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个log格式化的例子。
#配置格式main的log log_format main '$host $status [$time_local] $remote_addr [$time_local] $request_uri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bytes_sent $request_time $sent_http_x_cache_hit'; #使用格式为main的log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main;
我们看见nginx的参数都是$xxx的形式出现,只要通过给定的参数,我们可以配置很多东西
$arg_PARAMETER HTTP 请求中某个参数的值, Eg:如/index.php?site=www.ttlsa.com,可以用$arg_site取得www.ttlsa.com这个值. $args HTTP 请求中的完整参数。 Eg:例如,在请求/index.php?width=400&height=200 中,$args表示字符串width=400&height=200. $binary_remote_addr 二进制格式的客户端地址。例如:\x0A\xE0B\x0E $body_bytes_sent 表示在向客户端发送的http响应中,包体部分的字节数 $content_length 表示客户端请求头部中的Content-Length 字段 $content_type 表示客户端请求头部中的Content-Type 字段 $cookie_COOKIE 表示在客户端请求头部中的cookie 字段 $document_root 表示当前请求所使用的root 配置项的值 $uri 表示当前请求的URI,不带任何参数 $document_uri 与$uri 含义相同 $request_uri 表示客户端发来的原始请求URI,带完整的参数。$uri和$document_uri未必是用户的原始请求,在内部重定向后可能是重定向后的URI,而$request_uri 永远不会改变,始终是客户端的原始URI. $host 表示客户端请求头部中的Host字段。如果Host字段不存在,则以实际处理的server(虚拟主机)名称代替。如果Host字段中带有端口,如IP:PORT,那么$host是去掉端口的,它的值为IP。$host 是全小写的。这些特性与http_HEADER中的http_host不同,http_host只取出Host头部对应的值。 $hostname 表示 Nginx所在机器的名称,与 gethostbyname调用返回的值相同 $http_HEADER 表示当前 HTTP请求中相应头部的值。HEADER名称全小写。例如,示请求中 Host头部对应的值 用 $http_host表 $sent_http_HEADER 表示返回客户端的 HTTP响应中相应头部的值。HEADER名称全小写。例如,用 $sent_ http_content_type表示响应中 Content-Type头部对应的值 $is_args 表示请求中的 URI是否带参数,如果带参数,$is_args值为 ?,如果不带参数,则是空字符串 $limit_rate 表示当前连接的限速是多少,0表示无限速 $nginx_version 表示当前 Nginx的版本号 $query_string 请求 URI中的参数,与 $args相同,然而 $query_string是只读的不会改变 $remote_addr 表示客户端的地址 $remote_port 表示客户端连接使用的端口 $remote_user 表示使用 Auth Basic Module时定义的用户名 $request_filename 表示用户请求中的 URI经过 root或 alias转换后的文件路径 $request_body 表示 HTTP请求中的包体,该参数只在 proxy_pass或 fastcgi_pass中有意义 $request_body_file 表示 HTTP请求中的包体存储的临时文件名 $request_completion 当请求已经全部完成时,其值为 “ok”。若没有完成,就要返回客户端,则其值为空字符串;或者在断点续传等情况下使用 HTTP range访问的并不是文件的最后一块,那么其值也是空字符串。 $request_method 表示 HTTP请求的方法名,如 GET、PUT、POST等 $scheme 表示 HTTP scheme,如在请求 https://nginx.com/中表示 https $server_addr 表示服务器地址 $server_name 表示服务器名称 $server_port 表示服务器端口 $server_protocol 表示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的协议,如 HTTP/1.1或 HTTP/1. $remote_addr, $http_x_forwarded_for 记录客户端IP地址 $remote_user 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request 记录请求的URL和HTTP协议 $status 记录请求状态 $body_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字节数,不包括响应头的大小; 该变量与Apache模块mod_log_config里的“%B”参数兼容。 $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总字节数。 $connection 连接的序列号。 $connection_requests 当前通过一个连接获得的请求数量。 $msec 日志写入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是毫秒。 $pipe 如果请求是通过HTTP流水线(pipelined)发送,pipe值为“p”,否则为“.”。 $http_referer 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 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相关信息 $request_length 请求的长度(包括请求行,请求头和请求正文)。 $request_time 请求处理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毫秒; 从读入客户端的第一个字节开始,直到把最后一个字符发送给客户端后进行日志写入为止。 $time_iso8601 ISO8601标准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time_local 通用日志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一个负载均衡配额制
upstream img_relay { server 127.0.0.1:8027; server 127.0.0.1:8028; server 127.0.0.1:8029; hash $request_uri; } server{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com,www.localhost.com local =\ {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pass http://img_relay/ } }
nginx的upstream目前支持4种方式的分配
1、轮询(默认)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upstream bakend { server 192.168.0.14 ; server 192.168.0.15 ; }
2、weight
