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和Yacc应用方法(二).再识Lex与Yacc
草木瓜 20070314
早在二十世记七十年代之前,编写编译器一直是一个非常费时的工作。但到了1975这
一年这一切却发生了重大转变,首先Stephen C. Johnson Lesk在贝尔实验室完成了
Yacc开发,为了配合yacc更好的协作, Mike Lesk和Eric Schmidt又完成了lex。从
而Lex和yacc成为计算机编译领域的重要理论,而这些工具也极大地简化了编写编译
器的工作。
后来Robert Corbett和Richard Stallman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bison。Jef Poskanzer,
Vern Paxson 也对lex作了大量改进,称为flex。
<本系列文章的地址:http://blog.csdn.net/liwei_cmg/category/207528.aspx>
一、Lex理论
Lex使用正则表达式从输入代码中扫描和匹配字符串。每一个字符串会对应一个动作。
通常动作返回一个标记给后面的剖析器使用,代表被匹配的字符串。每一个正则表达
式代表一个有限状态自动机(FSA)。我们可以用状态和状态间的转换来代表一个(FSA)。
其中包括一个开始状态以及一个或多个结束状态或接受状态。
我们以上文《Lex和Yacc应用方法(一).初识Lex》第一个例子详细说明:
exfirst.l
%{
#include "stdio.h"
%}
%%
[/n] ; A
[0-9]+ printf("Int : %s/n",yytext); B
[0-9]*/.[0-9]+ printf("Float : %s/n",yytext); C
[a-zA-Z][a-zA-Z0-9]* printf("Var : %s/n",yytext); D
[/+/-/*///%] printf("Op : %s/n",yytext); E
. printf("Unknown : %c/n",yytext[0]); F
%%
这里使用一相对简单的输入文件 file.txt
i=1.344+39;
bcd=4%9-333
我们假定,
Lex 系统创建一动态列表:内容+规则+状态
Lex 状态:1 接受 2 结束
接受表示该元素可以做为模式匹配
结束表示该元素已完成模式匹配
读入“i”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无元素,
[匹配规则]D,
[新增列表<元素1>并置数据](存在则覆盖)状态为1,规则为D,内容为"i"。
[操作顺序符] 1
读入“=”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i=”寻找匹配规则,无规则
[置上一元素]<元素1>状态为2
[匹配规则]F,
[新增列表<元素2>并置数据](存在则覆盖)状态为1,规则为F,内容为"="
[操作顺序符] 2
读入“1”,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1”寻找匹配规则,无规则
[置上一元素]<元素2>状态为2
[匹配规则]B,
[新增列表<元素3>并置数据](存在则覆盖)状态为1,规则为B,内容为"1"
[操作顺序符] 3
读入“.”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1.”寻找匹配规则,无规则,但有潜在规则C
[匹配规则]F,
[新增列表<元素4>并置数据](存在则覆盖)状态为1,规则为F,内容为"."
[置上一元素]<元素3>状态为1
[操作顺序符] 4
读入“3”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1.3”寻找匹配规则,有规则
[置起始元素]状态为1,规则为C,内容为"1.3"
[操作顺序符] 3 组合元素的起始操作符
读入“4”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1.34”寻找匹配规则,有规则
[置起始元素]状态为1,规则为C,内容为"1.34"
[操作顺序符] 3 组合元素的起始操作符
读入“4”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1.344”寻找匹配规则,有规则
[置起始元素]状态为1,规则为C,内容为"1.344"
[操作顺序符] 3 组合元素的起始操作符
读入“+”
[查找元素]查找相邻且状态为1的元素,“1.344+”寻找匹配规则,无规则
[匹配规则]E,
[新增列表<元素4>并置数据](存在则覆盖)状态为1,规则为E,内容为"+"
[置上一元素]<元素3>状态为2
[操作顺序符] 4
...
最后解析结果为
内容 规则 状态
<元素1> i D 2
<元素2> = F 2
<元素3> 1.344 C 2
<元素4> + E 2
...
