <fileset dir="lib"> <include name="*.jar" /> </fileset> </pathconvert> <!--同lib,此处不再解释--> <pathconvert property="lib2" pathsep=" "> <mapper> <chainedmapper> <flattenmapper /> <globmapper from="*" to="lib2/*" /> </chainedmapper> </mapper> <fileset dir="lib2"> <include name="*.jar" /> </fileset> </pathconvert> <!--单独一个jar包,不在lib以及lib2目录下,使用一个单独的property定义,以便引用--> <property name="androidjar" value="android-201111262247.jar" /> <!--组合各个路径,构成MANIFEST.MF文件中Class-Path所需的字符串--> <property name="libs" value="${lib} ${lib2} ${androidjar}" /> <!--打印一下刚才构造好的字符串,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echo>libs ${libs}</echo> <!-- 构造打包时Class-Path需要的路径 结束--> <!--创建任务init,负责初始化一些条件--> <target name="init"> <!-- 创建存放编译后的class的目录 mkdir可以创建多级目录 --> <mkdir dir="${classes}" /> </target> <!--创建编译任务,名字是compile,depends指定了comiple任务依赖init任务-->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init" description="comile target"> <!--javac,编译,对应java中的javac命令。 其中srcdir定义源文件路径 destdir定义编译后文件路径, includeantruntime作用是指定编译任务是否包含ant的classpath,可有可无,不影响编译, 但不写可能会出现警告,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加上吧--> <javac srcdir="${src}" destdir="${classes}" includeantruntime="true"> <!-- classpath 定义编译需要的claspath --> <classpath> <fileset dir="lib"> <include name="*.jar" /> </fileset> <fileset dir="lib2"> <include name="*.jar" /> </fileset> <fileset dir="."> <include name="${androidjar}" /> </fileset> </classpath> </javac> </target> <!-- 创建时间戳 --> <tstamp /> <!--定义jarfilename,准备进行打包操作。其中ant.project.name是ant默认的一个变量,值为最上面定义的project的name ${DSTAMP}为日期,格式为20111123;${TSTAMP}为时间,格式为2256,表示22点56分。 --> <property name="jarfilename" value="${ant.project.name}-${DSTAMP}${TSTAMP}.jar" /> <!--打包开始,名字为jar,依赖任务为compile--> <target name="jar" depends="compile" description="make jar file"> <!--jar操作,jarfile指定jar包存放路径,basedir为编译后的class的目录--> <jar jarfile="${jarfilename}" basedir="${classes}"> <!--为jar包指定manifest,当然,如果jar包不需要打成runnable的形式,manifest可以不要--> <manifest> <!--指定main-class--> <attribute name="Main-Class" value="demo.SayHello" /> <!--指定Class-Path--> <attribute name="Class-Path" value="${libs}"> </attribute> </manifest> </jar> </target> <!--运行一下jar包,试试看效果--> <target name="run" depends="jar"> <!--其实这里就是运行jar命令,注意fork一定加上,不然不起作用--> <java jar="${jarfilename}" fork="true"> </java> </target> <!-- 清理 --> <target name="clean"> <!-- 可以以递归的方式删除目录 --> <delete dir="${classes}" /> <delete dir="." includes="${ant.project.name}*.jar" /> </target> </project>
之后开始打包吧。
运行方式:可以用eclipse自带的,也可以使用命令。
使用Eclipse自带ant方式运行时注意选第二个ant build,在里面选择执行jar任务。
使用ant命令,需要先设置ant环境变量,之后在java project目录下执行ant jar命令便可以打包了。另外还可以运行ant、ant jar、ant run、ant clean等命令来执行编译、打包、运行jar包、清理生存的文件等操作。
附Windows下设置ant环境变量的方式:
1、 设置 JAVA_HOME
2、 设置ANT_HOME 使其指向ant解压得路径,如c:\apache-ant-xxx
3、 在PATH中加入%ANT_HOME%/bin
4、 打开命令行,输入ant –version看看能不能出来版本信息。能,设置好了。
Java工程文件以及build.xml可以在这里找到,本文档可以在这里找到。
By @IR-Lucene
2011年11月26-2011年11-2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