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的形成 张明正(ZT)

策略的形成 张明正

  许多人说我善变,变得太快难以追随,我在策略形成的阶段的确经常在调整改变,没有定案,因此让人觉得变幻莫测,但是一旦策略定案,我其实是只有微调,很少再改变,就勇往直前地执行到底了。

  三种预测

  在构思策略时,一定要有三种预测在心中:

  (一)整个大环境经济走向的预测

  也就是所谓大势所趋,防毒软件的成败系于整个软件业界的走向,因此我十分注意微软、IBM、甲骨文等公司的动向,微软的Microsoft Direction、比尔·盖茨的所有著作与演讲、每季度的财务报告等等,我不仅注意,而且牢记在心。软件业的走向又系于整个社会的信息运用,也就是电脑IT业的大势,研究机构的报告,诸如艾迪西(IDC)产业分析、嘉特纳研究报告等等,我必要求趋势经理熟读,并且常与业界分析师讨论。CFO奈吉则常与我分享来自金融证券业的各国、各行业、各家上司公司分析报告,也加强我对业界趋向的了解,这些都是我日常的基本功课。

  (二)客户购买行为的预测

  我一再强调"客户内心真正的需求"(Customer Insight),虽然经常做很多市场调查、焦点研究(Focus Group)等等,但是数字与言谈并不能呈现客户真正的需求, 有时连用户其实也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只知道问题所在。因此做市场调查、搜集资料、分析行为是很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从所有书面资料中,要看到现有的问题,未来可能的解决方向,也就是要预测客户的内在需求以及购买行为。没有百分之百的资料正确性,数字也不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你必须有所预测推想,有所判断。

  (三)竞争者的行为预测

  业界局面随时在改变, 你有一个动作,竞争者必有一个反应,这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不能只顾自己的行动,忘了这项行动将会牵引的效应,对竞争者的动态要能切实掌握,除了了解他们的组织、产品策略、客户反应等等之外,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竞争公司领导人的个性,观看他从前碰到变局时的应变决策,听取他对媒体、对公众、对分析师的言论,逐渐认识他的商业惯性行为,用同理心去预测他将会有的决定。

  有了这三种预测为基准,再来就是要善加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到大环境中自己独特的切入角度,也 就是在整个商业价值链中定位出自己处在哪个重要关键环节,什么要做,什么不要做,一清二楚,然后以此为中心,发展出一圈又一圈延展的策略。在网络泡沫时期,我担任日本软件银行创业投资的顾问,审核过的项目不下数百件,其中不少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问他们策略是什么,常常空口说白话:"我们的商业模式将是世界最好的,只要1%的中国大陆人口使用……"、"……利用网站卖各种产品给任何人……"讲得非常有气魄,我内心真想大喊,"Next,下一位!" 所谓策略就是有所割舍,有所专注,不是什么都做,也不是空想妄谈。再好的策略,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去执行,也都只是纸上谈兵。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Microsoft,IBM,微软,产品,创业投资)