上面列出的算法是仅属于个人的分析,是相对直观且便于理解的,也可以参照这个算法
用C语言模拟出lex的效果。不过真正的Lex算法肯定是更为复杂的理论体系,这个没有
接触过,有兴趣可以参看相关资料。
二、yacc的BNF文件
个人认为lex理论比较容易理解的,yacc要复杂一些。
我们先从yacc的文法说起。yacc文法采用BNF(Backus-Naur Form)的变量规则描
述。BNF文法最初由John Backus和Peter Naur发明,并且用于描述Algol60语言。BNF
能够用于表达上下文无关的语言。现代程序语言大多数结构能够用BNF来描述。
举个加减乘除例子来说明:
1+2/3+4*6-3
BNF文法:
优先级
E = num 规约a 0
E = E / E 规约b 1
E = E * E 规约c 1
E = E + E 规约d 2
E = E - E 规约e 2
这里像(E表达式)这样出现在左边的结构叫做非终结符(nonterminal)。像(num
标识符)这样的结构叫终结符(terminal,读了后面内容就会发现,其实是由lex返回
的标记),它们只出现在右边。
我们将 “1+2/3+4*6-3-2”逐个字符移进堆栈,如下所示:
.1+2/3+4*6-3
1 1.+2/3+4*6-3 移进
2 E.+2/3+4*6-3 规约a
3 E+.2/3+4*6-3 移进
4 E+2./3+4*6-3 移进
5 E+E./3+4*6-3 规约a
6 E+E/.3+4*6-3 移进
7 E+E/3.+4*6-3 移进
8 E+E/E.+4*6-3 规约a
9 E+E/E+.4*6-3 移进
10 E+E/E+4.*6-3 移进
11 E+E/E+E.*6-3 规约a
12 E+E/E+E*.6-3 移进
13 E+E/E+E*6.-3 移进
14 E+E/E+E*E.-3 规约a
15 E+E/E+E*E-.3 移进
16 E+E/E+E*E-3. 移进
17 E+E/E+E*E-E. 规约a
18 E+E+E*E-E. 规约b
19 E+E+E-E. 规约c
20 E+E-E. 规约d
21 E-E. 规约d
22 E. 规约e
我们在实际运算操作中是把一个表达式逐步简化成一个非终结符。称之为“自底
向上”或者“移进归约”的分析法。
点左面的结构在堆栈中,而点右面的是剩余的输入信息。我们以把标记移入堆栈开
始。当堆栈顶部和右式要求的记号匹配时,我们就用左式取代所匹配的标记。概念上,
匹配右式的标记被弹出堆栈,而左式被压入堆栈。我们把所匹配的标记认为是一个句柄,
而我们所做的就是把句柄向左式归约。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把所有输入都压入堆栈中,
而最终堆栈中只剩下最初的非终结符。
在第1步中我们把1压入堆栈中。第2步对应规则a,把1转换成E。然后继续压入和归
约,直到第5步。此时堆栈中剩下E+E,按照规则d,可以进行E=E+E的合并,然而输入信
息并没有结束,这就产生了“移进-归约”冲突(shift-reduce conflict)。在yacc中产
生这种冲突时,会继续移进。
在第17步,E+E/E,即可以采用E+E规则d,也可以采用E/E规则b,如果使用E=E+E
规约,显然从算法角度是错误的,这就有了运算符的优先级概念。这种情况称为“归约
-归约”冲突(reduce-reduce conflict)。此时yacc会采用第一条规则,即E=E/E。这
个内容会在后面的实例做进一步深化。
三、十分典型的利用lex和yacc模拟的简单+-*/计算器。
A.示例
最有效的方法是示例学习,这样首先给出全部示例文件。
lex文件:lexya_a.l
%{
#include <stdlib.h>
void yyerror(char *);
#include "lexya_a.tab.h"
%}
%%
[0-9]+ { yylval = atoi(yytext); return INTEGER; }
[-+*//n] return *yytext;
[/t] ;/* 去除空格 */
. yyerror("无效字符");
%%
int yywrap(void) {
return 1;
}
yacc文件:lexya_a.y
%{
#include <stdlib.h>
int yylex(void);
void yyerror(char *);
%}
%token INTEGER
%left '+' '-'
%left '*' '/'
%%
program:
program expr '/n' { printf("%d/n", $2); }
|
;
expr:
INTEGER { $$ = $1; }
| expr '*' expr { $$ = $1 * $3; }
| expr '/' expr { $$ = $1 / $3; }
| expr '+' expr { $$ = $1 + $3; }
| expr '-' expr { $$ = $1 - $3; }
;
%%
void yyerror(char *s) {
printf("%s/n", s);
}
int main(void) {
yyparse();
return 0;
}
进行编译:
bison -d lexya_a.y
lex lexya_a.l
cc -o parser *.c
运行:
./parser
输入计算式,回车会显示运算结果
如:
1+2*5+10/5
13
9+8/3
11
10+2-2/2-2*5
1
这里有两个文件lexya_a.y和lexya_a.l。lexya_a.y是yacc文件,bison -d lexya_a.y
编译后会产生 lexya_a.tab.c lexya_a.tab.h。lex文件lexya_a.l中头声明已包括了
lexya_a.tab.h。这两个文件是典型的互相协作的示例。
B.分析
(1)定义段和预定义标记部分
yacc文件定义与lex十分相似,分别以%{ }% %% %%分界。
%{
#include <stdlib.h>
int yylex(void);
void yyerror(char *);
