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TML5的一些点滴背景和八卦

HTML5最近炒得十分火热,很多奸商都号称自己的浏览器全面支持该标准,实际上这个标准在W3C还处于草稿(draft)版本阶段,连推荐(recommendation)都不是,不知道从严格的法律角度是否能告这些奸商一把。

 

在W3C上看HTML5规范(http://www.w3.org/TR/2010/WD-html5-20101019/),忽然注意到一个到WHATWG的链接,在WHATWG的网站上,居然也有HTML5。这东西难道还有山寨版?

 

在网上走了一圈之后大概整理出一个脉络来了:W3C的规范叫HTML 5——注意这里多了一个空格,大概因为它的前身叫HTML 4——其实最一开始W3C的项目叫XHTML 2.0,这是一个彻底重构的激进版本,目的是要将WEB带向XML的光明未来,在这里有严格的语法定义(HTML 4的世界太乱了,每个浏览器都得去迁就现实网页中那些不规范甚至错误的语法),它激进到甚至不向前兼容XHTML 1.0和HTML 4。请注意W3C的成员是业界的各种供应商,包括微软,Adobe等,而不单单是浏览器制造者,它所标榜的是中立,所以它认为自己有义务也有责任干好这档子费力不讨好(当然也会讨一部分人的好)的事情。

 

W3C的“倒行逆施”遭到一些组织成员,尤其是浏览器厂商的反对,他们希望仍然基于HTML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渐进式的(incrementally)扩展和改进,于是这些人于2004年出来自己扯了一面旗叫“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WHATWG) 来继续HTML5的伟业,简称“WHAT工作组”。这名字实在太酷了,以致W3C最终不得不表示屈服——其实还是因为 XHTML 2.0的工作走入了困境,号称Web 之父同时也是W3C的director的 Tim Berners-Lee 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http://dig.csail.mit.edu/breadcrumbs/node/166),表示从 HTML 走向 XML 的路是行不通的。

 

大家又重新握手言和了,这貌似是一个happy ending。可诡异的是这两个组织居然在同时继续HTML5的工作,主笔者还是同一个人:来自Google的Ian Hickson。到了2009年W3C宣布终止XHTML 2.0的工作,这事在圈子里和论坛里都被当年的XHTML反对者们当作一个把柄,来狠狠的嘲笑那些拥护者们。

 

现在的情况是,HTML5似乎得到了正名,尤其是在Google和Apple两大巨头的热情拥抱(或者说挟持)下,广大开发者还有IT媒体也不得不对其表示好感和拥护。另外这也是Apple借以对抗Adobe Flash的主要法宝。实际上在乔布斯宣布Adobe很lazy以及Flash很buggy之前,现实生活中使用HTML5的网站少之又少。自从神器iPad横空出世,越来越多的网站不得不跟进推出所谓的HTML5版本,尤其是视频网站。

 

不知道HTML5会不会在这股热潮中成为真正的标准,还是像SVG一样半死不活。其实普通用户一点儿都不关心这样的问题,标准之争向来都是商业巨头之争。

 

=================

 

一些好玩的八卦:

 

1. W3C很多事情需要民主投票,弊端是有时会掉入印度式民主的泥潭,或是民主暴力。有网友留言揶揄说:...the best way to create a standard is to have everyone and their dogs at the table,这话十分十分到位。

2. HTML5的主笔Ian Hickson现在在Google工作,以前曾在网景和Opera干过(这个让我想到了“三星家奴”,绝无贬义)。这牛在一次采访中提到HTML5标准搞不好要到2022年才完成(HTML 5 might not be done until 2022),这应该是气话或者在表达某种情绪。我觉得在中文语境里2022应该是个概数,表示猴年马月。

3. Opera这个公司以及它的开发人员们在浏览器行业绝对不能小觑,但其在桌面领域的占有率一直不死不活。它一方面不得不与Apple,Google,Adobe这些被它们称为“新微软”(New Microsoft)的大家伙们站成一队来反对XHTML 2.0,一方面又很不爽这些大家伙们把浏览器份额挤占的满满的,尤其是最近几年WebKit的风生水起。还老挖它的人才,太尴尬了。

4. WHAT工作组是一个invitation-only的圣骑士组织,意思是他们是私人俱乐部,非邀请您不受欢迎。

5. 微软的Chris Wilson长期担任IE的平台架构师,曾被WHAT工作组邀请加入,但该牛以什么专利政策方面的理由谢绝了。

6. Chris Wilson在IE9 Beta发布前,也就是2010年9月,跳槽到Google了。他在博客中透露离职的理由是,“...现在需要离开微软”...

 

2010/12/7补记:HTML5为网页的内嵌视频内容提供定义和支持,但是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格式细节。据说,浏览器开发人员对于支持的模式发生了分歧。苹果和微软偏爱H264编解码格式(想都不用想,它们都是这个专利池的拥有者之一),而Mozilla和 Opera则更加钟情于不需支付专利费用的WebM模式。专利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

 

结论:

 

1. 标准很重要。任何技术玩到最高级别就得玩标准,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永远是赢家。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家在3G时代强推TD也不无道理: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都做不了了。 

2. 圈子很重要。在任何一个行业里专心干上10年,以后就算在圈子里换工作,也够你忙活下半辈子的了。另外圈子大了还可以玩私人会所。 

3. 咱们中国离硅谷的技术圈子好远,坐飞机怎么都得10小时以上。中国的IT要赶上美国不知道是不是2022年以后的事情——希望不是猴年马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html,工作,html5,XHTML,浏览器,Ad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