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生(四):站在巨人肩上,需要效仿高效人士

说说自己

       巴金森法则》中写下这段话:“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做完它。


我深深的体验了这句话:

      晚上8点通知我:明天的开学典礼会议上,让我负责纪律委员会。真是着急啊,需要纪律内容,需要制作PPT,况且我的演讲水平很次,还得准备怎么说。

      管不了最终结果如何,只能尽全力做了。还好守宏给我发了个PPT模板,还有伯仙的帮忙。才能仅用2个小时完成任务。

      弄完之后,突然发觉刚才的工作效率蛮高的,要是没有这种压力,或者会用更长的时间,或者会向后拖。

有压力,便有了动力;要是没有压力呢?我们的大部分生活处在无压状态下,难道就能容忍工作、学习效率低下吗?


借助巨人

      让我们来看看高效人士的习惯是怎样的,何不向他们学习呢?


    习惯一:积极主动。

       说说自己:

      在之前的计划中,经常感觉自己有做不完的事。想想原因,在于能拖的事情,尽量往后拖,事情越来越多,把事情堆在一起,不得不干的时候才去做,以至于忙不过来。


       积极主动,培养习惯,迫在眉睫:

      事情其实最终还得做,并没有因为推迟而少做,回想自己的经历,像是在考验自己的忍耐能力。

一堆的事情,无疑让我感觉到压力,感觉到负担。相反,每天做一点,经常有事做,才能轻松的生活,生活才能进步。

      “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事,今日做”,小学时学习的东西,大学时尚未实现,真是惭愧。

主动和被动只差一字,却有天壤之别。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修改和完善依然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培养“今日事,今日做”的好习惯,应该每天要定量,必须完成,开始时应该量小些,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从自己认为开始,以始为终

       如果经常靠猜想,我“感觉”、“认为”怎么样,就会画地为牢,禁锢思维,不再思考,更不会有行动。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我们经常抱怨“点背”、“命不好”、“不走运”,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在以始为终。


      从目标开始,以终为始

       从目标开始,在事情没做之前,想象我们做成的那一刻,看到愿景的那一刻。如果我们脑中都向往着提高班毕业后的那种愿景,又怎么会中途退出呢?

       以终为始意味着,每天、每个任务、每个项目开始之前,应该对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构思,然后再积极的去实现它。 这点我做的还不够,指定的计划常常因为不合理,对自己期望过高,安排的事情完不成,导致中途放弃计划,正在调整之中。

习惯三:要事第一

自己的经历

时间分配不合理。一周的计划满满的,看一眼,就挺累。最终完不成,失去指定计划的信心。

过于追求完美是不对的,否则你一定会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不要追求完美,而要追求办事效果。

帕累托原则

        想要各个方面都兼顾到是不可能的,为了生活更加平衡,有些事情不做也是可以的。

在把近期事宜罗列过程中,就应该对这些事情分清轻重缓急。

 

习惯四:双赢思维

知识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互补,才能发挥它的全部能量。(出自《信息资源管理》“小矮人的故事”)

 

习惯五:知彼解己

如果你总是关注别人的优点,那么就会成为你的优点;如果你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吹毛求疵,那么这些也会成为你的缺点。所以,一定不要心胸狭隘,应该善于欣赏别人。

 

习惯六:协作增效

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只有形成集体,团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尊重他人的差异:人和人之间必定有差异,别人必定有比如你的地方,我们应该首先看到的是别人的优点,把他当做老师,试着去变成自己的优点。但在你充分利用他人的优势之前,首先要承认并尊重他们的差异,摆正态度。

 

习惯七:不断更新

做任何事都是一个过程,开始做不好是正常的,因为那只是第一次。等到做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改善的过程了。可见,做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要心急,慢慢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人生(四):站在巨人肩上,需要效仿高效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