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 以太网 令牌环网(一)

组成LAN需要下述5种基本结构:
  ① 计算机(特别是PC机);
  ② 传输媒体;
  ③ 网络适配器;
  ④ 网络连接设备;

  ⑤ 网络操作系统。

目前大多数LAN使用的拓扑结构有3种:
  ① 星行拓扑结构;
  ② 环行拓扑结构;
  ③ 总线型拓扑结;

1.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都属于这种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图3(a)为电话网的星型结构,图3(b)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以太网(Ethernet)星型结构,处于
中心位置的网络设备称为集线器,英文名为Hub。

         

    (a)电话网的星行结构            (b)以Hub为中心的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一种扩充便是星行树,如图4所示。每个Hub与端用户的连接仍为星型,
Hub的级连而形成树。然而,应当指出,Hub级连的个数是有限制的,并随厂商的不同而有变化。
图4
  还应指出,以Hub构成的网络结构,虽然呈星型布局,但它使用的访问媒体的机制却仍是共
享媒体的 总线方式。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在LAN中使用较多。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
将所有端用户连成环型,如图5所示。这种结构显而易见消除了端用户通信时对中心系统的依
赖性。

图5


  环行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端用户都与两个相临的端用户相连,因而存在着点到点链路,但总
是以单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户和下游端用户之称。例如图5中,用户N是用户N+1的
上游端用户,N+1是N的下游端用户。如果N+1端需将数据发送到N端,则几乎要绕环一周才能到
达N端。
  环上传输的任何报文都必须穿过所有端点,因此,如果环的某一点断开,环上所有端间的通
信便会终止。为克服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脆弱,每个端点除与一个环相连外,还连接到备用环
上,当主环故障时,自动转到备用环上。

3.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连接端用户的物
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如图6所示。使用这种结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端用户使用媒
体发送数据时不能出现冲突。在点到点链路配置时,这是相当简单的。如果这条链路是半双工
操作,只需使用很简单的机制便可保证两个端用户轮流工作。在一点到多点方式中,对线路的
访问依靠控制端的探询来确定。然而,在LAN环境下,由于所有数据站都是平等的,不能采取上
述机制。对此,研究了一种在总线共享型网络使用的媒体访问方法: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
多路访问,英文缩写成CSMA/CD。

图6


  这种结构具有费用低、数据端用户入网灵活、站点或某个端用户失效不影响其它站点或端
用户通信的优点。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
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尽管有上述一些缺点,但由于布线要求简单,扩充容易,端用户失效、
增删不影响全网工作,所以是LAN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2.令牌环网

令牌环是IBM公司于8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一种网络技术。之所以称为环,是因为
这种网络的物理结构具有环的形状。环上有多个站逐个与环相连,相邻站之间是一种
点对点的链路,因此令牌环与广播方式的Ethernet不同,它是一种顺序向下一站广播
的LAN。与Ethernet不同的另一个诱人的特点是,即使负载很重,仍具有确定的响应
时间。令牌环所遵循的标准是IEEE802.5,它规定了三种操作速率:1Mb/s、 4Mb/s和
16Mb/s。开始时,UTP 电缆只能在 1Mb/s的速率下操作,STP电缆可操作在 4Mb/s和
16Mb/s,

一、令牌环网的物理结构

  令牌环的基本结构如图1(a)所示,工作站以串行方式顺序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环
路结构。数据顺序通过每一工作站,直至到达数据的原发者才停止。图1(b)是基本环形
结构的改进型,在此结构中,工作站未直接与物理环相连,而是连接到一种多站访问单元
(MAU),称为IBM8228。MAU可连接8个工作站。
  构成令牌环物理结构的传输媒体有屏蔽双绞线(STP)和无屏蔽双绞线(UTP)。

        
         图1(a)               图1(b)

