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成也专一,败也专一

        今天浣熊去参加了北京开发者俱乐部举办的沙龙活动,主题是:探讨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沙龙最后一个嘉宾是优视公司(主要产品为UC Web)的何总,何总的讲座毋庸置疑非常精彩,不过其演讲其间的一个观点引发了我的深思。何总说曾有许多人劝UC向桌面浏览器进军,但UC最终决定还是专注做手机浏览器,用何总的话说把手机端的浏览器做好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说到UC,我想曾经经历过塞班年代的一代人应该很有感慨。当时UC本着“省流量”的口号在手机第三方浏览器市场一炮走红,在较短时间内用户量就达到亿级数量级,并且很快找到盈利点,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刚刚萌芽的时期大把大把的捞金,可谓一个奇迹。业精于专,UC看准了手机浏览器这块肥肉,用专注的态度和踏实的努力,在手机浏览器市场中占得先机,确定了自己带头大哥的身份。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永恒的赢家。自07年苹果、谷歌两大IT巨头先后发布了自己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以来,移动互联网领域里的硝烟战争便愈演愈烈。无数的淘金者怀揣着梦想踏入其中,而多数人往往以失败告终。UC的日子不再那么好过了。我且简单把智能终端的浏览器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终端操作系统开发商的手机自带浏览器,如safari与chrome;第二组是老牌传统互联网公司开发的终端第三方浏览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腾讯的QQ浏览器、奇虎360的安全浏览器;第三组则是以浏览器为主业务的第三方浏览器,我把UC归为这一组,类似的还有海豚、猛犸等。


        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优势吧。系统自带浏览器的优势不用说,拿到新机,自然只有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如果用户不是一个软件控,很有可能在换其他操作系统的手机前,这款浏览器将是他始终的伴侣。而且系统自带浏览器可以轻松调用系统的任何接口,用句俗话类比:自家儿子亲啊。第二组,也就是传统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手机浏览器,与其说这些浏览器是一件产品,倒不如说其是这些公司在战略上提供的一项服务。这些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的业务五花八门,正是给了其将浏览器定制化的机会。腾讯可以利用其在QQ和微信产品上的优势将其绑定到浏览器,并在浏览器中提供相关快捷服务,实现不切换应用以完成多种功能的良好用户体验。其老用户的忠诚必将在其推出浏览器产品后迅速加入该阵营。最后说说专注与浏览器的第三方开发团队,这类浏览器往往敢于不走寻常路,敢于创新,敢于颠覆传统浏览器的概念。相比于UC,后起之秀海豚和猛犸确实在发布之初惊艳了世人的眼球。而这一切,恰恰源自这些团队的专一,因为这是他们的主营业务,所以必须做到完美极致,否则产品的失败势必导致公司的覆灭,这些公司没有退路可言。


        别人的优势就是你的劣势,UC这类专注做浏览器的团队可谓是腹背受敌。人家系统浏览器可以访问到底层API,必定会有大量定制服务,UC只是开发者身份,外姓孩子,肥肉当然给自家孩子吃,UC不服不行。那老牌互联网那个地盘呢,人家的服务多种多样,随便弄几个精品的、用户量大的绑定在浏览器上推出个性浏览器,你UC怎么跟人家玩,你说我跟他们谈合作,我UC也是一个开放平台,流量费咱们对半分。人家不懈的回你句:凭什么。还是这个理,其他服务是人自家的买卖,有必要绕个弯在你那平台上实现吗,在你那实现还得给你分钱,多新鲜,这钱我自己挣多舒服啊,好啦,你UC有玩不转了。那最后就是你们自己这些专一的团队窝里斗吧,今天我炒个概念拉来一帮用户,明天他再炒个新的,炒来炒去,最后就成一堆浆糊了,人家两组都不怕,毕竟浏览器赔了我有其他产品养着呢,你们玩不起啊,最终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引用古代某位哲学家的一个观点——“美在另一个层面来说是丑”,也就是题目所说:“成业专一,败也专一”。


        值得欣慰的是,UC这今年并没有抓着“省流量”这一根草,近几年UC的定位逐渐明确为做一个开放的平台,集办公、社交、娱乐等为一体。但这也存在这一定的问题,UC貌似有点玩Web OS的味道,但毕竟UC只是一个应用,将来是纯真Web OS的天下,和你UC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我对像UC这样专一与终端浏览器的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如果不伤筋动骨的做些革命性的创新,单凭一款浏览器应用想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UC——成也专一,败也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