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例如:
upstream bakend { server 192.168.0.14 weight=10; server 192.168.0.15 weight=10; }
2、ip_hash(最常用的)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
例如:
upstream bakend { ip_hash; server 192.168.0.14:88; server 192.168.0.15:80; }
3、fair(第三方)
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server1; server server2; fair; }
4、url_hash(第三方)
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为缓存时比较有效。
例:在upstream中加入hash语句,server语句中不能写入weight等其他的参数,hash_method是使用的hash算法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squid1:3128; server squid2:3128; hash $request_uri; hash_method crc32; }
tips例子:
upstream bakend{ #定义负载均衡设备的Ip及设备状态 server 127.0.0.1:9090 down ; server 127.0.0.1:8080 weight=2; server 127.0.0.1:6060; server 127.0.0.1:7070 backup; server 127.0.0.1:7070 backup; } 1.down 表示单前的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 2.weight 默认为1.weight越大,负载的权重就越大。 3.max_fails: 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当超过最大次数时,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模块定义的错误 4.fail_timeout: max_fails次失败后,暂停的时间。 5.backup: 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机器down或者忙的时候,请求backup机器。所以这台机器压力会最轻。
在需要使用负载均衡的server中增加
server{ ..... local /= { proxy_pass http://bakend/; } }
3.1 路径匹配
location 后面的uri字符串匹配,主要有下面5种方式
#格式:location [=|^~|~|~*] /uri/ {...} # 第一种 location =/ { 只要是uri=/直接匹配 } # 第二种 location ^~ /nginx/ { 匹配 uri 以/nginx/开头的。优先级小于 location = /nginx/ } # 第三种 location ~ /nginx/ { 匹配 uri 以nginx开始的。优先级小于 location = /nginx/ 和 location ^~ /nginx/ } # 第四种 location ~* /nginx/ { 和 location = ~/类似,但是不区分大小写 }
3.2 root和alias
root:定义了网站的文件位置.可以在[http][server][location]中都设置。访问文件路径 =root+uri location = /test/ { root /usr/local/www/test; } alias:第一了一个uri的别名,访问路径= alias+uri(将location的匹配丢掉) location = /test/ { alias /usr/local/www/test; } 用户要访问一个文件:www.localhost/test/my/mylog root的文件: /usr/local/www/test/test/my/mylog alias的文件:/usr/local/www/test/my/mylog
3.3 重写
nginx的重写是依赖pcre库完成,可以将uri从一个location跳转到另外一个location。使用Nginx提供的全局变量或者自己设置的变量,结合正则表达式和标志位实现url重写以及重定向。只能对域名后除了?后传递的参数外的uri字符串起作用。
a、rewrite:重写指令
格式:rewrite regex replacement [flag]
#flag标志位: last:表示完成rewrite break:停止执行虚拟机的后续rewrite指令集 redirect:返回302的临时重定向,地址栏会显示跳转后的地址 permanent:返回301的永久重定向,地址栏会显示跳转后的地址。
b、指令
if判断指令:if(condition){...}
#condition: 1、当表达式只是一个变量时,如果值为空或任何以0开头的字符串都会当做false 2、直接比较变量和内容时,使用=或!= 3、~正则表达式匹配,~*不区分大小写的匹配,!~区分大小写的不匹配 4、 -f和!-f用来判断是否存在文件 -d和!-d用来判断是否存在目录 -e和!-e用来判断是否存在文件或目录 -x和!-x用来判断文件是否可执行 例子: if($http_user_agent ~ MSIE){ rewrite ^(.*)$ /msie/$1 break; } 如果USER_AGENT有MSIE字符串,则跳转到 /msie/文件夹。(这里的$1=(.*)这个正则变量) if ($http_cookie ~* "id=([^;]+)(?:;|$)") { set $id $1; } 如果cooke 匹配正则,则设置$id为$1=([^;]+)(?:;|$) if ($request_method = POST) { return 405; } 如果method = post,返回405状态 if ($slow) { limit_rate 10k; } 如果$slow匹配,则通过set指令设置
c return :跳转指令
Stops processing and returns the specified code
to a client。停止请求,并返回第一的status数字给客服端。
d、set:设置指令
为给定的变量设置一个特定值。
e、rewrite_log:日志重写指令,使用自己的设置的$xxx变量来写log格式。
启用时将在error_log中记录notice级别的重写日志
f、uniitialized_variable_warn:控制是否几率未初始化的警告变量。
例子
通过自定义的参数来重写log格式
http{ #开启重写日志 rewrite_log on; #重写日志格式 log_format imagelog '[time_local] '$image_file' 'image_type' '$body_bytes_sent'' status; server{ root /home/www; location / { #重写错误日志 error_log logs/rewrite.log notice; #重写规则 rewrite '^/images/([a-z]{2}/([a-z0-9]{5})/(.*)\.(png|jpg|gif))$' /data/?file=$3.$4 #1、$1=([a-z]{2}),$2=[a-z0-9]{5},$3=(.*)\.(png|jpg|gif) #2、不能添加 "last",否则下面的set指令不会执行 set $image_file $3; set $image_type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