二、令牌环网的组成部件

  从令牌环物理结构可以看出,组成令牌环网需要的主要部件包括:1、网卡;2、多站访
问单元(MAU);3、传输媒体;4、连接附件。

四、令牌环网的操作原理

  令牌环网的操作原理可用图 3来说明。当环上的一个工作站希望好送帧时,必须首先
等待令牌。所谓令牌是一组特殊的比特,专门用来仲裁由哪个工作站访问网环。一旦收到
令牌,工作站便可启动发送帧。帧中包括接收站的地址,以标识哪一站应接收此帧。帧在
环上传送时,不管帧是否是针对自己工作站的,所有工作站都进行转发,直到待回到帧的
始发站,并由该始发站撤消该帧。帧的意图接收者除转发帧外,应针对自身站的帧维持一
个副本,并通过在帧的尾部设置“响应比特”来指示已收到此副本。
  工作站在发送完一帧后,应该释放令牌,以便出让给它站使用。出让令牌有两种方式,
并与所用的传输速率相关。一种是低速操作(4Mb/s)时只有收到响应比特才释放,我们
称之为常规释放。第二种是工作站发出帧的最后一比特后释放,我们称之为早期释放
  现在就图3进行一些说明,开始时,假定工作站A想向工作站C发送帧,其过程如图3所
标出的序列。
  第1步:工作站A等待令牌从上游邻站到达本站,以便有发送机会。

  第2步:工作站A将帧发送到环上,工作站C对发往它的帧进行拷贝,并继续将该帧转
发到环上。

  第3步:工作站A等待接收它所发的帧,并将帧从环上撤离,不再向环上转发。

  第4步a:当工作站接收到帧的最后一比特时,便产生令牌,并将令牌通过环传给下游
      邻站,随后对帧尾部的响应比特进行处理。
  第4步b:当工作站A发送完最后一个比特时,便将令牌传递给下游工作站,所谓早期
      释放。

  第4步分a、b两种方式,表示选择其中之一。如前所述,在常规释放时选择第4步a,在
早期释放时选择第4步b。还应指出,当令牌传到某一工作站,但无数据发送时,只要简单
地将令牌向下游转发即可。

六、MAC帧格式

  令牌环上传输的数据格式(帧)有两种:一种是令牌,另一种是常规帧。令牌是占有发
送权的标志,占有令牌的站才能发送。常规帧用来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两种帧的格式如图
5所示。


SD=帧首定界符

I=信息字段

AC=访问控制

FSC=帧检验序列

FC=帧控制

ED=帧尾定界符

DA=终点地址

FS=帧状态字段

SA=源点地址

 

图5


  帧首定界符(SD)和帧尾定界符(ED)字段分别是一种专门标志帧首和帧尾的特殊字段,
段1个字节。为了使用户数据获得透明性,应采取某种机制,使信息字段不会出现与SD或ED
相同的比特序列。在令牌环网中所用的机制是除SD和ED字段外,其它所有信息比特都使用曼
彻斯特编码,也就是说通过不同的编码方法来获得专门的标志。从图5的字段描述可知,要
作到这一点,J.K符号必须与常规编码规则不同,即J符号与其前面的符号具有相同的极性,
K符号与前面的符号具有相反的极性。使用这种方式,接收机便可可靠地鉴别帧或令牌帧的
开始和结束。
  访问控制(AC)字段由优先权比特(P)、令牌(T)和监视(M)比特以及保留比特(R)
组成。由该字段的名字可知,基功能是控制对环的访问。在其出现在令牌帧时,P比特表示
令牌的优先权,因此指示工作站收到该令牌后便可发送那些帧。 T比特用来区分令牌帧和常
规。
M比特由活动监视器用来防止帧绕环连续散发。R比特用来使工作站指示高优先权帧的
请求,请求发出的下一个令牌具有请求的优先权。
   帧控制(FC)字段定义帧的类型和控制功能如果帧类型(F)指示MAC帧,环上所有工
作站都对其接收和解释,并根据需要对控制比特(Z)进行动作。如果它是工帧,控制比特
公由终点地址字段标识的工作站解释。
   源点地址(SA)和终点地址(DA)字段可为16比特或48比特。对于特定的令牌环网,
应有一致的地址长度。DA标识帧意图发往的工作站,可以是一个站或多个站。源点地址(SA)
字段表示发送该帧的站。
   信息(I)字段用来载携用户数据或附加控制信息。I字段中最大长度虽无限制,但由
于允许DTE发送帧时有时间限制,所以也就限制了I字段的长度,通常最大值的5000个字节。
   帧检验序列(FCS)是32比特的循环冗余检验用来检验FC,DA,SA和I各字段在传输中
有无差错。最后一个字段为帧状态(FS)。FS由两个字段组成:地址识别比特(A)和帧拷
贝比特(C)。如果该帧要由一个或多个工作站识别,则将A比特置为1。如果它拷
贝了该帧,便将C比特置1。使用这种方法,发起工作站可了解下述状态:
  .被寻址的工作站是否存在或关闭;
  .被寻址的工作站在工作,但未拷贝帧;
  .被寻址的站工作且拷贝了帧。