%}
这一段十分容易理解,只是头文件一些引用说明。称为“定义”段。
%}
%token INTEGER
%left '+' '-'
%left '*' '/'
%%
%}和%%这一段可以看作预定义标记部分。%token INTEGER 定义声明了一个标记。
当我们编译后,它会在lexya_a.tab.c中生成一个剖析器,同时会在lexya_a.tab.h
产生包含信息:
# define INTEGER 257
其中0-255的之间的标记值约定为字符值,是系统保留的后定义的token。
lexya_a.tab.h其它部分是默认生成的,与token INTEGER无关。
# ifndef YYSTYPE
# define YYSTYPE int
# define YYSTYPE_IS_TRIVIAL 1
# endif
extern YYSTYPE yylval;
lex文件需要包含这个头文件,并且使用其中对标记值的定义。为了获得标记,yacc
会调用yylex。yylex的返回值类型是整型,可以用于返回标记。而在yylval变量中保
存着与返回的标记相对应的值。
yacc在内部维护着两个堆栈,一个分析栈和一个内容栈。分析栈中保存着终结符和
非终结符,并且记录了当前剖析状态。而内容栈是一个YYSTYPE类型的元素数组,对于分
析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保存着一个对应的值。例如,当yylex返回一个INTEGER标记时,
把这个标记移入分析栈。同时,相应的yacc值将会被移入内容栈中。分析栈和内容栈的
内容总是同步的,因此从栈中找到对应的标记值是很容易的。
比如lex文件中下面这一段:
[0-9]+ { yylval = atoi(yytext); return INTEGER; }
这是将把整数的值保存在yylval中,同时向yacc返回标记INTEGER。即内容栈存在
了整数的值,对应的分析栈就为INTEGER标记了。yylval类型由YYSTYPE决定,由于它的
默认类型是整型,所以在这个例子中程序运行正常。
lex文件还有一段:
[-+*//n] return *yytext;
这里显然只是向yacc的分析栈返回运算符标记,系统保留的0-255此时便有了作用,
内容栈为空。把“-”放在第一位是防止正则表达式发现类似a-z的歧义。
再看下面的:
%left '+' '-'
%left '*' '/'
%left 表示左结合,%right 表示右结合。最后列出的定义拥有最高的优先权。因
此乘法和除法拥有比加法和减法更高的优先权。+ - * / 所有这四个算术符都是左结合
的。运用这个简单的技术,我们可以消除文法的歧义。
注:关于结合性,各运算符的结合性分为两种,即左结合性(自左至右)和右结合性
(自右至左)。例如算术运算符的结合性是自左至右,即先左后右。如有表达式x-y+z则y
应先与“-”号结合, 执行x-y运算,然后再执行+z的运算。这种自左至右的结合方向
就称为“左结合性”。而自右至左的结合方向称为“右结合性”。 最典型的右结合性运
算符是赋值运算符。如x=y=z,由于“=”的右结合性,应先执行y=z再执行x=(y=z)运算。
(2)规则部分
%%
program:
program expr '/n' { printf("%d/n", $2); }
|
;
expr:
INTEGER { $$ = $1; }
| expr '*' expr { $$ = $1 * $3; }
| expr '/' expr { $$ = $1 / $3; }
| expr '+' expr { $$ = $1 + $3; }
| expr '-' expr { $$ = $1 - $3; }
;
%%
这个规则乍看起来的确有点晕,关键一点就是要理解yacc的递归解析方式。
program和expr是规则标记,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描述表达式。
先看expr,可以由单个INTEGER值组成,也可以有多个INTERGER和运算符组合组
成。
以表达式“1+4/2*3-0”为例,1 4 2 3 都是expr,就是expr+expr/expr*expr-expr
说到底最后还是个expr。递归思想正好与之相反,逆推下去会发现expr这个规则标记
能表示所有的数值运算表达式。
了解了expr后,再看program,首先program可以为空,也可以用单单的expr加下
“/n”回车符组成,结合起来看program定义的就是多个表达式组成的文件内容。
回过头,创建如下文件input:
[root@localhost yacc]# cat input
1+5/5+4*5
3+9+2*10-9
2/2
3-9
运行则结果如下:
[root@localhost yacc]# ./parser < input
22
23
1
-6
粗略有了概念之后,再看lex如何执行相应的行为。
以 expr: expr '+' expr { $$ = $1 + $3; }为例:
在分析栈中我们其实用左式替代了右式。在本例中,我们弹出“ expr '+' expr ”
然后压入“expr”。我们通过弹出三个成员,压入一个成员来缩小堆栈。在我们的代码中
可以看到用相对地址访问内容栈中的值。如$1,$2,这样都是yacc预定义可以直接使用的
标记。“$1”代表右式中的第一个成员,“$2”代表第二个,后面的以此类推。“$$”
表示缩小后的堆栈顶部。在上面的动作中,把对应两个表达式的值相加,弹出内容栈中的三
个成员,然后把得到的和压入堆栈中。这样,保持分析栈和内容栈中的内容依然同步。
而
program:
program expr '/n' { printf("%d/n", $2); }
说明每当一行表达式结束时,打印出第二个栈值,即expr的值,完成字符运算。
四.后记
如果到这里能完全理解所述内容,对于lex和yacc就有些感觉了。后面文章会做进一步
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