七、令牌环网的帧收发操作

  帧的发送和接收所遵循的规则称为MAC算法。为了简化和易于理解其基本操作,下面
的过程不考虑优先权机制。
  1、帧的发送
  MAC单元收到发送数据请求后,首先将数据封装为MAC帧,参见图5所示。随后,MAC
单元等待令牌到来。如果到来帧的AC字段中的T比特为“0”,则表明令牌已到,并通过
将T比特置“1”来抓住令牌,随后将其余字段FC,DA,SA,I,FCS,ED和FS(见图5)添
加在AC字段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帧发送到环上。同时被抓住的令牌帧中的ED字段被该站吸
收。抓往令牌的站可连续发送直至无数据可发,或令牌保持计时器期满为止。该站可通过
将ED字段中I比特置1的方法连续发送多个帧(多帧中的最后一帧除外)。
  发送出帧的工作站要负责清除绕环一周回至源发点的帧,并检查帧ED和FS中的状态比
特,判断传输的结果。值指出的是,如果状态表明有错,MAC并不重传,而是向高层报告,
发送过程图解见图6。


        图6

  2、帧的接收
  令牌环上的工作站除对进入的信号转发外,通过识别帧首定界符SD来监视帧的开始。
如果FC字段中的F比特指示它是MAC帧,便对其进行拷贝,并对FS字段中的C比特进行解释,
并按需要进行动作。如果该帧为常规的数据载携帧,并与该接收站的地址符合,帧内容将
拷贝到帧缓冲器,以便进一步处理。在任何一种情况下,FS字段中的A和C比特都要在转
发前根据情况进行设置。接收过程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

八、优先权和环的管理
  前面所描述的发送和接收帧的过程是一种简化了的基本方式,在令牌环LAN的标
准IEEE802.5中,还引入了优先权机制,旨在确保:
  .优先权高于当前环服务的优先权的帧能首先发送到环上;
  .当数据站保存的帧具有相同的优先权时,这些数据站对环的访问有相等的权力。
  优先权是通过AC字段中的P和R比特来实现的。对具体实现机制有兴趣的读者可查
阅IEEE802.5标准。
  在令牌环正常操作之前,首先要进行建立。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加入业已运行的
环,也必须先经过初始化过程,才能保证在入环时不影响原来环的操作。此外,在正
常操作期间,环上每个活动工作站还必须监视其正确操作。如果出现故障,必须采取
纠正动作,以维持环的正确操作。从总体上来说,这些功能都属于环的管理范畴。不
难看出,令牌环网络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机制是很复杂的,所幸的是大部分规程都可
使用特殊的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其操作细节上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又考虑到令牌环
网络市场远比Ethernet小得多,所以,这里也就不再进一步描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